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分析了振动微陀螺、转子微陀螺和介质类微陀螺的发展现状和各自的技术特点,提出了改善性能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微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机械当前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的微机械制造技术,重点讨论了微机械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我国在此领域应采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激光微推进的靶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继飞  洪延姬  王广宇 《推进技术》2009,30(6):751-756,761
2003年,首款激光等离子体微推力器(micro-Laser Plasma Thruster,μLPT)应用于美国空军微小卫星姿态轨道控制,激光微推进技术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总结了激光微推进的五种工作模式,并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关注了激光微推进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靶特性研究现状,介绍了靶材物态和靶材结构两个方面的推进性能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激光微推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些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体工质的微推力器具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是最适合微纳卫星的动力装置之一。固体微推进技术可分为微电推进和微化学推进两大类。本文介绍了五种典型固体微推力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微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真空弧推力器、电控固体微推力器、激光微推力器、固体阵列微推力器,系统梳理了它们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固体微推进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微纳卫星动力系统的研发与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纳技术一般指微米、纳米级(0. 1-100nm)的材料、设计、制造、测量、控制和产品的研究、加工、制造以及应用技术.在基础科研以及制造行业中,微纳制造技术的研究从其诞生之初就一直牢据行业的尖端位置. 那么,我国的微纳制造技术研究现状怎样?面临着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微纳制造技术属于高、精、尖技术研究,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有没有关联?微纳制造技术研究对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有什么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工业生产与科学研究中的现代精密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和研究内容;着重叙述了应用于三坐标测量机(CMM)的最新技术、微/纳米精密测量技术以及图像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微机械惯性器件研制生产方式、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的阐述和分析,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多项核心技术进行展望评述,对该领域的国内预先研究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MEMS传感器在航空综合电子备份仪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微机电传感器的技术现状和在IESI中的应用.通过国外典型IESI产品,着重分析了IESI的组成原理、性能特点和微机电传感器的作用.研究表明:包括高精度微机电惯性敏感器、微硅压力计在内的微型传感器开发是IESI的技术关键,国产化IESI设备在军/民用飞机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微半球谐振陀螺是一种基于MEMS工艺实现高精度谐振结构制造,进而实现角速率或角度信号测量的新型振动式陀螺。该技术既有望继承传统半球谐振陀螺高精度、长寿命等优点,又兼具了微型化的技术优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微半球谐振陀螺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高精度谐振结构的制造技术。介绍了多种微半球谐振陀螺的制造方法,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并结合国内外微半球谐振陀螺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惯性测试技术测试周期长、测试效率低、测试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的微机电惯性系统规模化测试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微机电惯性系统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了基于任务的微机电惯性系统测试体系,详细论证了微机电惯性系统批量、并行、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为微机电惯性系统规模化测试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硅微谐振式微加速度计是各种MEMS加速度计中被普遍看好并期待为将来的高精度微加速度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研究。本文对硅微谐振式微加速度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根据国内外不同的技术实现,诸如工作原理、微加工工艺实现、应用范围等对其进行了分类阐述。最后,对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研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航天第四专业信息网、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导航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承办的“2019 年第二届中国定位导航与授时技术学术交流会”,拟于2019年8月上旬召开。现诚邀导航与控制、定位与授时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撰稿,并届时莅临会议,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征文范围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 1.导航定位与授时体系研究,如天基/地基PNT、通信网络辅助PNT、多传感器辅助PNT,自主PNT体系应用需求及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分析等;2.微PNT技术,如微惯性器件技术、时钟技术、微系统集成技术、微系统测试与评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微陀螺具有体积小、 功耗低等优点,但其精度目前仍然较低.在传统陀螺中,电磁悬浮陀螺的精度非常高,因此,对电磁悬浮微陀螺进行研究,有望获得高精度的微陀螺.介绍了电磁悬浮微陀螺的分类、 原理、 优缺点、 结构以及研究现状.首先根据悬浮原理将电磁悬浮微陀螺分为基于磁吸力的电磁悬浮微陀螺、 基于排斥力的电磁悬浮微陀螺、 静电悬浮微陀螺、反磁悬浮微陀螺和超导磁悬浮微陀螺;然后分别介绍了每种电磁悬浮的悬浮原理和优缺点,以及每种电磁悬浮微陀螺的发展现状、 样机结构和转子的悬浮旋转原理;最后,简述了电磁悬浮微陀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智能传感技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分析了作为空中微智能传感探测系统的微型飞行器(MAV)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研究了MAV的技术类型和国内外现状,总结了MAV的技术发展趋势,并在分析MAV主要系统构架的基础上,梳理了MAV系统研制所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最后对MAV的未来发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微机电系统技术是国际上8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兴高技术。现在和潜在的应用说明它将对国防武器装备产生重大影响。微机械制造技术和封装、组装、测试技术是微机电系统赖以发展的基础。目前,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已将微机电系统及其制造技术列为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关键技术。本文集中探讨对国防应用有重要意义的微机电系统及其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6.
微机械与微/纳米科技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论述了微机械的概念、特点、研究概况和微机械的加工制造技术-微细加工技术。阐述了微机械与微/纳米科技、微电子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微机械研究的发展趋势并着重对航空航天领域内的有关研究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17.
微半球陀螺相比于传统的机械陀螺具有更小的尺寸,因此其对温度、湿度、磁场等外界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为了保证陀螺具有较好的工作表现,需要使外部驱动信号的频率严格锁定于工作模态的中心频率上,且陀螺输出信号幅值恒定。与此同时,由于微半球陀螺信号为微弱信号,故而需要采用微弱信号采集技术及反馈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并且通过解调控制算法得到输出信号。阐述了微半球陀螺基本测控电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从Sigma-delta、模态匹配、正交补偿、温度补偿等角度分析了微半球陀螺测控电路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纳米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机械以及高密光盘制造等高精技术领域密切相关的一项新技术概念──纳米技术.文章详细叙述了纳米技术的历史、基本概念及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进步和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传感技术正在从光学仪表时代向量子仪表时代过渡,磁场空间分布测量对于研制高性能量子仪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惯性器件微小型化的研发对于小范围磁场空间分布测量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介绍了磁场空间分布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几种用于小尺度磁场空间分布测量的技术途径,分析了磁场空间分布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激光脉宽对含碳粉GAP推进剂推进性能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激光烧蚀微推进技术中推进剂微推力偏小、冲量耦合系数较低的现状,设计了掺杂碳粉的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推进剂。利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对GAP推进剂的推进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获得了不同脉宽条件下,比冲、冲量耦合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功率7W、脉宽2ms时,推进剂比冲和冲量耦合系数最大分别为100s和195μN/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