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路实施雷达管制的条件和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五”期间,空管系统建设注重“点、线(航路)、面(区域)”相结合,突出空管建设的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特点。本根据京、沪、广大三角航路实施雷达管制具体情况,分析航路实施雷达管制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明确航路实施雷达管制必须以雷达及VHF覆盖为前提、各管制中心空管自动化建设为基础,拟定航路在设施上具备实施雷达管制条件的建设内容,这对今后我国东部地区逐步实施雷达管制、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以合肥区域管制室为例,列举了一些陆空通讯用语不规范的事例,分析了造成陆空通话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规范陆空通话用语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基线转弯程序是飞机在仪表进近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进近程序型式.本文分析了影响基线转弯程序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研究基线转弯程序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有助于分析机场基线转弯程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优化仪表进近程序设计,制订机场飞行程序的发展规划及编排航班计划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6.
九寨沟黄龙机场的通航大大缩短了人们和九寨天堂的距离,同时也为西南空管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从管制员的角度阐述了保证九寨沟黄龙机场安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所属的广汉、新津、绵阳、遂宁机场地处四川盆地 ,周边机场密集 ,各机场的空域和航线交叉现象严重 ,因此 ,需要协调和调配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目前在我院各机场的本场、空域飞行由起飞线塔台指挥 ,航行训练由各机场管制室指挥 ,转场训练由院部管制室负责指挥。航行航线与转场航线有些是交叉或重叠的 ,但却由两个管制单位负责指挥 ,这就存在着发生冲突的不安全隐患 ,或者由于航行和转场训练不能同时进行 ,因而降低了空中资源的利用率。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学院进近管制中心将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因洛阳机场相对独立 ,其进近管制…  相似文献   

8.
管制扇区的最优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统计方法和描述空域拓扑结构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基于自然法则的模拟退火随机优化算法对扇区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并通过对厦门管制区的扇区最优划分实例分析,验证了扇区优化数学理论正确性和使用该算法达到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达到模拟现实空中交通状况的要求,航管雷达模拟机需采集、准备大量的机场环境、空域环境、空中交通流量状况等数据,这是通过其专用数据管理系统NIBASE来实现的。本的目的就是帮助管制教员正确理解它的设计思路而在培训中更好地使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航航班量的不断增加,空中交通日益拥挤。就目前而言,采取有效的流量控制,是缓解空中拥挤,确保飞行安全最直接的方法。如何运用实时流量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飞行延误时间,没有现成的方案。管制员根据自身经验和惯例,很难把握好飞机起飞时间和飞行间隔,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空中盘旋等待和飞行延误。笔者在此就如何实时流量控制谈谈个人的看法。一、主动实时流量控制1.目前采用的实时流量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采取的实时流量控制较为普遍的做法一是限制周边管制区域的飞机进入本区域的时间间隔(不少于10分钟,甚至更长),二是…  相似文献   

11.
控制系统一般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施控者、受控者和传递者。在控制过程中,施控者是控制的主体,受控者是控制的客体。施控者和受控者是相互作用的,前者产生控制作用,后者具有反馈作用。控制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往复的发展变化过程,并且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现代航空器并不是一个完全智能化的“自动机器”,其本身通常不能直接响应管制人员的控制,从航空器工程系统的既定性能来看,航空器只能响应驾驶人员的控制。因此,管制人员只有通过驾驶人员对航空器的控制,才能使航空器建立对管制指令的响应。与一般工业控制过程不同,空中交通管制的控…  相似文献   

12.
从德国博登湖撞机事件看TCAS与飞行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7月1日晚,一架TU154飞机和一架波音757飞机在德国博登湖上空约35 400英尺高空相撞,两机上71人全部遇难.2004年5月18目,德国负责调查此次撞机事件的委员会公布了事故调查报告.本文根据此次事件,分析TCAS对于避免撞机的作用、正确使用要求及存在的不足,希望以空难为师,以事故为戒,加强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了在危险天气条件下,在航空器可能的机动情况下,计算航空器在跑道或在最后进近点的预计到达时间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在雷达管制空域下,协助管制中心自动化系统在危险天气条件下,计算航空器的预计到达时间.我们通过一个概率模型和一个信息嵌入的最佳路径图(OPM)来解决预计到达时间问题,其中设计危险天气避让算法来建立最佳路径图.危险天气避让算法考虑的路径是从起始进近定位点到跑道的路径.该问题还要考虑各种限制,如航空器机动性限制,飞行员与管制员工作量的考虑,空中交通管制进离场走廊的限制等等.  相似文献   

14.
能见度与跑道视程是对航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气象要素,都是表示能够看清楚目标距离的概念,但两者之间不能互相代替,且常常在塔台管制应用中产生冲突。本文结合塔台管制实际,提出明确航空器在起飞、着陆阶段的能见度/跑道视程应用方法、互相换算方式等建议,旨在解决空中交通管制员和飞行员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偏差及由此所产生的矛盾,保障塔台管制范围内航空器运行秩序,保证航空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5.
2007 年11月22日起,中国民航实施了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标准(RVSM).对空管自动化系统而言,实施RVSM后,在雷达数据处理、飞行计划处理、管制操作和航路数据分析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空管自动化系统在标准和设计上的差异,并对空管自动化系统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重庆江北机场周围的地形复杂、空域有限,每年的3月至10月份是雷暴天气的频发期。本文以重庆空管分局塔台管制室的实际运行程序为基础,提出了一些在雷暴天气条件下管制指挥建议,在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管制运行风险等方面能起到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已经存在众多优秀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例如MapInfo、ARC/INFO等系统,但综合考虑它们的功能特性,都无法完全满足航空管制系统对地理信息部分的需求。航空管制系统有SRM(专用、实时、使命重大)特征,要求运行在实时UNIX操作系统下,并支持中界面的显示和操作,因此自主开发全中支持的面向航空管制的地理信息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本结合传统方法,阐述了设计模式和构件技术在机场管制中心系统中的应用,从设计模式的角度对地理信息的存储、显示、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建模,并在具体应用中实现,大大提高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8.
气象情报是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的一类重要报文.由于当前气象情报包含的信息庞杂,报文格式定义繁复,管制系统中FDP(飞行数据处理服务器)对其处理颇费周折.本文对气象情报的编发和接收处理流程和报文译码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训练飞行在各类性质飞行中占有较大比例,安全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尤其对于空中交通管理者而言,不仅在于规则运用的灵活性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以事实和逻辑为依据的理性决策过程中,训练飞行管制程序的制定还应充分考虑到飞行规则、程序设计、决策风格、适时情景、班组风格以及人格因素,以期从制度上为决策提供支持,同时要求程序设计者对于构建要素应恰当地做出取舍。  相似文献   

20.
管制员疲劳和厌倦对飞行安全有重大影响。本列举了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因管制员的疲劳和厌倦而影响飞行安全的事例,研究分析了管制员在工作中的疲劳和厌倦症状、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防止疲劳和厌倦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