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航电系统的发展,传统的通信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光纤通道(FC)技术已成为航电系统新一代高性能网络的研究方向.研制机载FC网络,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FC协议分析,FC节点端口状态机作为FC-2层中最为基础但最为复杂的功能块需要重点突破.分析了FC节点端口状态机的状态组成,基于0PNET Modeler仿真软件,说明了FC端口状态机的建模和仿真结果,通过仿真分析为下一步深入研究FC协议积累了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综合航电系统仿真是飞机综合航电系统研制中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实现途经,而综合航电系统仿真的开发过程决定了所建立模型的质量和对系统研制所能发挥的作用。这里从一般过程的概念入手,探讨了综合航电系统仿真过程的定义、划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民用飞机普遍使用综合模块化航电(IMA)系统,使飞机上出现了大量的相似设计和资源共享的情况,这为控制研制过程中引入的差错带来了许多挑战.以适航取证为目标,为将研制差错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按照ARP-4754A提供的指导原则,对民用飞机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的研制保证等级分配方法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适用于民用飞机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研制保证等级分配的3点指导原则.为使用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的民用飞机的研制差错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和经验,也为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平台的研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合航电系统实时仿真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建设飞机综合航电系统测试是飞机研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介绍综合航电仿真系统的原理和功能,提出了一套综合航电系统半物理仿真测试闭环试验系统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F-35的机载航电系统具有种类多、技术新.功能强.综合程度高等显著特点。为了对F-35的综合航电系统进行集成试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委托BAE系统公司研制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F-35航电系统联合试验平台,其气动设计特点和试飞计划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面对未来航空运输系统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型客机安全性和空域运行效能,在系统综合控制、相关方信息共享、空地协同决策与管理、所需通导监视性能、基于航迹运行等方面对大型客机航电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结合现代综合化航电系统的技术发展特点,总结了先进的航电系统架构、主要的功能特征、安全性设计流程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国产大型客机综合化航电系统研制和集成工作的工程实践,结合国内相关院所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航电系统综合集成、驾驶舱显示与控制、综合模块化航电、飞行管理、无线电导航、综合监视、机载数据链、大气惯导与机载信息等领域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并对下一代大型客机航电系统的应用需求、技术特征、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AFDX网络一体化测试监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FDX网络的测试和验证已成为民用飞机航电系统研制的难点和关键问题.为了对AFDX网络系统进行监视及测试,搭建了AFDX网络通信仿真测试系统,仿真了AFDX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测试及监控.通过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作为民用飞机机载网络的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8.
航电系统的综合测试、验证和评估是与系统设计同等重要的系统研制工作。在地面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充分验证,可以大大缩短飞机试飞周期、减少试飞经费、加快飞机研制进度。为了完成在地面的验证/试验工作,就必须建立仿真/测试环境。在构建综合航电系统仿真/验证支持环境中,针对试验室的环境和配置复杂、试验内容和项目多的特点,设计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试验管理平台,可以保障试验高效运行、使试验发挥充分技术水平。试验管理平台作为综合航电系统仿真/验证支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验证综合航空电子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正确性起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飞机航空电子系统地面验证环境中试验管理平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飞机航电火控系统功能日益复杂,而测试性设计的不完善,使机内自检(BIT)虚警率、不可复现率及重测合格率成为各型飞机外场保障一大问题,便携式维修辅助系统(PMA)是解决该问题手段之一。该系统作为机内自检的补充,主要功能是增强机载航电设备故障隔离能力、排除正常LRU的不必要更换、综合BIT故障报告、机组和维修人员观察,记录虚警及不可复现故障历史和专家诊断系统从而提高外场保障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采用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的民用飞机,提出了一种由功能接口定义到物理接口定义的机载系统航电接口定义正向设计方法。首先对接口进行了分类定义,阐述了航电接口设计过程与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各研制阶段的对应关系。针对功能接口定义,提出了一种使用Capella建模工具的接口设计方法。针对航电接口定义(包括软硬件定义、端口定义和传输数据定义等),提供了设计过程、流程和方法。最后,结合该航电接口定义正向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案例供工程实施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机载综合核心处理系统AICPS的软件结构和组成,采用基于TLS三层栈的先进的航电系统结构,其通用系统管理GSM分为健康监控、故障管理和配置管理三个软件功能模块,以及飞机级、综合区级、资源元素级共三级.基于GSM和运行蓝图,论述了AlCPS的故障管理技术和容错重构机制,重对故障处理的过程如故障检测、故障诊断、故障处理和配置管理进行了讨论.由于航空电子系统高安全、高可靠性等特点,作为提高可靠性的手段之一,研究故障管理与容错重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以某型飞机为模型,根据航空电子系统所要完成的多种飞行任务,机载总线控制管理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机载总线控制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设计,并对该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实验室的综合仿真试验研究,为机载计算机软硬件的模块化和层次化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航空电子系统硬件的发展,为云服务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借助虚拟化及容器管理技术, 将机载计算资源进行池化管理,并借助服务化技术,将复杂航电软件拆分为可协作的独立模块,能够实现航电 软件的快速构建、灵活部署,并提高航电软件之间的互操作能力。本文讨论了云服务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现 状,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航电软件研发的云服务架构,给出了服务化和容器管理平台的实现方案,并构建 了应用原型验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机载嵌入式软件的系统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东 《航空计算技术》2004,34(4):108-110,114
针对航空电子系统的功能特点,分析了某航电分系统控制管理计算机软件的特征和要求,结合机载嵌入式软件的系统测试需求,提出利用航电分系统设计开发试验平台,通过总线上的故障注入和数据采集方法,实现机载嵌入式软件的系统测试。  相似文献   

15.
