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数字景象图的计算机模拟生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天序  胡礴 《宇航学报》1999,20(2):93-98
数字景象图在飞行器末制导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特殊情形下,有必要用计算机模拟生成数字景象图。本文在分析数字景象图成象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数字高程图模拟生成数字景象图的框架,分别讨论了光照模型,大气模型,误差模型,坐标系和视点变换等关键步骤。文中给出了模拟生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方群  李新三 《宇航学报》2008,29(5):1485-1491
建立了临近空间飞行器无动力飞行理想运动模型及阵风干扰作用运动模型;通过共轭 梯度优化算法设计了飞行器基于多约束条件的最优轨迹;利用基于线性状态调节器(RQL) 制导方法实现阵风干扰作用下纵向与侧向参考轨迹的同时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轨迹 优化算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优化出最优轨迹且具有很好的收敛性;采用的制导算法能实现各 种强度阵风干扰作用下的轨迹跟踪,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月球表面地形数学建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月球表面地形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月球探测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研制的基础,是登月飞行器和科学探测仪器设计的重要输入条件和约束条件。文章根据国外公布的月表地形模型进行分析,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对地形进行数字化描述和表示,生成月表光滑月海区域仿真地形数据。该数据能够为一般任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再入飞行器模型强非线性、强耦合、快时变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再入飞行过程中复杂多变的飞行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强鲁棒性的全局滑模跟踪制导律设计方法。首先,给出存在干扰的无动力飞行三自由度再入制导模型,以采用经度作为标准参考轨迹的插值因变量为例,将三变量的轨迹跟踪任务转化为对高度和纬度的二个变量的跟踪;然后提出了一种固定时间收敛的全局滑模跟踪制导律,可实现对参考轨迹的鲁棒跟踪,且可保证轨迹跟踪误差在设定的时刻收敛;最后通过对再入飞行器的仿真研究,验证所设计轨迹跟踪制导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与制导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多约束条件下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与制导问题,从离线和在线两个方面综述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与制导方法,并进行了展望。首先建立了带随机干扰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与制导问题模型。针对是否考虑随机干扰,从确定性和鲁棒性两方面对离线轨迹优化与制导进行了综述。在线轨迹优化与制导方面主要对在线轨迹生成加轨迹跟踪的标准轨迹制导和预测制导两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轨迹优化与制导技术应加强在模型、计算效率、多任务、高精度制导等几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宋晨  周军  郭建国  王国庆 《宇航学报》2016,37(4):435-441
针对具有高位置精度要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路径跟踪和自适应动态面控制(ADSC)方法的轨迹跟踪制导的方法。根据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建立数学模型,同时为了方便跟踪控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部分线性化处理。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三维轨迹跟踪存在的欠驱动问题,引入路径跟踪的思路将其转化为二维的跟踪控制问题;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不确定性强的特点,使用具有较强鲁棒性的ADSC方法实现鲁棒的路径跟踪。能够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以任意小的误差实现参考轨迹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方法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并且具有较强的克服模型不确定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防空导弹弹道跟踪问题,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LQR)理论设计了2种弹道跟踪制导律。首先,以时间为自变量,对导弹质点运动模型线性化,得到第一种线性化模型;接着,为提高模型精度和允许扰动范围,以导弹X坐标为自变量对导弹质点运动模型线性化,得到第二种线性化模型;然后,针对2种线性化模型,利用LQR理论分别设计跟踪制导律,并给出制导指令计算公式和制导流程;最后,在一定外界干扰作用下,将所设计2种跟踪制导律应用于导弹质点运动仿真,并从抑制随机风干扰、消除初始偏差等方面对2种制导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制导律都能实现弹道精确跟踪,且基于第2种线性化模型设计的跟踪制导律各项性能均优于第1种跟踪制导律,说明基于导弹X坐标线性化的模型精确度较高,适用于弹道跟踪制导律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研究升力式飞行器多约束航迹规划与跟踪制导律设计。考虑到飞行器为满足任务需求规定了一定范围的禁飞区,为确保滑翔段末状态处于中末制导交班窗口内设置了严格的终端约束,导致传统基于最大升阻比、平衡滑翔策略的航迹规划不适用。针对飞行器在不同空域的动力学特性,结合飞行策略预划分手段分段提出不同状态下的攻角、倾侧角剖面,通过优化剖面构型参数将无穷维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有限维参数规划问题,完成多约束航迹规划。最后,考虑到气动不确定性带来的轨迹偏差,利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以位移加权误差最小为优化指标完成轨迹跟踪制导律设计,实现对规划航迹的在线纠偏,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再入制导和弹道跟踪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再入制导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目前的空间运输系统证明基于阻力加速度的制导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其基本概念是跟踪基准阻力加速度包线,在飞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更新这个包线。跟踪适当的阻力加速度包线保证了飞行器可以飞行准确的距离达到目标,同时满足弹道约束。在横向上,我们可采用类似于美国航天飞机的倾斜反转逻辑或航向角跟踪技术。本文推导出了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纵向和横向的制导。最后,我们分析了阻力加速度跟踪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利用卫星立体影像中提供的有理多项式系数(RPC)参数,采用基于RPC模型的区域网平差技术提取数字表面模型(DSM)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SM效果较好.与Google Earth影像比较,中误差(RMSE)为6.122m,误差在8m以内的占参考点总数的80%,10m以上的占12%,最大误差为15.30...  相似文献   

