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系统工程随着航天科技工业和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不断变革和不断创新。经过近50年航天型号研制的实践与探索,航天系统工程融合了几代航天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创业初期,在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倡导下,航天系统工程就开始树立起“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的“三严”作风。1966年,周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几十年来,周总理的“十六字方针”一直作为航天科技工业科研生产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成为几代航天人的座右铭。本文将结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质量控制战略,谈谈航天系统工程的预防型质量文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
6月18日.随着北京唐家岭会展中心主席台上揭牌按钮的启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全新的卫星应用产业平台——卫星应用研究院正式成立。作为集团公司卫星应用总体单位.该研究院依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东方红卫星公司所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将有利于发挥集团公司“星地一体化”的整体优势.做强做大卫星应用产业,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转型.这是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又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卫星应用》2010,(2):64-64
各有关单位:在国家加速发展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环境下,为推动我国卫星应用的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卫星应用专业技术和产业化经验交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专业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专业组、《卫星应用》杂志社拟于2010年9月联合主办“2010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会议由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共同承办。会议地点待定。  相似文献   

4.
<正>近十年来,全球航天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大航天时代。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空天科技首次出现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内容中,航天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具有显著的技术牵引和产业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航天》2009,(1):58-59
“科技奥运,梦想航天”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是由中国科协、北京奥组委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联合打造的一项极赋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活动围绕着中国第一颗专门为青少年制造的小卫星——“希望号”奥运星,开展搭载方案评选、小卫星的研制、组装和发射等一些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24日,“2008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联合主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一二所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卫星应用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1.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七”实现中国人首次空间出舱;2.航天科技发展驶上新航程,第四次工作会描绘美好蓝图。 3.宇航发射11战11捷创新高,“委星一号”拓展整星出口新领域;4.导弹武器研制成果喜人,多个重点型号取得重大突破;5.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蓬勃发展,“航天第一炉”引领煤化工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航天》编辑部和《航天》编辑部协办的“’91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12月2日至3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召开。这次会议是香港“中国航天科技展览”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促进海内外华人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的学术交流和相互了解,推动航天科技普及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并探讨中国航天发展问题。这是一次海内外华人的科技学术盛会,与会代表分别来自美国、法国、泰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当中既有海内外从事航天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 建设航天行为规范体系工程的必要性 在步入“九五”,奔向21世纪之际,迎来了航天科技工业创业40周年。航天人40年艰苦奋斗,建立了配套较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研制出一批高科技航天产品,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当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走向市场的洪流又把航天科技工业推向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中央关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发  相似文献   

10.
《质量与可靠性》2010,(3):F0004-F0004
“中国航天质量论坛”简介 “中国航天质量论坛”是航天质协近年来创建的品牌平台,是航天行业质量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交流、研讨的盛会。前两届论坛效果很好,得到了航天科技、科工两个集团公司和航天行业各企事业单位的充分肯定。按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规定.拟于2010年9月底或10月上旬举办第三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0,(1):105-105
据中国航天网2009年11月24日报道,包括海南航天主题公园在内的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建设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规划和设计,即将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根据占地约6100亩的发射场配套区规划设计,将在区内紧邻航天发射场区域,打造一个“中国唯一、国际一流”、“充满航天科技文化和海岛特色”的主题公园,配套区同时还配置有航天技术研发、科技会展交流、休闲度假、生活娱乐等多功能的综合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6月召开的“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科技发展及其应用讨论会(PISSTA'87)”上,中国航天界的两位高级专家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方针和中国现行的航天活动。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在致词中说:“我国的航天事业,三十年来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九五”将使航天科技工业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1996年各级航天标准化部门应按照《总公司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及第三次航天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航天,加强民品,提高效益,走向世界”为指导思想,转变观念,走向市场,坚持标准化与型号研制相结合,实现标准化与国际接轨,努力做好航天标准化工作,为完成“九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相似文献   

14.
《航天》2011,(6):60-61
为激发全国广大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本活动是“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承办。此次知识竞赛采取书面答题和网络答题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正>《航天标准化》,反映航天高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标准化的科技期刊,面向国内外广大读者。期刊主管单位:航天科技和科工两大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航天标准化》,致力于标准化政策、法规、工作方法的研究与报道,开展广泛的学术探讨,报道有关标准化工作信息。常设的栏目:研究与探讨;标准介绍与实施;质量管理;型号研制标准化;“三化”产品与设计;企业标准化;国外标准化;交流园地,等。欢迎各级领导、广大科技与管理人员、关注标准化工作的人员积极订阅并投稿。  相似文献   

16.
《空间电子技术》2004,1(1):63-6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迄今共突破和掌握7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了1 0 0多项科学应用研究,创造了1 0 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带动相关科技的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的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承担,该部向中科院2 0 0 4年度工作会议提供的交流材料中透露出上述信息。据介绍,1 999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完成2 7项任务,共有2 4 3台次有效载荷设备先后参加“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和在轨试验,在轨运行成功率达99 5 8% ,地面应用中心的跟踪接收、监控管理、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是集团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确保“十一五”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统筹谋划“十二五”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重点装备飞行试验和高密度发射等任务十分艰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面临着统筹好加速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巨大压力.这些对集团公司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 2 0 0 1年航天标准化科研计划纲要精神 ,紧密结合航天型号研制和科研生产管理实际 ,适时地做好航天标准化的宣传报道工作 ,拟定 2 0 0 1年《航天标准化》报道要点如下。1 标准化方针、政策与目标。有效贯彻和宣传国家、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和航天科技、机电两大企业集团公司的有关标准化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法规性文件对指导实际工作的做法 ,认真贯彻《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质量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即“30条”)以及原航天总公司颁布的“72条”、“2 8条”和质量归零“双五条”在型号研制中的作用与效果。2 国防科技…  相似文献   

19.
孙宏金 《航天》2011,(12):42-45
9月7日,来自全国的育种专家云集北京,在由国家农业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办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上,专家就“航天工程育种——科技创新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和规划。  相似文献   

20.
杨嘉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航天科技专家,是国家“863”高技术倡导者之一和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的引导者,也是我们尊敬的亲切的老人。我们宇航学会卫星应用工作委员会的全体同志深切怀念杨家墀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