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引言1.1 为什么要航天□□同人类开发大陆、海洋和大气层一样,人类进行空间探索对于人类本身来说是地球生命进化的重要一步。航天飞行是探索和利用空间的手段,这是人类了解周围环境的需要,也是渴望了解未知事物的自然延伸。在探索和利用空间过程中,人类作为整体及个体开始越来越深入地认识了空间和时间的特征,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远景,使人类能更全面地定义人类在世界中的作用。只要宇宙中存在其他智能形式,那怕他具有最渺茫的可能性,若不去探索关于这类生命形式的信息而等待他们来拜访我们,这对人类来说不是明智…  相似文献   

2.
对于自然人类普遍的看法是:它差不多是仁慈的,它对于组成它的物种而言是仁慈的,甚至对于生命本身或者生态系统本身的延续性而言是仁慈的。这种认识曾经经常体现在有关自然史的电视节目中,例如:自然是自我维持、自我保护的,自然存在着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存在着平衡,直到人类及其剥削、自私、不自然的贪婪出现,才毁掉了自然,等等。  相似文献   

3.
吕哲 《飞碟探索》2002,(3):35-36
20世纪50年代,当人类开始向太空发射各种航天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为征服自然而欢呼雀跃,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总有一天,那些完成了历史使命而因为无法回收被废弃在太空中的航天器,会变成致命的太空垃圾,从而给人类自己带来难以想像的麻烦。现在,各种太空垃圾不仅威胁到了在太空飞行的卫星,而且已危及地球上的居民,人类再也不能对这类垃圾熟视无睹了。事实上,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上,也分布着一些自然生成的“宇宙碎屑”。它们大多是彗星和流星的残骸或者是宇宙尘埃的聚合物,它们是自然界生成的太空垃圾。而我们所谓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4.
2000多年前,屈原写下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篇《天问》。这是屈原代表作《楚辞》中的一篇,在《天问》中,他一口气对天地人生提出了173个问题。事实上,这些古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自有人类以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时代的人们始终与这些问题纠缠不清,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初露端倪。让我们来听听当代科学家是如何探讨、回答这些古老的“天问’’的。也许,从这些新鲜、有趣而又睿智的言谈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科学的探索精神和思维方式,激发我们本能的好奇与天赋的潜能,并享受科学探索之旅的惊险、神奇和快乐。  相似文献   

5.
于怀超 《飞碟探索》2008,(10):34-35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脚下的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探索地球深处的奥秘已成为人类越来越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张生 《飞碟探索》2010,(12):58-58
研究人员认为,沉睡中的理智或许并不能作为任何批判性思维的恰当工具,但是人类在沉睡中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不仅如此,做梦本身的目的之二,可能就是为清醒时困扰我们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陈丹 《太空探索》2007,(3):63-64,F0003
仔细观察闪闪不息的满天星斗,自然会令人联想到神话中的人物、动物或与人类有关的器物。几千年来,人类将天上的星空分成若干区域,编制出许多星座。古代的星座逐渐演变为近代的星座,这中间又增加了许多新的星座,最后于1928年被整理规范为今天国际通用的88个星座。我们将用珍贵的古代星座图绘史料和近现代星图史料,来展现这充满神话传奇色彩和科学精神的星座演化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奇点在心灵与物质深处刘宇晖当我们回顾人类认识自然的漫长历程,不难发现,每当我们的思维陷入困境时,总是和“有限—无限”、“心灵—物质”、“悖论”、“自我相关”这些观念上的疑难息息相通。在哲学发展史和自然科学的历史上,每一次新的进展也和这些主题在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丹 《太空探索》2007,(2):62-64,F0003
仔细观察闪闪不息的满天星斗,自然会令人联想到神话中的人物,动物或与人类有关的器物。几千年来,人类将天上的星空分成若干区域,编制出许多星座,古代的星座逐渐演变为近代的星座,这中间又增加了许多析的星座,最后于1928年被整理规范为今天国际通用的88个星座,我们将用珍贵的古代生座图绘史料和近现代星图史料,来展现这充满神话传奇色彩和科学精神的星座演化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李宁 《飞碟探索》2009,(11):62-63
文明的定义是什么?单从字面的解释就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如果前面再加上定语,比如说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古罗马文明等等我们就可以理解文明是指在一个时间阶段,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类文化经济总称。可是如果我们把文明解释中的人类给替换成生命的话。我们会得出另一种文明的解释,就是被动记忆文明和主动记忆文明。  相似文献   