11.
唐智  周荫清  李景文 《宇航学报》2004,25(3):278-282,322
研究了星载编队飞行InSAR的空间几何关系及特点,给出了编队飞行InSAR的回波信号模型和高度计算公式,给出了相位与地形图高度的换算方法。对于InSAR系统特有的迎坡缩短等现象给出了有效的斜距地距变换方法,提出了几何作图实现方法和编程实现方法。根据真实地貌,分三种情况讨论了几何作图与编程实现。在仿真实验中,设置了圆锥体地面场景验证算法,校正后的图形能够反映地面真实场景。  相似文献   

12.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INSAR)三维成像技术是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该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IN—SAR干扰对比研究了常规噪声压制式干扰与弹射式干扰对INSAR成像处理的影响,并作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弹射式干扰不仅可行,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变原地形的“指纹”特征,达到欺骗INSAR的目的,而常规噪声压制干扰则不适合用于对INSAR实施干扰。  相似文献   

13.
朱丹  秦刚 《遥测遥控》2019,(2):57-62
在飞行器试验过程中,中心机需要实时向测控设备发送数字引导信息,使测控设备能够及时捕获目标并稳定跟踪。简单介绍目前外测实时数据处理中所采用的数字引导算法,通过分析影响外测设备数字引导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轨迹融合的数据精化处理和多级组合滤波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测控设备数字引导精度,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七十年代初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低价巡航导弹。它具有多种发射方式、弹道可变、隐蔽性好、突防能力强的特性,加之采用了地形匹配系统和数字景象相关器,使其命中精度明显地提高。本文介绍了“战斧”巡航导弹采用的数字式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在相对体制下,本文讨论了混合指标下的最优交会问题。除给出了最优交会体制导律的结构形式外,还提供了求解最优交会制导律的参数方程组。该方程具有迭代求解形式,给数字求解带来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16.
飞行器低空突防中的威胁航线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高攀  沈春林  李清 《宇航学报》2001,22(3):62-68
低空突防中的威胁回避技术是TF/TA^2系统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低空突防飞行器的任务生存能力。针对威胁回避的特殊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可视性分析的威胁危险指标快速计算方法,解决了威胁的量化问题。针对在大范围任务区域内进行威胁航线优化存在计算复杂性和收敛性等问题,本文尝试采用遗传算法对威胁进行优化处理。该方法得到的威胁航线,严格经过出发点和目标点,且尽量远离威胁,有效提高了飞行器低空突防的任务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等高线图与小波变换的3D地形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秋则  程辉  田金文  柳健 《宇航学报》2004,25(3):262-268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边缘的3D地形匹配算法。在算法中,一种结构紧凑的特征“等高线图”,用于表示参考高程图(DEM)及从实时数据恢复的高程图,这样3D地形匹配转化为基于等高线的匹配,即边缘(平面曲线)匹配问题。在边缘匹配过程中,首先用一种具有平移,旋转,尺度不变性的规范化小波描述子描述边缘。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系数域的快速边缘匹配算法,并分析了运算复杂性。由匹配成功的边缘对提取控制点的坐标。讨论了图像变换模型及基于最小均方根误差准则的图像变换参数估计方法。用真实地形实验表明该算法匹配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最显著的特点是该算法抗噪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韩艳铧 《宇航学报》2016,37(9):1098-1106
针对安装有两连杆机械臂的航天器对地球圆轨道上的空间目标已形成自由绕飞(即满足齐次C-W方程)的情形,研究通过机械臂抓取该目标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制导控制问题。在目标固连旋转参考系下,运用非惯性系下的拉格朗日分析力学,建立了两连杆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方程。忽略惯性耦合影响,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即机械手抓取目标的寻的制导控制规律。然后代入原始复杂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校验。结果表明,在机械臂载体自由绕飞空间目标的条件下,机械手能够准确地抓住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