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双向电脉冲激励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进行实验研究。对两种类型的换能器进行了实验,进而利用迭加原理对换能器所产生的脉冲超声波波形进行了讨论。结果证明,双向电脉冲是激励压电超声换能器比较理想的电脉冲波形,可以得到幅值大、脉冲持续时间短的超声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应用疲劳寿命理论计算、有限元静/动强度分析及故障件失效分析等方法,对保险阀导向杆断裂问题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保险阀导向杆断裂故障为导向杆设计动强度不足,导致导向杆双向弯曲应力集中区疲劳断裂。依据分析结果对保险阀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结构的分析及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措施有效,同时也证明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分析方法对结构件动强度及疲劳寿命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两种电流型双向多脉冲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传统多脉冲整流器能量的双向流动。当其运行于逆变器状态时,变流器等效为一个电流型多重化逆变器,相较于传统分立式电流型多重化逆变器,此变流器具有电源与磁性元件数量少、系统体积小等优点。以18脉冲双向变流器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求出了18脉冲变流器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最小时,各电平作用角度,提出了一种脉宽调制方式以实现交直流侧电压电流调节。最后通过仿真与硬件实验验证了所提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夹芯混杂和分散混杂两种混杂方式的碳/玻(C/G)混杂纤维增强筋的拉伸性能,给出了实验件制作和实验过程,测定了不同混杂比例筋材的拉伸模量、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实验结果表明:模量符合混合率,强度存在两种破坏模式,断裂伸长率呈现混杂效应,夹芯混杂筋材性能总体高于分散混杂。同时探讨了拉伸性能的预测方法,结合实验数据对强度预测值进行了修正。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用于混杂筋材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声波的生物医学效应可强化冻干保护剂海藻糖对细胞膜的渗透特性,对于不同的生物材料,超声波的强度、频率等对细胞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拟提供一种超声波在生物样品中传播的强度估算方法。针对超声波强化海藻糖载入血小板的实验,建立了血小板悬液中超声波的传播模型,并分析得到符合实验要求的各计算参数及边界条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计算,评估了超声波在样品中的强度分布。计算结果为实验中超声波强度的选择及超声探头与样品等的布置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同时,为超声波在生物样品中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强度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关于复合材料的各种经验强度理论。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基于破坏模式相互独立假定的强度准则,这些准则通常以几个相互平行的表达式表达。然后叙述根据破坏模式相关假定建立的多种强度理论,重点讨论了张量多项式型的强度准则,这些准则以应力分量的统一的表达式表述。简述了建立和验证强度准则的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与理论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含多裂纹铝板的剩余强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计算飞机多裂纹平板结构剩余强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多裂纹结构中主裂纹旁的小裂纹的张开位移来预测剩余强度.裂尖张开位移和剩余强度通过应用弹塑性有限元获得.采用已发表的实验来应用和验证这个方法,结果表明:本模型预测的剩余强度与实验值相比误差在10%之内.  相似文献   

8.
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广义强度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复合材料层舍板看作一个"宏观各向异性板",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广义强度准则的二次完备表达式,并分析了表达式中各参数的试验求解方法.对3种典型铺层的层合板进行纵向拉伸、纵向压缩、横向拉伸、横向压缩、面内剪切等简单裁荷以及双向拉伸、拉剪组合(纵向、横向)等组合栽荷试验.给出了不同铺层形式下广义强度准则表达式中各项系数值.采用该强度准则预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应力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细编穿刺3DC/C材料双向应力试件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元计算对细编穿刺三向碳/碳材料双向应力试件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完善了中心标定区大致为均匀应力场的结论,对中心标定区应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并对厚度比的影响、旁路的影响做了分析。对今后类似材料的强度准则工作提供重要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压力环境下NEPE推进剂强度参数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压力环境对NEPE推进剂力学强度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温度、拉伸速率下的单向拉伸实验,结合推广的双剪强度理论得到了强度参数;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讨论了样本处理和误差分析,对实验加载条件覆盖面较小的结论进行了推广,预测了其它条件下的强度参数。基于某燃烧室药柱的工程应用表明,基于GRNN的参数预可以有效简化处理过程、降低综合成本,同时基于常规单向拉伸试验的Mises准则是过于保守的。  相似文献   

11.
