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空中电子对抗的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交互仿真用于空中电子战的训练、战术运用以及效能评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空中电子对抗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法,描述了系统功能和结构,分析其主要技术,通过建立这样的评估系统以提高电子对抗战术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周纭加  赵民  付继伟 《遥测遥控》2023,44(1):120-125
现代战场上的电磁环境日趋复杂,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整个雷达系统乃至电子对抗装备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模糊综合评估法在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中对各指标隶属度不敏感的问题,受“木桶效应”启发,基于对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隶属度值的奖励与惩罚机制,构造了局部状态变权函数对常权向量进行变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最后,将该评估方法应用于雷达抗干扰效能的评估实例中,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可以获得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3.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作战效能研究是航空电子战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ADC模型建立了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评估指标体系。以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客观结构为依据,选取合适的粒度划分系统,并对其可信性、可用性和能力进行分析,建立评估模型。最后以查阅到的资料和数据为基础,实例分析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策论在雷达电子战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策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方法,包括对策论所涉及问题的要素和分类.指出了对策论在雷达电子战效能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电子对抗博弈双方采取不同对抗技术措施的得益矩阵,并在此得益矩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对策论在电子对抗效能评估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由电子对抗产生的威胁电磁环境是当今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的根本原因,电子对抗对用频装备的影响同时取决于干扰技术和干扰战术两大因素.以导弹武器的威胁电磁环境适应性为例,重点围绕威胁电磁环境量化表征与逼真构建,抗干扰指标、抗干扰性能试验与评估等方面,对威胁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技术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电子对抗环境中,综合利用多种频谱资源能够拓展飞行器的功能。从分析电子对抗环境入手,介绍了典型干扰的基本组成、特性和研究现状,并初步阐述了电子对抗环境对飞行器造成的威胁。通过分析雷达制导技术和典型干扰技术,结合雷达与电子战的一体化设计思路,提出了飞行器雷达制导与干扰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飞行器雷达导引头在进行探测、制导的同时,实现对高威胁辐射源的干扰。经分析,该方法在拓展飞行器雷达导引头的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优化飞行器总体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毫米波末制导是精确制导的重要方式之一。首先分析了对毫米波末制导雷达的电子对抗原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对毫米波末制导雷达的两点源相干干扰、非相干干扰和闪烁干扰的效能分析模型,并研究了各种干扰方式的作战运用。  相似文献   

8.
王正林  刘建 《航天电子对抗》2009,25(2):29-31,44
基于数字射频存储技术,提出了对相参体制雷达的侦察干扰一体化处理方案.通过对侦察和干扰技术的分别论述和整合研究,将传统上独立的侦察和干扰的主要数字处理算法集成在单个可编程器件内,大大提高了对相参雷达的干扰效能,减小了电子对抗设备的体积和功耗.  相似文献   

9.
电子对抗力量协同是电子对抗力量指挥控制的"重难点"问题.随着电子对抗力量运用开始向智能化迈进,基于数据指挥的自动化指挥、智能化协同成为现代化指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电子对抗智能体队形控制的2种基本方法入手,通过C++仿真对比2种方法的稳定性、时效性,研究电子对抗智能体集群如何在存在侦察或干扰盲区的环境下,通过队形变化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效能评估是开发、使用和优化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通过对卫星系统通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分别运用单向链法和模糊评价法,确定了通信指标的权重和归一化效用函数。结合实例对函数模型进行了验证,为评估卫星通信系统的综合效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弹道导弹攻防对抗试验评估是突防干扰装置定型的重要环节。从接近实战考核需求,分析了弹道导弹面临的威胁,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弹道导弹突防干扰试验方法,分析了试验关键技术,包括配试装备选择、飞行平台选择、试验态势构建、复杂电磁环境、内场试验模型建立与校验等。最后提出了弹道导弹突防干扰装置综合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并给出了干扰效果评估结果可信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JTIDS波形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和宽带阻塞干扰下的误码性能。在此基础上基于符号级的差错概率,理论推导了JTIDS波形在部分频带干扰中的误比特率。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干扰方式对JTIDS波形误比特性能的影响,并从干扰方的角度给出了最佳干扰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DVB-S2系统采用的幅度相位键控(APSK)等高阶调制方式,分析了A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原理,推导了16APSK信号的误比特率(BER)。仿真讨论了基于DVB-S2系统APSK信号在受不同噪声调制干扰和数字调制信号干扰时的误比特率及干扰效果。结果表明:在低干信比(J/s)时数字调制干扰信号干扰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APSK信号的抗干扰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振动对空间光通信系统误码率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由于卫星平台的振动,使得光发射机发生振动,从而对通信系统的误码率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光射光束为高斯光束时,振动对误码率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振动时不仅振幅影响着误码率,而且波长也对误码率有影响,但通信距离对误码率的影响不大,一般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5.
利用接收信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信号相关解调实现多音干扰的时域重建,并以此来抑制多音干扰。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环境中,仿真分析了固定干信比条件下不同信噪比(SNR)和固定信噪比条件下不同干信比(JSR)时这一方法抑制多音干扰的性能,并与"门限剔除"抑制多音干扰和无干扰抑制进行了比较。在有无信道编译码两种情形下,这一方法对DSSS(直接序列扩频)卫星通信中的多音干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深空通信中,由于信号传输距离遥远,功率受限的下行链路信号衰减巨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分析地球大气层和外层自由空间的传输特性差异,提出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中继站的下行链路的构想,根据每一段链路特性的不同选择载波频率。仿真结果表明,中继链路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信噪比、增大信道容量、降低误码率,提高了深空通信下行链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DSFDP:一种增强型的深空文件传输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深空通信所具有的长延时、高误码、深衰落问题,提出一种增强型的深空文件传输协议(DSFDP).与CCSDS文件传输协议(CFDP)的对比仿真表明,两者在地球同步轨道(GEO)通信环境下性能相当;随着延时和误码率的增加,DSFDP的性能将显著优于CFDP;在1.35s单向传输延时(月球通信)、104误码率(深衰落)情况下,DSFDP比CFDP的传输时间缩短50%以上.因此,DSFDP可以适应较大的误码率和延时变化范围,尤其适合深空通信这种信号传输条件恶劣的极限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从接收机的比特误码率与发射机的振动关系出发,采用OOK调制方式,以APD为光电探测器,推导得到了描述发射机天线口径与发射机振动关系的数学模型。针对比特误码率(BER)随振动幅值增加而上升的问题,提出了用发射天线口径与自适应方法控制BER的解决方案。用MATLAB6.5计算得到了自适应和标准条件下BER与跟踪系统信噪比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天线口径自适应方法可将BER值控制在设计要求以下。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Ka频段卫星通信的性能,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差分Turbo码正交频分复用(DT-OFDM)方案,给出了DT-OFDM系统模型的组成和差分软检测方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子载波数的DT-OFDM误码率均低于传统的卷积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C-OFDM)和网格编码正交频分复用(TCM-OFDM)。  相似文献   

20.
金鑫  任保全  李洪钧  巩向武  董飞鸿 《宇航学报》2019,40(12):1444-1452
针对星-地混合通信网络前向链路在部分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SI)及非理想CSI下卫星窃听链路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将地面基站信号作为协同干扰的安全传输方案。优化目标为地面基站节点传输速率最大,确保卫星合法节点接收信号质量,同时利用地面基站发送信号阻塞卫星潜在窃听节点对卫星信号的侦听。通过半定松弛原理将其转化为可解的凸优化问题,分别设计分层迭代、高斯随机化和二分搜索算法对问题进行优化求解。仿真校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降低网络对CSI误差的敏感性,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