11.
敬一兵 《飞碟探索》2006,(12):32-33
预知宇宙未来的变化和探索包括UFO及相关智慧生物在内的宇宙奥秘不是人类对自然的奢求,而是社会生活实践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人类提出的客观要求。在科技进步的速度使人目眩的今天,我们对宇宙的神秘感非但没有减弱,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自然的"? 对于自然人类普遍的看法是:它差不多是仁慈的,它对于组成它的物种而言是仁慈的,甚至对于生命本身或者生态系统本身的延续性而言是仁慈的.这种认识曾经经常体现在有关自然史的电视节目中,例如:自然是自我维持、自我保护的,自然存在着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存在着平衡,直到人类及其剥削、自私、不自然的贪婪出现,才毁掉了自然,等等.  相似文献   

13.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仰望长空,苍穹无限。宇宙间万事万物均由物质组成,有物必有形,那么宇宙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是很玄妙,其实只要知道物质占有空间就一定会有形状的简单道理,这个问题也就很自然了。在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仅仅限于两眼所能看到的现象。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夜晚满天繁星闪烁,天明天黑往返相同,就好像头顶上有一个巨大无比的罩子。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在罩子顶上按固定的位子运行,风雨雷电是在天地之间形成。人类活动的大地是这罩子底下的平面,树木、动物以及人类,都是在大地…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地球和我们多彩的生活中充满了神秘的现象和未知的谜团。很多谜团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找到了答案,也有许多的谜团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出现。其中的一个突出的谜团就是,人类数十年来看到的不明飞行物究竟是什么?当你遭遇不明飞行物体的时候,一种巨大的威慑力确实在笼罩着你。你会自感人类力量的渺小,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你可能面对的是另—种更为智慧的生物和星球,也可能面对的是未知的、强大的自然奇观。你确实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在惊慌失措之下,可能你会更相信超自然现象。从人类认识史上看,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神话产生于处在蒙昧时期的人类对自然的朦胧认识阶段。远古的人类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正确解释自然界的一切,出于对这些事物的敬畏,于是产生了神话。  相似文献   

16.
远离地球的思绪杨敏编译人类的生存空间日趋狭小,不断膨胀的人口系数,使得住房、交通、能源、粮食等问题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于是建造和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已成为各国科学家及政府十分关注的课题。首先,他们把眼光放在我们的星球上。人类仅仅居住在占地球表面积2...  相似文献   

17.
陈丹 《太空探索》2007,(4):62-64,F0003
仔细观察闪闪不息的满天星斗,自然会令人联想到神话中的人物,动物或与人类有关的器物。几千年来,人类将天上的星空分成若干区域,编制出许多星座。古代的星座逐渐演变为近代的星座,这中间又增加了许多新的星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世纪末的回音任军祥你能否想象出一种远远超出人类生命的形式,就像人类超出虫子一样吗?科学家们的努力已使我们确信这样高度发展的生命,如果生命在宇宙中很普遍的话,一定在我们周围星系中存在。这些外星人不像《第三类接触》中的异形人嬉皮士或者《星球大战》中的牛仔...  相似文献   

19.
统一探索的利器刘岩每当我们眺望夜晚的星空,总会被自然界的深遂与广阔所震憾。也许正是这种心灵的震憾,使人类产生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于是,渡过蛮荒时代的人类逐渐开始认识支配自然界运动的规律,并于17世纪步入自然科学的殿堂。继伽利略的划时代巨著《两大世...  相似文献   

20.
人类规则?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生产力在不断发展,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切,给人类以巨大的鼓舞,似乎看到了在征服自然道路上无往不胜的前景,但也隐约感到了某种阴影的存在。人类的活动大量消耗着数亿年来地球地质运动后留下的煤炭、石油,每年大约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