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海杂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有培 《上海航天》2002,19(5):31-35
从雷达距离性能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海杂波的一些重要特性,特别是海杂波的反射率及其与雷达波长和入射余角的关系。还讨论了极化对雷达距离性能的影响、海杂波概率分布、海杂波谱等。最后给出了海面反射率的典型结果。  相似文献   

2.
传统恒虚警检测方法通常假设待测单元的杂波与训练杂波满足独立同分布,然而在实际雷达工作环境中,强杂波呈现出非均匀特性,沿距离单元的杂波统计特性差异变化较大,使得传统恒虚警目标检测方法在复杂环境下的检测性能下降。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从杂波统计特征提取分类出发,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对杂波进行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的智能恒虚警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根据雷达实测杂波数据建立ResNet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其次,构建ResNet对数据进行智能特征提取,得到杂波的统计特征,并用训练好的网络对测试集进行测试;最后,以阈值可设的Softmax分类器对所得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实现智能恒虚警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恒虚警检测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自适应能力更强、检测性能更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天基雷达动目标检测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部天基雷达采用分布式工作体制检测运动目标面临的杂波抑制困难问题,分析了沿航迹基线长度、有效基线长度、地面坡度、波束指向误差、图像配准误差、通道幅度和相位误差对杂波抑制和动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为以动目标检测为目的的卫星编队构形和雷达参数选择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视距雷达中的目标检测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孟祥伟  关键  何友 《宇航学报》2004,25(3):273-277
工作在高频波段(3—30MHz)的超视距雷达能够探测和跟踪视距以外飞机、舰船等目标,它在民用和军事上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超视距雷达的目标信号会埋没在强海杂波中,使得目标信号的检测极为困难。本文先讨论了一阶和二阶Bragg海杂波特性,然后针对强海杂波中目标检测的特点,讨论了距离一频率维的目标恒虚警检测方案,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合成孔径雷达(SAR)杂波特性可采用杂波的单点统计和相关结构来描述,二者在目标检测应用中均应有用。与SAR杂波有关的非高斯分布按一种极简单的方法可归纳到基于单点统计的检测方案中。然而与相关非高斯分布的解析计算有关的困难妨碍着相关结构的使用。本文根据近似于数域中杂波统计的相关高斯混合分布提出一种相关雷达杂波的一般模型。由于该模型是以具有易处理封闭表达式的多变量高斯分布的加权总和为基础的。所以,模型的解析计算是可能的,论证了由这种方法改善了的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多普勒前和多普勒后STAP处理算法用于相同试验数据时的性能比较研究,这些数据由QinetiQ公司改进型监视雷达收集。这两种算法的性能是用杂波对消比和目标信号改善因子(有STAP和没有STAP处理的信号对杂波加噪声之比)来定量研究的。结果表明可以使多普勒前和多普勒后STAP具有相同的杂波对消水平。 所得到的结果是明亮的目标特征会影响到STAP处理器并减弱全部的杂波对消。我们已经发现对于两个相位中心试验雷达数据而言,与简单的固定窗多普勒后STAP算法相比,PRI来回变化的多普勒后STAP使杂波对消有很大的提高。还发现动窗或辅助单元多普勒后STAP的应用会降低处理器的输出。将最后距离多普勒图归一化以防止热噪声的加强并去除随着多普勒而改变的权范数的变化,这是在STAP处理后进行探测算法解读和应用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在超宽带波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利用双基天线构造进行地面动目标显示的方法。为了抑制强杂波信号,雷达信道具有同样严格的要求。在双基系统中这些信道是不一样的,作者研究了如何补偿这种双基构造。双基杂波散射的影响是不可能补偿的,因此尝试对地面动目标显示的双基散射影响进行估算。在时域和频域中可把宽天线波束的双基合成孔径转换成单元基合成孔径。雷达信道间的失配会引起杂波泄漏,明确了时域和频域脉冲压缩冲激响应泄漏。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雷达和通讯系统中 ,本振相位噪声越来越成为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了本振调相、调幅噪声对相参雷达系统探测性能的影响 ,给出了主杂波环境下雷达发射机调相噪声以及发射机泄漏的调幅噪声的数字仿真模型。在雷达数字仿真系统中使用这些模型 ,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定量分析微波本振相位噪声对目标探测性能的影响 ,对昂贵的微波系统提出满足总体设计要求的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下视搜索状态机载MPRF雷达的地杂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脉冲重复频率雷达工作在空-空下视状态时地杂波对其性能影响极强。从天线主波束和旁瓣上收到的杂波回波会增加虚警数。  相似文献   

10.
Gini.  F 《空载雷达》1999,(1):22-38
本文讨论了存在干扰时雷达信号的检测问题。在讨论中,我们假设干扰为相参K分布杂波和高斯分布干扰的混合杂波。另外还讨论了总是出现在雷达接收机中的热噪声问题。通过适当的似然比测试门槛来确定最佳检测器。为了保证检测器未知相关干扰环境中正常工作,最佳检测器需恰当地估算干扰统计数据。二阶频谱分析不能单独估算K分布和高斯分布杂波源的相关结构。它们的单独估值只有在更高阶频域中才能获得。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  相似文献   

