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程欢  胡时  何音 《民航学报》2024,(1):20-24+11
旅客的机场选择行为对机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机场群内部由于腹地市场重叠和航线网络类似,旅客航空出行选择更为广泛,选择行为更为复杂。本文以京津冀机场群为例,基于实际出行大数据,采用双层多项式Logit(MNL)模型,研究区域多机场体系中影响旅客航空出行机场选择的关键因素及其具体影响。采用实际出行大数据建模,比常用的SP(Stated Preference意向调查)数据更贴合实际。研究结果表明航空旅客对于时间成本类因素更为敏感,不同区域人群对票价敏感程度呈现差异,航线类型、航班频次、机场准点性等都对旅客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研究结果,论文对如何促进机场群协同和差异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航旅客运输的发展,客户细分在航空公司市场营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调研的机场候机旅客行为数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C4.5算法对民航客户进行价值细分。在生成的旅客价值细分决策树的基础上,对决策树分类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航空公司价值旅客的主要特征。通过与常用的数据分类算法的综合对比分析,表明C4.5算法在民航客户价值细分中具有相对良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3.
天津航空旅客流失的主客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天津航空旅客流失的客观因素时,以详细的旅客调查为依托,使用"航线可用座位数"这一参数与"旅客需求"之间的供求关系来阐述天津航空旅客流失的客观原因,通过对流失旅客出行心理的梳理和分析,对于航空旅客流失的原因从主观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找出天津航空旅客流失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4.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方法不足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了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模型。通过实际数据的检验及与BP神经网络等方法的预测结果比较,证明应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对机场旅客吞吐量进行预测具备可行性,同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首先根据旅行目的、航程距离、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需求季节性构建了旅客分类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了民航国内旅客需求函数,并使用2006年行业运行数据,测算分析了不同类型旅客、不同季节和不同航程距离下的价格弹性系数及其特征,获得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国内民航旅客价格弹性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最后对政府提高价格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航空公司提高收益管理水平提出了建议和应对策略。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与中国民航实际相结合,定量分析中国民航旅客的需求行为特征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超音速民机方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客对于超音速民机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人机环境工程中的人体疲劳概念,采用一种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超音速民机方案评价方法,对超音速民机方案进行评价。将旅客对于旅行快速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方面的要求作为建模的基本属性,建立旅客出行时对于飞机机型选择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论证超音速民机方案的可行性。阐述了该可行性方案研究方法的实现原理及建模步骤,并将方法用于新一代超音速民机的初步方案评价中。  相似文献   

7.
从民用航空运输安全需求出发,建立了民航监管机构、航空公司、旅客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分析了不同情境下各参与主体的稳定演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航空公司选择不违规策略的概率提高时,监管机构选择严格监管的趋势逐渐放缓;当航空公司选择违规策略的概率较大时,旅客开始不会选择该航空公司出行,但由于选择其他方式或者其他航空公司出行的成本逐渐增加,超出旅客心理承受能力,旅客又被迫选择该航空公司出行;航空公司的策略选择与监管机构的惩罚力度有关,当监管机构加大对违规航司的惩罚力度时,能更快地敦促航空公司趋向不违规进行生产活动,但是,惩罚应该设置一个上限,过高的惩罚会导致航空公司难以达到演化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根据传统时间价值理论,结合民用航空旅客运输自身特点,提出更适用于民用航空旅客运输的时间价值方法,即基于旅客调研的收入法和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广义成本法。对国内旅客资源时间价值和京沪出行时间价值进行分析,得出公务和休闲VOT值,京沪飞机与高铁的VOT平衡票价为4.5折,公务、休闲分别为6折和4折。  相似文献   

9.
空港频率     
《航空港》2017,(3)
<正>浦东机场开通"提前值机"试点近日,浦东机场推出了"提前值机"试点服务,根据国际旅客早到机场的出行特点,结合值机运行秩序、旅客的消费能力等数据的分析和资源可利用的情况,浦东机场选择了由机场地服公司代理的不同航程、地区的国际航班作为试点,提前开放值机柜台,为旅客办理乘机手续。此举一方面可以提升旅客在浦东机场的出行体验,另一方面也鼓励旅客更多地使用机场各项商业服  相似文献   

