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古生物学家认为,许多哺乳动物进化得特别成功的秘密其实完全在于牙齿.有胎盘和有袋类哺乳动物都具有一种磨楔式的臼齿,可以同时切割和磨碎食物,这些牙齿大大改善并且拓宽了它们的摄食范围.如今,三位古生物学家表示,这种臼齿并非只有惟一的一次进化,而是发生了两次演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维斯,认为这一学说"使人们一贯秉持的基本理论发生了动摇".  相似文献   

2.
澳洲大陆的有袋类以其集中于有胎盘哺乳类而著称于世,其中大多是袋鼹、袋小鼠和袋猫之类,也有一些集中于袋鼠类,它们与鹿的进化地位相近.这就使得澳洲大陆没有“袋虎”或其它大型有袋食肉动物格外令人惊奇.难道在第一个欧洲探险者登上这块大陆前.这些动物就已完成了进化并灭绝了吗?  相似文献   

3.
    
在月球钻取采样器的设计中,软袋取心方式可获得细长的连续钻取样心,具有较高的取心率,并能够保证次表层月壤样品的层理信息.由于取心过程中月壤颗粒运动复杂,尚无系统的方法对软袋取心的取样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软袋取心中月壤颗粒的流动情况,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构建了软袋取心力学模型.该模型以月壤和取心钻具之间以及各部分月壤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力学边界条件,描述了月壤从取心钻具外进入取心软袋内的动力学过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预测取心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钻进规程、月壤特性和钻具构型等因素对取心率的影响.利用HIT-LS1#模拟月壤和HIT-2型试验钻具开展了钻进取样试验,取心率的理论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平均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4.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视觉导航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闭环检测是SLAM的基础问题。针对视觉SLAM闭环检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闭环检测算法。该算法由词袋模型、图像结构校验、跟踪预测模型3个模块构成。首先,将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相结合,设计了词袋模型与图像结构校验模块。词袋模型通过视觉单词比较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得到闭环候选帧。然后,图像结构校验模块灰度化、归一化当前图像与闭环候选图像。归一化之后的图像被直接作为局部特征的邻域,计算得到全局描述符,通过全局描述符判断闭环候选帧是否为有效的闭环。最后,针对传统闭环检测算法耗时随图像数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的问题,设计了跟踪预测模块,以提高计算效率。实验中,与主流的DBoW算法相比,提出的闭环检测算法的准确率提升了20%以上,实时性也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生存的宇宙,据目前观测数据表明至少已有200多亿年了.200亿年前的宇宙是一团巨大的超物质、超能量、超时空的原始聚合物体,在自身各种能量的强烈作用下,这团物质发生了"大爆炸"(在最近这次"大爆炸"之前已发生过无数次相同或相似的宇宙"大爆炸").在爆炸后的漫长演变、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现在宇宙的形式,而且还将继续演变下去.从"能量物质"逐渐变成"恒量物质",再经过几百亿年或者上千亿年的时间,"恒量物质"最终又将转变成最初"能量物质".这样,宇宙就圆满完成了它"生命"的一个周期,或者说宇宙又"活"了一次.  相似文献   

6.
1954年,在美国爱德华空军基地,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同地外文明的代表在极其秘密的条件下举行了会谈.这些地外文明的代表声称,他们来自猎户座参宿四星球,那是一颗异常美丽的、蔚蓝色的巨大行星.  相似文献   

7.
人生短暂,人死后只有两样东西有机会流传后世,一种是其基因(Gene),另一种是其拟子(Meme)。没有后代的人,前一种可能被剥夺了,没有思想的人,后一种可能也就自动放弃了。过去结婚讲究门当户对,尤其是王室贵族,目的无非是不让出身低微的下等人的基因混入。除了社会层面的考虑,这种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中国立项并启动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工程.历经近20年发展,天链卫星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空间信息高速传输的骨干基础设施,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等基础性保障,扮演着"太空侦查员""通信接线员""太空导航员"的角色,充分发挥天基测控与数据传输的优势与效能.此外,鹊桥中继星、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分别在探月、探火任务...  相似文献   

9.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尼采在晴朗无月的夜晚,一个人至少能看到2000多颗星星。这些星星有明有暗,而且色彩斑斓。在夏天,你能欣赏到壮美的银河;在冬天,你会观察到全天最亮的恒星。在一年的不同时候,你还有可能领略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颗大行星的风采。也许还会有诡异的流星在你不经意间划过夜空,还会有拖  相似文献   

10.
2000年9月1日清晨,一球状不明飞行物自高空降落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市郊的一处柏油路面上.  相似文献   

