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懒兔 《太空探索》2000,(12):42-43
40多年前当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全世界人们为之一振,这小小银球竟能摆脱地心引力,飞向苍穹。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时代,整个世界都为能征服宇宙空间而兴奋。 然而今天,奇迹似乎消失了。火箭发射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连私人公司也开始在宇宙空间进行经济交易。数以千计的卫星在等待发射。最近希尔顿饭店在考虑建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03,(6):31-31
经过4月12日一整天的竞拍,一份由美国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签名的人类首次登月的飞行记录在美国拍得22.25万美元。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  相似文献   

3.
四平 《太空探索》2007,(7):56-57
航天飞行被公认为是最轰轰烈烈的壮举,随着倒计时的号令,火箭吼叫着、轰鸣着、抬起巨大的身躯飞向太空。但凡身临其境者,无不为之宏大的场面而震撼慨叹。但是,如此壮观的事业也是由数不清的细节构成,哪怕是一丁点儿纰漏也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在登天的路上,细节的疏忽和过失曾经无数次严正告诫过我们。  相似文献   

4.
《飞碟探索》2006,(12):18-19
几十年来,人类向太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些探索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同时也有动物们的功劳。在载人航天器正式载人飞行前,往往都要用猴子、白鼠等动物先做飞行实验,以获得有关的实验数据,分析飞行过程和环境对人的影响,然后才开始尝试载人飞行。动物成为  相似文献   

5.
天堂来信     
周武 《太空探索》2003,(2):22-23
“从袋子里面吸食,用剪刀理发在真空浴室洗澡,一天看几次日出……” 这是国际空间站上的生活写照初次上太空的佩姬·文森以家书的形式记录了太空生活中的趣事。她于2002年6月7日上天,12月份返回地面.在她的十几封信中,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超凡的幽默感,刻画了她和两位俄罗斯航天员之间的,同室之情和各种小插曲,读来常令人忍俊不禁,感觉天上会随时飘来他们的笑声。  相似文献   

6.
7.
综合 《太空探索》2010,(4):35-35
如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然孤独地在太空中绕着地球飞行.那些曾经为这颗卫星默默奉献的人们很多已经不在,但是历史已经记住了他们.  相似文献   

8.
9.
2005年8月11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宣布,该局将同美国太空冒险公司一起开展月球旅行服务,它们计划于2010年用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将三名乘员送去进行环月飞行,三人中有两人是太空游客,一人是职业航天员。环月飞行的时间是10至21天,费用并不便宜,每人需要1亿美元。当然,环月飞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月球旅行,我们这里所说的月球旅行是游客登上月球,并在月面上进行各种旅游活动。月球旅行的程序月球旅行跟一般的旅行不同,旅客在参加月球旅行前必须要完成三项准备工作:体检、训练和太空飞行体验。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参加月球旅行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6颗“福尔摩沙卫星”——3(简称“福卫”-3)于2006年4月15日,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由1枚“人牛怪”火箭发射升空。 火箭升空后一切正常,并在飞行约20分之内,将6颗卫星分别分离出来,按计划送入了预定轨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心榕 《太空探索》2007,(6):44-47
加加林首航太空之后,苏联载人航天技术一路高歌猛进。1961年8月6日,航天员季托夫乘坐东方2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行25小时18分钟;1962年8月11日,尼古拉耶夫乘东方3号进入太空,一天后又发射了载有波波维奇的东方4号,两艘飞船成功地进行了首次编队飞行。  相似文献   

12.
士元 《国际太空》2007,(2):23-26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2月9日20:47,发现号航天飞机顺利升空,执行代号为STS-116的飞行任务.这是发现号的第33次飞行,航天飞机的第117次飞行和第20次执行飞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李建云 《飞碟探索》2006,(10):18-19
运载火箭与飞船的出现,使人类数千年来飞向太空的理想得以实’现。飞船与航天飞机相比,具有投资少、技术成熟和结构相对简单等特点。它在太空中可以环绕地球飞行,也可以做变轨机动飞行。飞船的外形其实并不像船,只是因为要在陆地和太空之间飞来飞去,充当舟楫之用,所以才取名为飞船。飞船还有载人和载货之分。  相似文献   

14.
航天飞机的载人飞行,是人类征服太空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从1981年以来,美国有5架航天飞机载人上天,至2003年2月已飞行113次,其中哥伦比亚号28次、挑战者号10次、发现号30次、阿特兰蒂斯号26次、奋进号19次,共把671人次航天员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15.
小号 《国际太空》2005,(6):20-20
他们于4月17日进入“国际空间站”,其中克里卡廖夫曾在太空累积飞行624天,完成这次任务后将使他在太空的工作时间累积超过800天,成为在太空累积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他们将为航天飞机复飞后与空间站对接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04,(12):12-13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是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的。人类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尝试,终于在1961年4月12日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飞出地球,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7.
人类第一个飞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曾不无骄傲地说过:“月球上并没有奇迹,倒是我们这些航天员在太空中所做的一切,才是真正的奇迹:”现在飞向太空早已不再足梦,人们也不再会怀疑,在21世纪,将会有更多国家(包括中国)的优秀儿妇女将在太空中大显身手,月球上一定会出现人类为探测宇宙而建立的基地,火星上也也留下人类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东部时间17日上午9时14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云雾迷茫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结束了这次堪称完美的13天的太空之旅。这使所有关注它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是自“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第二次重返太空。也是“发现”号第32次出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萧豪 《国际太空》2006,(12):35-35
2006年11月7日,印度约80名顶级科学家投票,一致支持印度2014年将航天员送入太空、2020年实现印度人登月的梦想。如果计划顺利实施,印度将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中国之后又一个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6,(9):1-1
经过将近一年的休整,美国航宇局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4日下午2时38分再次飞向太空。相比于一年前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的首次复飞,这次飞行似乎更加引人注目。美国航宇局希望借助这次飞行重新树立起公众对航天飞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