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进气道复杂蒙皮零件制造是某型飞机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计算拉形系数和极限拉形系数,分别对鼓包形蒙皮、侧凹形蒙皮、马鞍形蒙皮的工艺性进行了分析,采用试验方法确定了三段蒙皮零件的数控拉形工艺过程,并对深度马鞍形蒙皮拉形工艺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检验模具和成形模具的制造与协调方法,建立了蒙皮零件数字化制造流程.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模具与零件的制造准确度,缩短了零件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2.
葛芸  肖卉 《洪都科技》2010,(2):53-54
飞机蒙皮拉形工艺中,材料选取、热处理规范及拉形工艺参数影响蒙皮拉形成形质量。该蒙皮零件呈马鞍形,在成形过程中极易出现质量问题,如零件易发生破裂,板料中间不贴模等,严重影响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为解决该问题,对零件进行了相应工艺研究和试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S3F软件对S形蒙皮拉形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评估S蒙皮拉形工艺性;预测拉形过程中将产生的缺陷;制定合理工艺方案;优化零件设计和模具结构;实现了该蒙皮零件在数控蒙皮拉伸机上的拉形。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不锈钢薄蒙皮零件的结构及其成形工艺特点,拟定针对性成形工艺并进行相应工艺试验,研究了成形工艺对成形效果的影响,实现了该类薄蒙皮零件在纵向蒙皮拉形机上的拉形,解决了薄蒙皮成形质量问题,满足装配和表面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蒙皮多点拉形制造应用体系主要包括工艺设计系统、工艺仿真及优化系统、拉形机运动仿真系统、数控拉形、数字化测量和切边等系统。其中,工艺设计系统、工艺仿真及优化系统、数控拉形机运动仿真系统是蒙皮多点拉形制造应用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蒙皮拉形是一项重要的航空钣金成形工艺,飞机蒙皮零件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6.
<正>拉伸成形是飞机蒙皮零件的主要成形方式之一,而拉形过程中选用合适、先进的拉形设备对成形质量影响很大。在工艺技术中,加载轨迹的设计、回弹现象以及多点柔性模拉形中弹性垫层的影响是蒙皮拉形工艺中的关键因素。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通过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工艺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可提前预测蒙皮成形质量。拉伸成形是飞机蒙皮零件的主要成形方式之一,而拉形过程中选用合适、先进的拉形设备对成形质量影响很大。在工艺技术中,加载轨迹的  相似文献   

7.
在蒙皮拉形机上采用自制的上压装置在国内首次完成了技术难度很大的“S”形蒙皮成形。在蒙皮拉形机上采用拉、压成形带鼓包的整流罩蒙皮零件,在橡皮囊液压机上采用液压拉伸法完成了小“S”形蒙皮零件成形。  相似文献   

8.
在机械制造中,双曲率的蒙皮零件大部分采用蒙皮拉形机成形,它比手工滚压成形的效率高。蒙皮拉形所需的工艺装备——拉形模,可以用多种材料来制造,如木质材料、金属、石膏、水泥和聚合材料等。选用何种结构的工装最为经济,这取决于模具尺寸、载荷大小、生产批量及其它特殊要求等。对于试制小批量生产,石膏拉形模、水泥拉形模、木质拉形模是适宜的,因为这类模具制  相似文献   