11.
杂波是影响高分辨雷达宽带一维距离像成像性能的重要因素。强杂波可能会造成目标点遮盖和虚假目标点,影响雷达的检测性能。针对步进频率成像杂波抑制问题开展波形研究,提出了一种抑制杂波的步进频率(CS-SF)新波形。CS-SF发射波形为组内同频、组间步进的脉冲串,利用目标与杂波的速度差异,通过组内加权抑制杂波,组间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提高距离分辨率。详细分析了该波形抑制杂波的原理和信杂比改善理论值,给出了CS-SF波形信号处理流程,建立了单目标杂波模型和扩展目标杂波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CS-SF抑制杂波的有效性,信杂比改善实际值符合理论值。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中基于小波变换的弱信号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环境中弱信号的谱与海杂波的谱相混叠,目标和背景的位置差异很小,经典的频域或空域处理对海杂波中弱信号的检测难以奏效。鉴于小波变换在提取弱信号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海洋环境中基于小波变换的弱信号检测方法。利用雷达采集的真实海杂波数据,在不同信杂比的条件下,研究了该方法与经典频域法在信号检测中的差别。通过实验分析,与经典方法相比,当信杂比达到-14.7dB时,仍能很好地对信号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合成孔径雷达(SAR)主瓣杂波在时频平面中呈带状分布,散布宽度与雷达波束有关;目标距离向速度引起回波信号中心频率的偏移,当此速度较大时则导致目标在时频平面内偏出主瓣杂波散布范围;目标方位向速度引起它与杂波调频率的差异,当沿着动目标调频率方向进行相干积累时检测效果最佳,主、副瓣杂波得到一定的抑制,抑制效果还与雷达相干积累时间、目标方位向速度有关。针对动、静目标如此之不同,文章提出以动、静目标调频率、中心频率之间的差异为核心的杂波抑制方法,最后在低信杂比的条件下进行了SAR模拟场景仿真研究,在时频域实现杂波抑制和动目标信号的有效积累。  相似文献   

14.
自适应机载雷达的杂波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自适应波束形成装置可有效地消除进入相控阵雷达天线旁瓣的强干扰信号。机载雷达受人为干扰的影响时,如果允许杂波进入自适应处理机,则会显著影响自适应波束方向图的形状,进而影响雷达影响。在缺少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先行建立了一个分布杂波模型,从而能够通过模拟,就前视机载雷达的情况对杂波出现时自适应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价。本文概述了相挥阵雷达各输出通道产生杂波时间序列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确保通道间的相关符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鲁棒CFAR检测器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先验环境信息未知或先验环境信息不准确导致的检测性能损失问题,设计了一种复杂背景下鲁棒CFAR检测器。在检测器设计中,通过利用样本的统计直方图和均值比判断观测窗所属杂波类型,在存在干扰目标或杂波边缘环境时使用新的干扰加权算法对观测样本进行筛选,根据筛选后的样本得到相应的检测门限。分析了所设计检测器在均匀杂波、存在干扰目标及杂波边缘环境下的检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先验信息未知的复杂杂波环境中,所设计的CFAR检测器可以得到较好的检测性能,对天基预警雷达系统的检测器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机载高距离分辨率(HRR)相控阵雷达在时空相关地杂波背景中的动目标检测问题,为避免HRR雷达数据中出现的距离徙动问题,文中将HRR距离剖面划分成几大距离段,由于线段距离包含一系列高距离分辨率距离单元,所以这种划分不会丢失信息,因而不会折损失分辨率,本文阐述了如何采用矢量自回归(VAR)滤波技术来抑制地杂波,而后推导了基于广义似然比测试(GLRT)检测策略的动目标检测器,检测门限根据所需的虚警率,通过渐进统计分析来确定,若假设存在目标,先根据VAR滤波数据估计出目标多普勒频率和空域特征矢量后,再计算一简单的检测变量,并将它与检测门限相比较,即可做出是否存在目标的判 次,数值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动目标检测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海杂波稀疏性与非均匀度的样本挑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预警雷达对海监视面临海杂波分布非均匀与杂波样本受目标污染,导致自适应杂波抑制处理性能恶化和目标能量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杂波稀疏性与非均匀度的样本挑选方法。该方法将目标的导向约束与广义内积样本挑选方法结合,先利用海杂波在空时二维平面上的稀疏分布特性,根据海杂波与目标空时二维分布差异剔除被目标污染的样本,再利用广义内积准则衡量海杂波分布的非均匀程度,并获取均匀样本,以提高杂波协方差矩阵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提高杂波抑制性能的同时,减小目标信号能量损失。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海面预警监视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18.
Z.Bi  武德琼 《空载雷达》2001,(4):73-82
对于许多涉及到杂波背景下的动目标探测和分类的军事与民事应用,高距离分辨率(HRR)动目标显示雷达正变得日益重要,对于地面高距离分辨率雷达,当目标慢动或沿近正侧向运动且相干处理间隔或驻留时间不太长时,距离徒动和距离特征失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基于这种假设,建议对存在静态杂波时由距离向间距很近的散射体组成的动目标的HRR特征提取采用稳健且计算简单的基于松驰的算法。数值仿真实例表明这种算法具有超分辨率和良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分析机载PD雷达的地杂波特性,研究杂波仿真技术。针对机载PD雷达地杂波形成的特点,从机载PD雷达的工作过程出发,基于后向散射系数模型,采用距离-多普勒划分法的杂波功率谱闭合计算模型,计算机载PD雷达的地杂波功率谱分布情况,经仿真分析地杂波分布规律受脉冲重复频率、载机速度和天线指向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时域信号重构方法,解决了如何由基于后向散射系数模型得到的杂波功率谱重构不具备时域统计特性的时域视频杂波信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某些海杂波反射率模型是在标准传播条件下建立的反射率和掠射角间的关系式。本文假定掠射角只适于海面相位斜率的测绘。为了计算标准和非标准两种条件下的海面相位斜率,采用了抛物面方程模型。计算的检查表说明相位形状与标准传播掠射角有关,这个掠射角又与杂波反射率有关。并把得到的杂波反射率与用各种实验模型和非实验模型计算的反射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