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验用航空发动机磁悬浮轴承样机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磁悬浮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中的最新应用水平,推导了磁悬浮轴承-柔性转子系统动力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磁悬浮轴承样机的稳定性分析中,解决了国内以往磁悬浮样机试验稳定转速达不到设计工作转速的问题,最后进一步提出了磁悬浮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的系统动力学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和研究磁悬浮轴承在多电发动机中的应用技术,以多电发动机为基础,完成了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系统试验台的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磁悬浮轴承和模拟转子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完成了带柔性转子的磁悬浮轴承系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转子能较好地模拟多电发动机转子,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试验台的转速、承载力及控制系统稳定性均满足试验台的设计指标要求,可为后续多电发动机的支撑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窦唯  褚宝鑫  刘占生 《推进技术》2013,34(2):254-262
针对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转子非线性系统开展了轴承支承总刚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建立了涡轮泵转子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别研究了没有安装偏心和存在安装偏心条件下泵端和涡轮端轴承支承总刚度变化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失稳转速随支承刚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泵端轴承支承总刚度对稳定性影响较大,涡轮端轴承支承总刚度对轴系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窦唯 《推进技术》2013,34(10):1388-1397
针对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转子非线性系统开展了动力稳定性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涡轮泵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安装偏心对转子密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失稳转速随安装偏心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存在安装偏心时当量密封间隙、轴承支承总刚度及轴向位置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失稳转速随当量密封间隙、轴承支承总刚度及轴向位置的变化规律。最后开展了冷吹试验和热试验研究,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结果。本文的研究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转子系统结构设计、故障诊断与安装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5.
常春江  杨荣 《航空发动机》2003,29(1):46-49,8
第一部分简述了电磁轴承及电传动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介绍了在燃气涡轮发动机中电磁轴承的设计要求、主要设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第一部分简述了电磁轴承及电传动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介绍了燃气涡轮发动机用电磁轴承的设计要求和主要设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磁轴承在航空发动机应用中设计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磁轴承实现了依靠电磁力使转子非接触地“支承”于轴承体内的目的,并具有运动阻力小、无接触摩擦和磨损、功耗低以及寿命长等优点,是磁悬浮原理在机械领域中的应用实例。航空发动机是电磁轴承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介绍电磁轴承及其系统的特点和电磁轴承的一般设计准则、常用技术指标以及在航空发动机中应用电磁轴承的部分设计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研制某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样机,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设计了相应的空心轴转子-轴承结构系统。基于有限元法建立 了该转子系统的理论分析模型,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开展了考虑脉冲爆震非定常周期气动载荷作用的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计算。 将在临界转速处转子的振动幅值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以转子系统各阶临界转速与发动机慢车转速及工作转速之间的裕度作为 约束条件,结合转子强度的相关要求,基于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转子系统的支承位置、刚度及转子结构的几何参数进行了 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转子-轴承系统满足总体设计要求,临界转速与工作转速之间的裕度超过20%,且保证了前3阶临 界转速对应的振动幅值最小化。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转子系统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以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为支承的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专门设计了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试验台,质量为0.458kg的转子在该试验台上实现了超过80000r/min的运转速度.径向轴承为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止推轴承为多叶箔片轴承.试验结果表明: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能够实现转子高速运行,在转子起飞后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其轴承支承处振动位移幅值一直维持在20μm之内.由于驱动涡轮受到不平衡气流力的作用,转轴升速时的起飞转速要高于降速时的起飞转速.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磁悬浮轴承失效后高速旋转转子损坏磁悬浮轴承系统,主动磁悬浮轴承还需要保护轴承对转子起到临时支承作用。针对磁悬浮轴承失效后转子跌落在保护轴承上产生的振动与冲击,设计了1种在转子上安装弹性减振器的结构,运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转子-弹性减振器-保护轴承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弹性减振器结构可明显减少轴承内圈所受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王辰  左彦飞  江志农  胡明辉  冯坤 《航空学报》2020,41(11):223670-223670