9.
蒙皮拉形工艺优化系统接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有限元数值模拟在板料成形工艺分析与参数优化方面出现的瓶颈问题,采用批处理命令集、脚本文件和宏命令为数据接口,基于ISIGHT为优化策略和ABAQUS为有限元模拟平台,搭建飞机蒙皮拉形工艺优化系统,实现成形工艺参数分析的自动寻优.利用该系统实现单凸双曲度蒙皮拉形预拉伸率优化,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拉形工艺参数后零件变形均匀程度提高,回弹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0.
飞机蒙皮数字化拉形系统ASSFCA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向飞机蒙皮零件数字化精确成形的要求,基于先进的数控拉形机,开发了飞机蒙皮数字化拉形系统软件ASSFCAE,讨论了系统开发涉及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软件系统的分析模型建立、加载轨迹设计、数控代码生成以及有限元前置处理接口等主要功能.在型号飞机零件成形的应用表明ASSFCAE是一个完整的蒙皮拉形数字化系统软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1.
The results of shaping process were obtained by the process scheme of serial stretching for biconvex skin of workpieces using the ANSYS/LS-DYNA software.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different flow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plastic deformation at solid friction.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for disturbing factors assessment is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12.
镜面蒙皮拉形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滑移带是导致飞机镜面蒙皮报废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镜面蒙皮拉形中变形程度、拉形速度、毛料几何尺寸、润滑与操作方式对滑移带的影响,确定了临界变形程度和拉形应变速率的合理范围。毛料几何尺寸的影响,反映在悬空段板料的宽长比值上,宽长比值增加,变形趋向于平面应变状态,易出现滑移带。良好的润滑方式有利于改善板料变形的均匀性,增加成形面内材料的变形程度。操作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模具拉胀的作用,严格控制夹钳预拉量和补拉量,避免冲击和阶跃式的加载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筒形机匣连接凸耳疲劳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个试验件凸耳组织的再结晶程度有很大的差别,正是由于凸耳组织再结晶程度的分散性导致了其疲劳寿命的分散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凸耳组织再结晶程度的分散性是由于模锻时材料原始晶粒大小和形变量不同造成的。此外,凸耳孔壁表面的加工缺陷也是降低凸耳疲劳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飞机唇口蒙皮零件的结构特点,着重述拉深成形和爆炸校形的工艺方法,简要分析了制件表面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轴对称排气系统设计了一套S弯二元喷管的实验模型,在实验工况下测量了喷管实验件的部分流场参数和远场红外辐射特性,对S弯二元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基准轴对称喷管的红外辐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上方探测平面是S弯二元喷管的主要辐射方向,其最大辐射角度为15°,在该方向角上固体壁面辐射的贡献最大。下方和侧向探测平面各方向角的红外辐射强度明显小于上方探测平面,主要是由于S弯二元喷管遮挡了大部分的内部高温壁面。与基准轴对称喷管对比,S弯二元喷管有着明显的红外抑制作用,在尾部方向S弯二元喷管的积分辐射强度相比轴对称喷管降低了81%,最大辐射强度相比轴对称喷管降低了47%,燃气辐射降低50%。   相似文献   

16.
C形、中空截面碳化硅纤维的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碳硅烷(PCS)为原料,经C形喷丝板熔融纺丝制备C形、中空截面PCS原丝后,再经不熔化和高温烧成后得到C形、中空截面SiC纤维。文中讨论了纺丝温度、N2压力和收丝速度对两种PCS纤维当量直径和异形度的影响,以及不熔化和烧成工艺对SiC纤维截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温度对C形、中空PCS纤维当量直径和异形度影响较大;合适的纺丝工艺和不熔化及烧成条件下可以得到高异形度低当量直径的C形、中空截面SiC纤维。  相似文献   

17.
缩扩孔对孔板气膜冷却效果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志强  田涛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0):1759-1764
从加强气膜孔内的换热量和孔板热侧的气膜覆盖两个角度来提高气膜孔壁的冷却效果,通过对气膜孔孔型的改进,提出了缩扩型气膜孔型结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收缩进气可以强化孔内的对流换热;而扩张出气则可以使冷气出口的速度降低,气膜覆盖面更广,提高气膜的覆盖效果.与扩张孔相比,所提出的缩扩型孔在较低的吹风比下有利于改善冷却效果,而在大吹风比下则对冷却不利;然而与普通圆柱型孔相比,缩扩型孔在任何吹风比下均能改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8.
心形孔气膜冷却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冷却效率,提出了心形气膜冷却孔结构,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心形孔的流场特性和冷却特性,并通过与常规圆形孔计算结果的对比,揭示心形气膜孔强化冷却的物理机制.计算结果表明:与圆形孔相比,心形孔能有效抑制反向旋转涡对的生成,冷却气流的贴壁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心形孔的扩展出口结构使得冷却气流在展向上的分布更为均匀,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在吹风比为0.5~2.0内,心形孔的全局平均冷却效率相对于圆形孔分别提高了70.93%,246.94%,598.9%和879.07%;从热流比分布来看,心形孔在吹风比为1.5下的热流比值最低,表征在吹风比为1.5下心形孔对壁面的保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翼型支板火焰稳定器结构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NACA翼型参数算法为基础进行翼型支板火焰稳定器设计,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翼型稳定器最大厚度位置和截尾厚度两个结构参数对总压恢复系数和回流区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来流马赫数为0.15~0.30的条件下,随着翼型稳定器最大厚度位置向尾缘方向后移,总压恢复系数先增大后急剧减少,回流区长度则呈现相反趋势;翼型稳定器截尾厚度越小,其最大总压恢复系数越大,且回流区长度与截尾厚度的1.5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