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提高红外制导系统抗红外干扰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制导系统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也面临着抗各种红外干扰的问题.简要介绍热点式和热像式两种红外导引头,着重讨论能够提高红外制导系统抗红外干扰的各种技术措施,特别论述了那些在现阶段具有实用意义和发展前景的能改善和提高热点式红外导引头抗红外干扰能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琰  张宏俊  张励 《上海航天》2002,19(5):27-30
为提高半实物仿真技术在便携式红外旋转导弹制导系统设计和研制中的应用效果。就提高红外系统仿真精度与可信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系统误差数学模型,分析主要误差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经与数字仿真和靶试结果比较,证实改进后的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在某定型型号导弹导引头性能、制导系统关键技术研制以及故障诊断、复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概述红外面源诱饵的辐射性能特征,详细分析红外面源诱饵对红外非成像导弹、成像导弹和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的干扰有效性,结果表明,红外面源诱饵通过模拟飞机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辐射光谱和空间散布特征,并采用连续投放的战术使用方式,可有效干扰利用目标辐射强度、辐射光谱和运动特征进行干扰鉴别的红外非成像导弹以及利用目标图像灰度、大小特征进行干扰鉴别的红外成像导弹和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外机载、卫星载红外告警设备系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航天装备复杂程度高、研制周期长、试验鉴定难度大的现实问题,美军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航天装备试验鉴定体系.文章以美军天基红外系统的试验鉴定工作为研究案例,对其试验鉴定程序、研制鉴定试验、作战鉴定试验等工作进行梳理,以期为中国航天装备试验鉴定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2日,雷声公司在夏威夷考艾岛导弹靶场进行了多导弹威胁红外跟踪试验,利用机载红外(ABIR)平台搭载的"多光谱瞄准系统-B"光电红外传感器对多枚弹道导弹目标进行了跟踪演示实验。此次试验中,"多光谱瞄准系统-B"中的4部传感器成功跟踪了多枚导弹目标,对目标信息进行了采集并将其传送至机载处理器进行了事后分析。机载处理器  相似文献   

7.
乔风 《航天》2011,(7):44-46
天基红外系统简介美国天基红外系统(space-basedinfrared system,简写为SBIRS)是一种未来新式导弹预警和跟踪系统,它将取代已过时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用于探测全世界的导弹发射,跟踪飞行中的敌方导弹,并指引反导武器加以摧毁。早在1991年1月,在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重新审定战略防御启动(SDI)计划后,天基全球防御系统便更名为天基红外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理解热力学排气系统(TVS)的运行机理,优化其运行参数,针对节流装置,建立了热力学模型,讨论了节流过程中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对比了单相气体、单相液体节流的性能特性,进一步揭示了焦汤节流效应的原理,分析了不同节流背压下节流前低温工质(液氢和液氧)压力和温度对节流性能的影响,并结合TVS实际应用,阐述了节流最大制冷量的利用效果,提出了优化的TVS工作区间。研究表明:在节流过程不发生相变情况下单相气体节流制冷效应要比单相液体节流制冷效应更加显著;而在节流过程发生相变情况下液体节流至两相后,由于空化吸热导致流体温度降低,对于液氢,0.5MPa的压降可产生接近3 K的温降。对于液体节流,节流前压力对节流过程影响可忽略,〖JP2〗而节流前温度和节流背压对节流过程起主导作用;对于液氢在在轨运行工况下,考虑到节流制冷量的充分利用,同时保证换热过程体积含气率不高于90%,推荐TVS系统中节流背压范围为75~143 kPa。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液氧有纯度下降的现象,在排除了其它可能引发此现象的因素后,确定液氧纯度下降是由于氮气液化后进入液氧所致。本文既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也以试验加以验证,从而得出液氧液面以上的增压氮气不能溶于液氧,而在液氧液柱静压作用下,预冷后的氮、氧混合气能液化,溶于液氧中,并形成均相液体;指出液氧转注及其它使用中最好用自身的汽化器增压,即液氧最好用本身产生的氧气增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了红外加热笼在结构设计中如何防止加热带热变形问题,阐述了加热带喷涂黑漆过程采用的防污染工艺以及为了防止相邻加热区间热流相互干扰所采取的措施。试验证明其工艺设计效果明显,这些工艺措施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外热流模拟的精度和可靠性,而且保证了型号试验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大气成分探测红外光谱仪系统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进行大气成分探测,对于更好地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细节、大气分子的光化学性质对臭氧层的影响以及大气污染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气成分种类较多,其红外吸收光谱密集且复杂,因此大气成分探测仪器需要有较高的光谱分辨能力和信噪比。文章进行了大气成分探测的总体指标需求分析,并据此确定了大气成分探测红外光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为了满足指标要求,该光谱仪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总体方案。通过仪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和系统优化,使得该仪器的最终设计结果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小视场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心耕 《航天控制》2004,22(5):85-87