整机动平衡可大幅提高燃气涡轮发动机动平衡效率,但由于全转速范围内整机系统动力特性复杂,且结构的特殊性仅能够在机匣外表面测振,传统动平衡方法难以实现整机动平衡。为此,考虑全转速区间整机系统结构振动特性及分布式不平衡量的影响,通过仿真或试验获得全转速范围内各测点振动响应与各叶盘不平衡量间的响应系数矩阵,建立等效不平衡量逆推方程组。依据不平衡位置-转速-测点振动间的敏感性关系对全转速系数矩阵进行降维重构,获得优选配平位置、测点及转速的重构方程组,求得转子配平位置的等效不平衡量。典型双转子燃气涡轮发动机整机系统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实现燃气涡轮发动机整机动平衡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种应用滑动最小二乘求取压气机特性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发动机性能仿真需要对压气机等部件特性进行离散和插值计算, 通常低转速范围的特性还需要外推.对此提出改进, 用三维曲面代替转速线表达压气机特性.从某小流量发动机起动加速试验数据中提取压气机低转速特性数据.以这些数据和已知特性数据为依据, 利用滑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获得压气机特性曲面.该方法能够获得全部转速范围内的压气机特性, 精度高, 且不需插值计算, 非常适用于发动机起动加速过程的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性能仿真需要对压气机等部件特性进行离散和插值计算,通常低转速范围的特性还需要外推。对此提出改进,用三维曲面代替转速线表达压气机特性。从某小流量发动机起动加速实验数据中提取压气机低转速特性数据。以这些数据和已知特性数据为依据,利用滑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获得压气机特性曲面。该方法能够获得全部转速范围内的压气机特性,精度高,且不需插值计算,非常适用于发动机起动加速过程的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航空发动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过去3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的回顾,总结了发动机性能模拟技术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发动机模拟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发动机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三个层次概念,并对目前国内现有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以发动机仿真为目标的发动机性能仿真应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还以基于第二层次数学模型的某计算机模拟软件为手段,通过对某型涡扇发动机设计参数的分析和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预测分析等.阐述了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技术,分析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发动机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大光 《航空学报》1989,10(6):225-236
 为了提高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可靠性,耐久性并降低直接使用成本,近年来发展了发动机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大量试验和使用经验证明了这个系统的有效性。目前,该系统已在航空燃气轮机,工业燃气轮机和车辆用燃气轮机上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这个系统的功能,技术要求,并着重介绍了用气动热力参数,振动和滑油分析进行状态监控及故障诊断的原理及其应用。最后,文章讨论了今后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涡轮盘材料的需求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中,涡轮部件的工作条件最为苛刻,特别是涡轮转子,要在高温、高压、高转速和高气流速度下工作。涡轮转子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和可能性,分析了发动机设计对涡轮盘材料的需求,展望了涡轮盘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高速旋转试验器上完成了装实心和空心传动轴动力涡轮转子的高速动平衡及装配引起的不平衡分散度考核共9次试验。结果表明:装机用动力涡轮转子的临界转速设计合理;高速动平衡对减小细长柔性转子的动挠度效果显著;对平衡好的转子进行分解和重新装配将带来附加的不平衡(装配不平衡),从而引起转子振动幅值发生变化,但只要保证高速动平衡精度和装配质量.就不会对转子原有的平衡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稀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航空发动机动态过程辨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现有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稀疏性不足的难题,提出一种稀疏化策略,应用此方法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动态过程模型.在对原始样本预求解过程中,该策略使用改进Gram-Schmidt正交化算法对非线性映射矩阵实施递归分解,同时以阈值监督输出向量的残差化过程,从而优选训练样本,降低样本规模,节省内存,提高LS-SVM学习速度.仿真表明,基于优选样本的学习模型较之其他训练样本学习模型提高了回归精度和速度,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基于实际试验数据建立的航空发动机动态过程模型在类似过程参数预测以及性能递推预估仿真表明,高压转子相对转速误差低于0.2%,低压转子相对转速误差低于0.35%,涡轮后燃气温度误差小于3.5℃,满足控制与仿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超高速干气密封扰流效应及抑扰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衍  胡琼  肖业祥  黄国庆  朱妍慧  葛云路 《航空学报》2019,40(10):123072-123072
干气密封在高速时优异的动压性能使其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压缩机、离心机等中高速设备逐渐扩大到航空发动机、(微型)燃气轮机等超高速设备中。基于实际超高速工况特点,对转速范围为10 000~120 000 r/min时的干气密封性能进行了系统性仿真计算,结果发现:在一定几何参数和工况参数下,类似于气浮轴承的微振动现象,干气密封会出现疑似受气体压力波动流影响的开启力、泄漏量与转速非正相关变化的扰流现象,尤其在高压、大膜厚、小槽深时的扰流效应愈加显著;在转速持续增大过程中,干气密封微尺度流场会出现二次拐点现象,且一次拐点发生转速与设计参数有关,而二次拐点发生转速基本约为90 000 r/min。同时结合导流织构的设计思路,进一步研究了超高速下干气密封槽底导流织构的驱动导流效应,结果表明:加设导流织构后,承载效果明显提高,拐点发生工况延后且压力波动区域被压缩。表明导流织构具有良好的抑制扰流、维持开启力与转速持续正相关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导流织构的抑扰机制,以期为突破干气密封在超高速工况下的应用壁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