10.
朱晓星  翁剑英  杨健  吴月 《民航学报》2023,(6):137-141+102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各种用户画像系统多以离线数据分析为主,这类画像系统虽然维护成本低,但针对实时性比较高的民航出行场景存在诸多弊端。在民航旅客出行过程中,由于天气、季节、突发情况等各种因素,旅客出行计划易发生变化,会对机场运营造成不确定的影响,因此,民航出行的用户画像系统对画像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另外用户标签成千上万,如何高效利用这些标签数据,也是当今诸多画像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民航业的旅客用户画像系统的实时性和画像数据的利用率,本文以Flink流处理引擎、离线数据仓库、Elasticsearch文本式存储为核心技术,以流批一体处理为架构理念,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民航大数据的智能画像系统。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是中国民航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机场民航旅客吞吐量也将呈快速发展态势。首都机场是中国最大的民用机场,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旅客吞吐量进行预测的研究意义重大。利用最新历史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模型,分别对首都机场2012—2016年的旅客吞吐量进行预测。为了克服两种单一预测方法的缺陷,采用组合加权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组合预测。最后,根据组合预测值和历史值的误差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方法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减少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目标轨迹解算的稳定性,针对多测速系统在应答模式下的测量数据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分类算法。首先分析了现有方法的缺陷;其次设计了一种能够将应答数据、信标数据与异常数据进行分类的新算法。该算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分类参考,采用目标理论轨迹与已经分类的历史测量数据等2种分类参考相结合的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应用情形;最后,利用2类主站配置模式下的典型实测数据对新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将3类数据正确分类。在此基础上,解算出的实时轨迹平稳且连续,测量数据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因此新分类算法的性能优于现有方法,对改善其他测量系统中的实时数据分类效果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鸟撞事件中各类因素对飞行安全影响的规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鸟撞事件中影响飞行的因素进 行分析。数据来源为美国联邦航空局公开的1990~2015年飞机遭遇野生动物(主要为鸟)撞击的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 行了简单的剔除和筛选,确定了包含13种影响因素、4种对飞行产生的影响在内的44837条记录;将确定的13个影响因素作为回 归变量,4种影响作为响应变量。采用方差扩大因子法,借助SAS软件对回归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结果表明:回归变量间并 无明显的共线性关系。应用SAS软件进行最大似然估计,进而对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进行分析;获得显著影响飞行的因素为鸟的 数量及大小、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机质量、发动机数量、季节、飞行阶段、日中时间、飞行员被警告与否。为航空公司和机场等相 关单位的决策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登机口的利用率、提升航空旅客出行的便捷性与舒适性、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及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益,在图论中网络最大流理论的基础上,将旅客步行距离、机场资源运行效率、飞机最短过站时间、"航班对"、机型等作为约束条件,考虑航站楼布局、始发/终到及中转旅客数量等因素对登机口分配结果的影响,建立旅客登机口分配的优化网络模型,并对该算法的复杂度和最优性进行分析和证明。最后,运用实例来验证该方法在缩短旅客步行距离和提高机场运行资源利用率方面的可行性,该算法也可用于飞机停靠机位的优化安排。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环渤海地区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变化趋势作了量化分析,采用回归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法对该地区主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进行了总量预测,采用MNL模型确定旅客在进行机场选择决策时各项影响因素的权重,评估各机场影响旅客选择决策时各项因素的整体差异,计算各主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分担率及旅客吞吐量预测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运输以其快捷、舒适成为人们外出旅行的首选交通方式。但是,在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和近年来旅客对航班需求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航班不正常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航班延误,直接影响旅客的行程和目的,旅客被迫延迟出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航班不正常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旅客投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湍流强度对航空发动机轴心通风器分离效率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轴心通风器内部流场进行模拟,获得了内部流场的湍流强度等参数,并计算了通风器的油气分离效率。由于流场的复杂性,决定了很难得到分离效率受流场参数影响的规律。而相关性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应用线性回归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方程。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各组数据的分析结果均具有正相关性。通风器内腔段和通风管段分离效率随湍流强度的增加而不同程度增加。通风器内腔段分离效率受湍流强度影响明显,而通风管分离效率受湍流强度的影响不明显。所得结论可为轴心通风器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将电子客票按照销售渠道分为直销(B2C)和分销(B2B)两类,指出选择电子客票销售渠道的原则是旅客需求.从旅客的角度比较研究了电子客票直销与分销的优缺点,根据中国国情提出,采用两种渠道并存的双道法可以给旅客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而航空公司与代理人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综合模糊聚类算法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正常及故障状况数据的完备程度和数据质量的不断提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综合模糊聚类算法用于故障诊断。采用模糊c均值(FCM)算法对已知正常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得到最优的聚类中心,将所得到的聚类中心作为先验样本数据用于传递闭包法最优分类结果的选择从而得到故障检测结果,该算法只需要少量的正常先验样本数据就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故障;随后采用FCM算法进行故障分类,可以根据现有的故障数据库进行聚类得到对应的故障类型,并且可以给出故障幅值范围。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故障的检测率可达968%,故障隔离率达到94%。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实际试车数据结果表明:该故障诊断算法能够准确及时的检测并隔离出故障。  相似文献   

20.
《航空港》2017,(2)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最新公布的预测:全球航空旅客数量在2016年已达到37亿人次,70亿人次的时间节点将是2034年,届时我国航空旅客数量将突破12亿人次。根据相关年度行李报告,每名航空旅客平均托运1.14件行李,这意味着每年全球航空业行李系统须处理超过43亿件行李,关于行李服务引发的旅客体验降低始终影响着旅客对航空出行的热情。据统计,行李服务问题是降低旅客航空出行体验的第二大因素。如何提升旅客的行李服务的满意度?使用网络新技术是提升行李服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