The PAVE PACE Initiative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validate system avionics concepts for advanced military aircraft.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rationale of why the advanced architecture established by the PAVE PILLAR program should be continued under PAVE PACE to achieve: practical and affordable airborne versions of modular parallel processing network architectures for many applications currently beyond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readily available avionics for use in all avionics and, greatly improved techniques to reduce the cos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An approach to the overall design structure for future avionics is also presented that entails: the use of CAD (computer-aided design) tools to ass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quirements, the use of replicated hardware modules (some at the wafer level), the use of reuseable software modules and the use of CAD tools to tailor hardware/software modul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Continued use of the PAVE PILLAR high-speed data bus and operating system is recommended as the means to integrate and control the data input and output of physically and functionally separate parallel networks  相似文献   

16.
杨军祥 《航空计算技术》2006,36(6):108-112,116
集中控制和综合显示技术在先进作战飞机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合显示处理机作为航空电子系统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其系统结构、可靠性及综合显示控制将是系统平台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机载综合显示处理机,根据航空电子系统功能需求及显示控制系统结构,进行了系统层次化结构设计,并对综合显示控制系统的系统显示控制、通信控制及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方案.航空电子系统综合试验、应用表明,综合显示处理机性能先进、可靠性高,并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航空电子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7.
综合仿真系统是直升机航空电子系统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支持设施,本文简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和主要软件模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系统集成度高、交联关系复杂的航电系统集成验证需求,提出了基于模型的航电系统集成验证技术。详细介绍了基于模型的航电系统仿真和测试方法,航电系统仿真建模规范,以及基于模型运行的航电系统集成验证平台。通过在航电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应用,基于模型的集成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航电系统集成效率,保证了航电系统集成准确度。该方法可应用于航电系统全数字集成、半物理集成和全实物动态集成,保证各阶段试验的衔接,持续提升航电系统集成工作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承载的应用日趋复杂,飞机对机载计算机的计算力和功耗比要求不断提升,这也推动了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的加速应用和普及。多核处理器在航空电子设备的深入应用,随之而来的是运行其上的软件复杂度急剧上升,面向应用的航电系统设计面临挑战。多核处理器平台由于需要面对并行、指令乱序、资源共享冲突等问题,而目前国内大多数机载嵌入式软件和驱动仍然是基于单核处理器设计和实现的,影响最大的是在机载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环境下的驱动软件,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多核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尤其是需要兼顾共享内存等资源的使用冲突和实时高效要求。本文结合机载航电多核处理平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多核弱序存储模型的共享内存驱动软件设计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设计了FC 总线驱动和MBI 总线驱动,项目应用结果表明,设计的驱动程序在多核处理器平台上数据传输正确,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a strong requirement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avionics systems with a more integrated hardware and software structure. This integrated avionics system will use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computer automation with more innovative signal processing, sensor fusion and expert system software to reduce pilot workload, while improving total system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Expert system software packages will be implemented within the core architecture of these next generation integrated avionics systems to assist the pilot. The expert systems will consider the pertinent information available from the ``sensor' subsystems to asse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expert systems then consult their knowledge base and rule base software structures to determine alternative reactions to the perceived situation. Then pending upon the critical of the function, situation and reaction, the expert system could either execute the most favorable reaction or display the suggested alternative courses of action to the pilot.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requirement, the enabling technologies and the potential structure of this next generation of avionics. It concludes with two examples of the potential of future avionics expert systems. The two examples are 1) A Navigation and Route Planning Expert and 2) A Threat Assessment and Threat Reaction Expert. Significant things are happening in technology at an accelerating pace that e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generation of avion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