从红外光学系统的视场设计出发 ,分析了浸没透镜的厚度和曲率半径对光学特性的影响 ,介绍了小视场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 ,给出了弯月镜和浸没透镜的设计结果 ,试验表明小视场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精确制导武器红外成像导引头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峰  祝小平 《宇航学报》2007,28(3):535-538
红外成像制导具有导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可进行多目标识别与跟踪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攻击型无人机、小型战术导弹等制导武器制导方式的发展方向。而红外成像导引头作为整个制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其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跟踪精度,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并引入到导引头控制回路中。同时,还分别采用校正网络和PID控制这些传统的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法与之进行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较之传统方法使导引头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跟踪精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校正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固定图案噪声污染的红外焦平面图像序列的非均匀校正问题 ,文中采用时域高通滤波算法完成固定图案噪声污染图像的预处理 ,给出固定图案噪声初值 ,并结合传统的红外焦平面迭代非均匀校正算法 ,有效地解决了较高强度固定图案噪声污染图像的非均匀校正问题。与采用黑体基准获取固定图案噪声初值的方法相比 ,该算法降低了成像系统的机械复杂性 ,提高了算法的应用范围。文中最后用红外图像序列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M的移动机器人红外测距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机器人安全蔽障,设计了一种基于S3C2440A微控制器的红外测距系统,具体介绍了该测距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及其工作原理。S3C2440A内部具有8路模拟信号输入的10位ADC,将红外测距系统测得的模拟信号输入,通过A/D转换后输出。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用红外灯光谱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航天器真空热试验用红外灯的光谱分布进行研究。通过对红外灯电流 —电阻相关分析和数值拟合,建立了红外灯的功率计算模型和红外灯灯丝温度计算模型以及 红外灯石英玻璃管的温度计算模型;最终给出了红外灯在不同电流下光谱分布模型。采用S2 000光纤式光谱仪进行了红外灯光谱分布测试,结果表明红外灯光谱分布模型准确。研究成 果可以为采用黑片式热流计测量红外灯阵到达热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婷  段茂强 《火箭推进》2004,30(5):57-62
以火箭发动机零部组件液流试验的挤压式系统为基础,分析和讨论了典型单流路试验系统和双流路试验系统对节流阀各项性能参数的影响,并提出了在目前技术改造项目中,设计自动化液流试验系统时关于节流阀的参数计算及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国内、外红外制导武器的发展为基础,论述了红外制导系统仿真技术的特点、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对复合制导仿真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工程计算中通常将常温物体在红外谱段的辐射简化为灰体辐射,即物体的单色吸收比与波长无关。针对谱段选择性较强的红外透射式光学系统,这一假设会对热分析精度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可能影响最终的成像品质。文章提出一种红外透镜材料光学辐射特性的等效计算方法,考虑材料对不同波长辐射选择性的吸收、反射与透过,并根据在轨地球红外辐射、地球反射太阳辐射、载荷内环境辐射特性,等效出用于热分析计算的透镜红外吸收比、反射比与透过比。应用该方法通过IDEAS-TMG软件对某空间红外载荷进行仿真验证,精确计算出红外透镜温度。  相似文献   

20.
地球敏感器红外带通滤光片膜系设计及其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红外带通滤光片已成功地应用于我国自行研制的近三十颗卫星的地球敏感器上。本文详细介绍了用等效折射率概念、设计14~16.25μm红外带通滤光片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设计的膜系,分析了主要工艺及膜层厚度的控制对红外带通滤光片光学特性的相互影响,并与国内外同类滤光片的光学特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