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高空台负温供气抽气机二级抽气时,模拟航空发动机高空飞行进排气条件下的供抽设备的组成、空气流路、操作步骤和10--50℃范围温度调节方法,给出了实测的膨胀涡轮特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误差反馈控制的建立航空发动机自适应模型方法.即以实际发动机的输出为参考指令,以航空发动机性能蜕化值为航空发动机模型的控制量,通过设计鲁棒性好且能消除稳态误差的增广线性二次型最优调节(ALQR)控制器以实现模型的输出自适应地无偏跟踪真实发动机的输出,利用ALQR的鲁棒性,使模型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ALQR和发动机模型一起构成航空发动机自适应模型.最后通过稳态仿真和动态仿真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自适应模型全包线跟踪稳态真实发动机,同时能实现动态跟踪真实发动机.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新设计的进气加温模拟装置对涡扇发动机进气流场稳定性的影响,对试验设备、测试方案、进气流场的稳定性评 估方法和试验方案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开展气源供气温度、供气流量和发动机状态多因素匹配工况下涡扇发动机与进气加温模 拟装置的联合试验,确定发动机进口气流稳定性指标的最高值。对不同试验工况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气加温模拟的 稳压进气道对发动机进口压力场影响较小,发动机状态稳定时进口温度场只有1个高温区,T 1 升高以及发动机状态提高,温度场及 压力场不稳定性增大,多工况下发动机温场周向不均匀度最大为0.6907%,压力场周向畸变指数最大为0.0187%。进气加温模拟 装置条件下,发动机压力场和温度场稳定性情况满足发动机试验要求,可为后续开展发动机进气加温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航空发动机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改善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某次某型航空发动机的地面台架试车中,该航空发动机发生了喘振.为查证导致发动机喘振的原因,构建了该型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转角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完成了联合仿真.理论分析及仿真研究证明了: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特性滞后是导致发动机喘振的主要原因.为解决喘振问题,设计了该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校正系统.验证仿真表明:所采用的校正方案可在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明显改善该高压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的动态响应特性,并有效地防止发动机喘振.该温度传感器校正算法具有适应性良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突出优点,可为解决试车过程中暴露的发动机喘振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推力是航空发动机最主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对其进行准确测量对于发动机研制与性能评定具有重要意义。发动机推力通常通过地面台架试验直接获取,目前普遍使用基于稳态模型的方法测量。由于该方法的测量值包含了动架的振动干扰、惯性干扰和运动阻尼干扰,使得发动机稳态时测量结果包含有波动干扰、过渡态时测量滞后,影响发动机稳态和过渡态性能评估。为满足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中推力高精度、快速测量要求,国外对此开展了推力测量动力学特性研究、动态测量特性检验试验及测量结果数字补偿等研究,实现了推力的动态测量。国内在航空发动机动态推力测量方面还未见相关报道。本期《一种改进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推力测量方法》一文,通过建立高空模拟试验推力测量稳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对试验振动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了对测量动架振动进行在线补偿的动态推力测量方法。并从测量不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航空发动机数值仿真试验台建立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发动机数值仿真试验台建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发动机三维多功能数值仿真数学模型、精度可靠性与并行算法 ;部件与发动机数值仿真试验台集成软件包 ;发动机仿真软件平台的框架 ;发动机三维数值仿真硬件系统。只有系统解决上述六个问题才能顺利建立这一仿真试验台。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空发动机压气机低速试验台所用树脂叶片注塑成型翘曲变形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试验的注塑参数优化方法,通过建立注塑翘曲的数学模型,数值注塑模拟仿真、正交试验优化注塑参数及仿真试验验证,可有效减小压气机用树脂试验叶片的翘曲变形量,达到控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的动力学特性,搭建了轴段可调节式双转子结构动力特性模拟试验台,其主要包括高速电机、 低压转子、高压转子、模拟盘、支架、齿轮箱、基座等。采用有限元法和变换哈默斯利算法相结合的联合仿真方法,对试验台进行了 临界转速的计算及优化;计算了双转子系统的稳态不平衡响应,分析了临界转速变化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 化后试验台前4阶临界转速与原型机实测临界转速的误差在5%以内,试验台能较好的模拟原型机动力学特性;优化后各轴承处 最大响应幅值中的最大值明显减小,试验台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9.