11.
几年以前,一篇名为《飞船即将坠毁》的文章出现在各种报刊上,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67年4月23日,苏联航天员科马罗夫在执行完联盟一号飞船飞行任务后,发现用于飞船着陆时减速的降落伞因故障无法打开,联盟一号将在两小时后坠毁。在科马罗夫生命的最后两小时,他平静的向地面指挥中心作了汇报,并与他老母亲、妻子和女儿挥泪诀别。最后全苏联人民在电视直播中,看到了科马罗夫因飞船坠毁而壮烈牺牲,整篇文章情节感人、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12.
在19世纪,帝国主义的扩张为传统的自然学者创造了新的研究机会,他们出钱出力,为20世纪的学术奠定了基础。《“小猎犬”号游记》出版于1839年,风行一时,为达尔文在通俗文化市场上赢得了声名。事实上,在这一年的1月底,他当选了皇家学会会员;2月当选动物学会会员。而从前一年起,他  相似文献   

13.
欣然 《太空探索》2007,(2):56-59
苏联的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上天的那个晚上,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苏联大使馆里一片灯火辉煌,50多位科学家正出席国际地球物理年火箭和卫星会议的鸡尾酒会。忽然,一阵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人们的交谈。“我要向诸位宣布一件事,”《纽约时报》的沃尔特·沙利文敲打着手中的酒杯大声说:“我得到一个消息,一颗卫星正在900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我想我们应该祝贺苏联同行们取得的这一成就。”此言一出,举座哗然,在场的美国科学家们的谈兴和酒兴被一扫而光。第二天,当苏联成功发射卫星的消息传遍美国后,公众普遍对美国在这场竞争中的表现感到气愤和失望。面对…  相似文献   

14.
眼下看来,再也没有比1947年7月发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小镇附近的外星飞碟遇难悲剧更为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了.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有关罗斯韦尔事件的传闻和推测仍方兴未艾.可是,就在前不久,又披露出不亚于美国罗斯韦尔事件的另一起震惊世界的悲剧事件--一艘来历不明的太空飞船在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天山脚下不幸坠毁,从而酿成俄罗斯境内鲜为人知的"罗斯韦尔事件".由俄罗斯UFO研究者组成的几支考察队,曾多次深入失事现场考察研究,从而汇总了有关这一事件的大量报告和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现磨的咖啡、新鲜啤酒等是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们不敢奢望的饮食。如今,随着意大利籍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成为在轨飞行中享用浓缩咖啡第一人,国际空间站从此告别速溶咖啡。萨曼莎从国际空间站浓缩咖啡机中"倒"出一袋正宗意式浓缩咖啡饮用。这包新鲜的浓缩咖啡是通过真正意义的零重力咖啡机制造出来的。萨曼莎在网络博文中写道:"咖啡,迄今发明的最美妙的有机悬  相似文献   

16.
心榕 《太空探索》2008,(4):42-44
苏联发射成功斯普特尼克一号的7个月后,即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讲话,他挥舞着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手臂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并且说,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58年5月12日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北美防空 (NORAD) 计划,目的是对入侵北美的飞机、导弹和太空武器进行监测、预警和拦截。手段包括卫星监测、地面雷达搜索、地面拦截器以及 E-3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AWACS) ,也可动用CF-18、F-15和F-16战机进行拦截。“国防支援计划”(DSP)是NORAD中一项卫星预警支援计划,也是美国一项早期导弹预警的卫星计划,它为美国和同盟国在全球驻军提供导弹入侵预警服务。 DSP自1979年正式投入服务以来,至2003年已有24年的历史,但DSP仍是美国迄今为止惟一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自“天基红外系统”(SBI…  相似文献   

18.
利比亚战争背后的"太空奇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9日,在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掩护”之下,以美、英、法等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发动了针对利比亚的联合军事行动。在这场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各类卫星系统发挥了巨大的战略支撑和战术保障作用,堪称利比亚战争背后的一支“太空奇兵”。  相似文献   

19.
一林 《国际太空》2006,(3):25-29
1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探测计划回顾 进入21世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调整了它的火星探测计划.按照火星发射窗口每隔26个月一次的机会,NASA在21世纪头10年中安排了5次火星探测任务,每2年1次,分别为:  相似文献   

20.
在不明飞行物领域,史蒂文·格雷尔教授的到来意味着两种对立思想的密切结合. 一方面,格雷尔举起了蔑视和抛弃的大旗.这正如多年前唐纳德·凯所做的一样,是一场结束UFO之谜的战争.像唐纳德·凯一样,格雷尔对此投入了超过十年的精力,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细节"的案例、向高级政府官员介绍情况、要求议会进行听证,以及收集来自军方的一些人冒着风险(有人说会更糟)介绍的情况上.这是他揭露的开始,并于2001年5月9日的记者招待会达到高潮.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UFO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