张骏华 《强度与环境》1992,(3):41-54,40
C/E复合材料结构强度的散布特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问题关系到受力结构能否采用C/E复合材料。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搜集、分析、整理已有资料。现有资料说明,不计及温湿效应时,C/E复合材料的单向板、多向板的强度参数的变差系数C_v=0.08~0.13之间。复合材料的结构强度(破坏或失稳)的变差系数和相同结构相同载荷的金属结构强度的变差系数相近。高温和低温的强度变差系数和常温的强度变差系数相近。为了更确切地说明问题,应该补充一些实验,特别是温湿效应的有关实验。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了单级G-M型脉管制冷机直流抑制实验研究,考察了直流流动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估算了不同制冷温度下制冷机循环的需气量,采用两个并联排列、指示箭头方向相反的阀门,称之为并联逆向双阀双向进气结构对直流进行抑制,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单阀双向进气结构脉管制冷机存在的直流问题。在2kW(RW2)和4kW(CP4000)压缩机驱动时分别获得了18.4K和14.7K的最低制冷温度,对应在30K的制冷量为11.5W和29.5W。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各向异性材料强度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接着为建立3DC/C材料的强度准则方程提出了改进。它是以Tsai-Wu理论为基础,利用文献提供的3DC/C材料强度性能数据,采用多种应力状态实验数据最佳拟合的思想来确定强度准则方程中各项系数。因此,本文为3DC/C材料建立的强度准则比现有强度准则有所改进,工程使用也比较简便。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复合材料叠层板机械连接的拉脱强度的定义与测定方法,并对T300/648复合材料层板机械连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及吸湿量对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分析了拉脱破坏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般强度理论出发导出各向异性材料应力形式张量多项式强度理论,根据强度准则的外凸性得到应力二次形式强度准则的强度参数限制条件,并对各种特殊情况进行了讨论。该限制条件既可验证其强度准则的可用性又有助于实验确定基本强度参数。而主应力形式强度准则在应力空间给出一个椭圆型二次曲面如:椭球面,椭圆抛物面,回转抛物面,椭圆柱面或圆柱面等,但主应力空间这些曲面与主应力方向有关。因而得到强度准则在应力空间的几何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无法精确控制光纤埋入长度和埋入方向等缺点,重新设计了光纤单丝拔出实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新旧方法下,光纤各部分剪切应力的分布规律相同,且各相应应力数值误差不超过5%.根据原理设计了纤维穿透基体的光纤拔出实验模具,并进行了普通单模光纤以及碳涂敷单模光纤与基体材料间界面剪切强度实验研究.光纤单丝拔出实验现象表明,光纤涂敷层与内部包覆层间界面平均剪切强度较低,因该强度值与光纤周围的基体材料上承受的沿光纤轴向的正应力相关,若将光纤埋入到复合材料中去,轴向载荷不宜过大,否则会出现光纤涂敷层和包覆层之间界面剪切剥离,产生裂纹,从而降低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复合材料拉伸剩余强度及其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复合材料剩余强度是强度退化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基础,本文研究了连续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FRP)的剩余强度随疲劳载荷加载次数退化的规律,按照FRP疲劳损伤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一个FRP剩余强度退化的模型,并得到了大量的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复合材料剩余强度退化的统计模型:在寿命的初始,剩余强度即为静强度,服从Weibul分布;在寿命结束时,即为疲劳强度,服从Weibul分布;在不同时刻剩余强度也服从Weibul分布,且其方差随加载次数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涂料校准误差是温敏漆实验技术中的重要误差源。针对国产615/EP配方温敏漆实施校准实验,系统研究了校准过程中涉及的CCD曝光时间,图像平均幅数,噪点的强度、体积和数量,图像清晰度和模数转换位数等技术参数对校准精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噪点的强度、体积和数量对涂料校准精准度影响很大。在噪点数量少、强度弱的取图区域中,图像清晰度对校准精准度影响很小,单幅图像即可保证校准精准度的要求。为了获得较高的校准精准度,对于滨松ORCA-R2型CCD相机,建议采集图像灰度值大于相机满井值的32%,同时要求温敏漆风洞实验与校准实验中采集图像的位数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9.
运用混凝土结构知识,通过对工程中几种常用的混凝土复合材料进行静态抗弯、抗压、抗劈拉强度和动态抗疲劳强度对比,实验证明钢丝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佳,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防护抗震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文中探讨了在相对高的驱动压比条件下获得低强度入射激波的变截面驱动方法(A4/A1<1)和等截面激波管中插入多孔板的方法.经实验比较等截面激波管获得的压力波形好,但过低驱动压比时膜片选择困难、实验重复性差.介绍的两种方法可以获得更低强度入射激波,但压力波形稍差,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