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存在着相同性或相通性。这些相通性启迪我们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与时俱进”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 ,对这一论点不但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而且就如何坚持与时俱进 ,发展马克思主义予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都有新的发展。本文概括、总结和比较了“第一生产力”与“第一资源”这两大论断的丰富内涵 ,揭示出了这两个论断都是对各自所处时代精神的科学概括 ,充分体现了认识随着时代的前进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又一脉相承、内在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4.
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断精神,对于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创始初期有很大的不同,迫使我们对教科书中的一些提法进行重新审视,要求我们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实际,讲清“资本”、“剩余价值”、“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问题,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军品监造第一线的军代表在做好质量工作时,不能拘泥于单纯的军检验收,必须与时俱进,重视理论创新,在实践中认真抓好质量保证体系、管理规范以及科学的先进经验的应用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对西方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而形成自己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存在着对话关系,我们要不断吸收西方哲学中积极性的因素,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中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性上,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在实践中,不仅要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多种情况的联系中,而且还要从完善生产关系的改革中,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劳动制度,发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才能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邓小平民主理论的几点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民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作者对其有关民主理论的新理论加以阐析。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的“总体革命”理论是对20世纪背景下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和文化问题的理论反思。作为一种新的革命理论,对其理论的阶级属性与地位的评价,国内外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对其进行客观辩证地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就要对其“总体革命”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进行对比分析.客观评价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思路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逻辑起点问题是重构唯物史现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近三十年来,我目哲学界关于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争论观点纷呈,马克思主义重点建设工程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应该吸收这场学术争鸣的积极成果,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思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突出贡献,也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活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基本出发点,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同时,笔者从马克思教育思想出发,对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以及教育与科学技术再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论证了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从十八世纪中页鲍姆嘉通为美学奠定基础以来,众多哲学家、美学家写了无数论著来探讨美的含义.那么,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美的问题会如此难以明晰?直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后,这一美学命题才得到突破性地进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实践为基础,认为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从而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理论遭到了孙中山的批评。孙中山的批评有错误之处,但谬误中包含着真理。阶级斗争并非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社会改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