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上半年,最耀眼的彗星莫过于鹿林彗星,因为它来自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星云,若轨道呈双曲线,这会是它唯一一次造访太阳系内部。而且相较于其他来自奥尔特星云的彗星,它算是非常接近地球的一个,近地点约只有0.41天文单位(相当于6100万千米),使得不少天文专家日以继夜守着它,才能捕捉到难得一见的彗尾断裂、长时间“反向”彗尾等景象。  相似文献   

2.
日月 《太空探索》2008,(1):56-57
哈雷彗星是第一颗被证明是太阳系成员的著名彗星,也是人们研究最多的彗星.其实它的质量并不大,只是十万亿吨(10 16千克),月球的质量还比它大几百万倍呢!但也许是因为它绕太阳运行一圈的周期平均为76年,接近于人类的平均寿命,所以让人倍感亲切,一代一代也传下了不少的佳话.  相似文献   

3.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3,(7):8-9
抓住机会,留名彗星 2004年2月之前,您只要登录北京天文馆网站www.bjp.org.cn,在相关网页中成功注册,您的名字就将在2005年7月4日,搭载美国航字局“大冲撞”彗星探测器,抵达并永久地留在坦普尔1号彗星上。“大冲撞”探测器将对彗星内部进行探测,帮助科学家了解有关彗星组成和太阳系形成的信息。其使命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非专属于科学家,每一位对太空充满好奇的人都可以参与。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类对彗星越来越感兴趣,2004年1月2日,飞行已久的美国星尘号彗星探测器与怀尔德2号彗星交会。2004年3月2日欧空局发射了第1个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它将经过10年的长途跋涉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轨道,并向该彗星释放着陆器。现在美国人又把“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送上太空,为的是“上演”惊心动魄的太空大撞击。那么,如此频繁的发射彗星探测器,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彗星曾被人描述为“脏雪球”。它生成于比海王星轨道还要远的、环绕太阳运行的一个由神秘天体构成的带,是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构成的。由于它自身的温度极低并处…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际彗星探险者”(ICE)于1985年9月11日探测了贾可比尼-津纳彗星,通过对这颗彗星的直接测量证实了这样一种理论,即彗星是由冰形成的“脏雪球”,当彗星接近太阳时,这些冰爆裂成为逆向雪暴物质并升离彗星表面。“国际彗星探险者”提供的第一批有关这颗彗星的直接测量结果证明,彗星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冰。它是在四十亿年前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  相似文献   

6.
空间扫描     
欧空局于7月1日展示“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模型 它将在2012年与“维尔塔宁”彗星会合。欧洲在彗星探索方面已居于领先地位,1986年曾成功把“乔托”探测器发射到了距离“哈雷”彗星不到600km远的地方。与“乔托”不同的是,“罗塞塔”在2012年5月28日与“维尔塔宁”彗星会合之后,将沿距彗星表面仅1km的轨道环绕彗星飞行,而不仅是擦肩而过。它还将向彗星扔下一个100kg重的着陆器,着陆器再发射一把带倒钩的叉子,使之插入彗星,以确保探测器不会因为碰撞而弹离彗星。日本H-2A火箭开发受阻 1999年3…  相似文献   

7.
张生 《飞碟探索》2012,(2):15-15
2011年12月15日晚些时候,一颗彗星掠过太阳表层,可能会导致其自身毁灭。SOHO卫星能够全程观测到这一"表演"。这类彗星通常被称做克鲁兹族彗星,或者是"掠日彗星",这种称谓主要起因于它会掠过太阳表面。这颗掠日彗星,正式名为C/2011W3(洛夫乔伊),是由澳  相似文献   