即将建成投产的SB101高空试车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空模拟试车台作为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关键设备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就我国第一座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的试验项目,试验范围,主要设备及其性能,高空试验模拟方法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根据调试结果,给出了气源机组作单级,二级,三级串联抽气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高、低温起动及高原起动试验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根据GJB241对航空发动机高、低温起动及高原起动试验的要求,分析了高、低温及高原环境条件对航空发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机理;阐述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低温起动室及高空模拟试验台进行航空发动机高、低温起动及高原起动试验的优、缺点;结合国产斯贝MK202发动机分别在英国R.R.公司低温起动室和高空模拟试车台进行的低温起动试验方法和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CIAM)高空台的发动机高、低温起动及高原起动试验的方法,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航空发动机高、低温起动及高原起动试验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高温升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测量提供技术支持,以某高温升5 头部扇形燃烧室试验件为试验平台,分析双铂铑热 电偶、铱铑热电偶和燃气分析3 种测温方法对高温升燃烧室温度场试验结果的影响。在油气比为0.027、0.030、0.033 和0.037 下,利 用3 种测温方法获得燃烧室出口的平均温度、热点温度、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和径向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并与理论温度进行对比。结 果表明:燃气分析、双铂铑热电偶和铱铑热电偶测量的温度分别比理论值高0~1.1%、低3.0%~3.5%和低5.0%~6.5%,3 种测温方法 所获出口温度场品质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2.
分析采用温度计交换法对恒温槽温场温度分布均匀度的测试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叶卫东 《航空计测技术》1995,15(5):28-29,32
在一些用单片机组成的测试仪表或控制器中,常常需要一两路温度输入信号,如环境温度、水温的测量,而若仅为一两个温度信号的测量而增加1个硬件A/D转换器,则势必增加仪表的成本。这里所要介绍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接口电路,每路温度测量包括传感器在内仅10元左右的成本,在-20℃~+70℃的测温范围内测温精度可达±0.2℃。并且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强。已成功地应用在工业测控仪表中。  相似文献   

14.
基于阿伦尼乌斯(Arrhenius)公式,推导得到了变温环境下的老化等效温度模型,并根据实际监测的环境温度数据,计算了实测环境温度下的老化等效温度.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海域环境温度统计模型及数据,得到不同海域老化等效温度,从而为变温条件下的老化计算和加速试验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研究表明,环境温度受季节和昼夜变化影响,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温度过程测量记录仪表”在使用中因系统误差引起的对加热设备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温度补偿器”对“温度过程测量记录仪表”系统误差进行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串行数字式温度传器DS1821与MCU(主机)的接口设计,以及其在小型温度测量仪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朱圣宇 《宇航材料工艺》2013,43(1):50-54,61
报道了一种从室温到1 000℃能够连续润滑的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该材料选用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优异的Ni3Al金属间化合物为基体材料,利用多种高、低温固体润滑剂的复合和协同效应实现了宽温域连续润滑.本文介绍了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制备该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简要过程,研究了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并在球盘式高温摩擦试验机(HT-1000型)和销盘式高速摩擦试验机上分别测试了不同温度和转速下Ni3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材料在1 000℃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压缩强度40~45 MPa)和自润滑性能(摩擦因数0.28 ~0.25),在高载和高速条件下具有稳定的更低的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18.
涡轮叶尖间隙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涡轮典型部件的冷、热态尺寸换算是间隙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涡轮部件冷、热态尺寸换算原理,并应用优化设计方法对某涡轮叶片的冷、热态尺寸换算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优化算法与简化算法的结果。比较结果表明,优化算法的结果是合理的,此方法是可行的。最后,将优化算法应用于某涡轮盘的冷、热态尺寸换算.成功地解决了该部件的冷、热态尺寸换算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高温部件温度场测试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燃气环境内高温部件红外测温试验方法。在同一时刻,分别用配装3.97~4.01μm窄带滤光片的红外热像仪和K型热电偶测试了燃气环境内高温部件在8种不同状态下的壁面温度分布,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K型热电偶测试结果引入红外热像仪测试结果综合修正系数。结果表明:所引入的综合修正系数可有效地修正表面发射率、高温燃气、蓝宝石玻璃窗口以及环境大气等因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所带入的测试误差,经修正后红外热像仪和热电偶之间的测试偏差可控制在1.5%以内。该方法为后续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高温构件温度分布测试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武锦辉  王高  刘吉 《导航与控制》2019,18(5):107-112
航空发动机内腔温度高、变化快,传统接触测试方法需要破坏结构或加载传感器于内腔获取温度数据。针对这种高温测量应用需求,从热传导和热弹性理论出发,理论分析了温度场作用下的钢质薄板变形特性。基于热弹性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研究了符合轴对称原则的金属薄板的应力、应变、位移、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多项式方程求解金属薄板温度位移模型。依据金属薄板材料参数和边界约束条件,有限元仿真分析了金属薄板的热变形状态,仿真结果与建立的模型计算数据比对验证基本一致,初步验证了温度计算模型的可靠性,为微变形内推温度测量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