8.
今年春天夜空中出现了上颗新彗星,这是我国天文爱好者首次发现的彗星,也是全世界在新世纪发现的第一颗较明亮的彗星,它的彗尾最长时已超过一千万千米。 大家想知道这颗彗星发现前后充满深情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9.
2014年8月619,飞行了10年的欧洲航天局(ESA)的“罗塞塔”(Rosetta)彗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目标彗星——67P/楚留莫夫一格拉西门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以下简称67P彗星)轨道,它还将于11月11日向该彗星表面释放着陆器“菲莱”(Philae),附着其表面开展探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彗星物质所形成的巨大“尘暴”中,美国航宇局的星尘号彗星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04年1月3日凌晨3时许近距离飞过“怀尔德—2”彗星,成功收集到彗星喷射出来的尘埃。现在星尘号已经在返回地球的途中了。它将把彗星物质带回地球供科学家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庾晋 《飞碟探索》2004,(6):25-26
彗星的发现彗星是在扁长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密度很小(大约为空气密度的2×10-17)而呈云雾状的天体,一般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它的外貌和亮度随着它离太阳的远近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彗核是由石质和铁质的物体、冰和尘埃质点等物质构成的,它是彗星的实体部分,整个彗星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彗核周围环绕着的云雾状物质称为“彗发”,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能反射太阳的光辉。彗尾由极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形状像扫帚,是彗星接近太阳时,在太阳热力和太阳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彗星从何而来?有的人认为彗星是某些行星及卫星上的火山…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9月30日,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一头撞向它研究了两年之久的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彗星(以下简称"彗星")。在撞击这颗编号67P的彗星之前,"罗塞塔"向地球传回了不算清晰的图片,算是它为空间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贡献。神秘的"罗塞塔""罗塞塔"这个名字来自于一块石碑残片。如果读者探访大英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1月12日,欧洲"罗塞塔"探测器向距离地球5.14亿千米的67P/丘尤穆夫-杰拉西门克彗星(简称67P彗星)的彗核投放了所携带的着陆器"菲莱",使它成为世界首个在彗星着陆的探测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彗星"近距离"开展研究,它将开启人们对彗星和宇宙的新认知。尽管"菲莱"着陆不十分完美,因而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但从总体讲是基本成功的,并已获得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1607年,欧洲上空出现了一颗彗星。没有人知道这颗彗星是1531年出现过的那一颗,也没有人知道1682年它会再次造访。许多年后,天文学家埃德蒙多·哈雷将发现这是一颗轨道周期为75年的彗星,并预测它将于1759年再次出现。但是在1607年,没有人知道这一点,它只不过是一颗再寻常不过的彗星,给处在科技复兴时代的人们带来了一点天文轶事。36岁的德国天文学家约  相似文献   

15.
正彗星来自哪里?太阳系诞生于太阳先辈所爆发的超新星大爆炸,其剩余产物构成了包裹太阳系的奥尔特云团。这个云团以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的名字命名。1950年,奥尔特提出太阳系外层边缘存在一个云团,彗星就来自这个云团。彗星数量非常庞大,这些彗星构成了一个直径达几光年的球状云团。如果一个彗星不停往返于太阳系内外,那么它有很大概  相似文献   

16.
文婷 《飞碟探索》2008,(3):50-50
彗星的预报工作颇费周折——它往往极不守时;同样地,对于一名业余天文爱好者来说,正确地估计眼前彗星的亮度也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7.
国太 《太空探索》2005,(3):26-29
2005年1月12日,举世瞩目的“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发射升空了。它之所以吸引了全球众多的眼球,是因为这一价值3.3亿美元的彗星探测器,将在飞行4331亿千米之后,于2005年7月4日,撞击名叫“腾佩尔1”(Tempell)的彗星,以研究彗星内部秘密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国太 《太空探索》2004,(4):40-43
在火星探测进行得热火朝天时,科学家们仍不忘将目光投向彗星这种神秘的天体,2004年3月2日格林尼治时间7:17分,欧空局将1个名为“罗塞塔”(Rosetta)的彗星探测器送入了太空。它将经过10年的长途跋涉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轨道,并向该彗星释放着陆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月12日,举世注目的“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在德尔它2火箭的托举下,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这一价值3.3亿美元的彗星探测器,将在飞行4.31亿千米之后,于2005年7月4日,撞击“腾佩尔”彗星,以研究彗星内部的秘密。该项目主要负责人赫恩教授认为:“从太阳系形成至今,只有彗星的内部物质是一直没有变化的。在这之前,我们并不了解彗星内部的情况,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深入撞击’来收集彗星内部的信息。”此举是人类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计划。俄罗斯发射白杨导弹2004年12月24日,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  相似文献   

20.
天文学家虽然热衷于从降落到地面的陨石中获取星际尘粒,可许多人还梦想从另一个来源——彗星上获得宇宙尘.电于彗星几乎不会降落到地球上(对地球来说是幸运的),所以收集足够的彗星物质就意味着要离开地球——拦截一颗彗星,而后把样品带回地球.欧洲空间机构已经制定计划,由罗塞塔使命——21世纪初期,欧洲空间机构的“基石”使命之一——实施此项任务.罗塞塔将要寻找到一颗驶向地球较近的彗星,在彗星上着陆,搜集一些冰物质,而后飞回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