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为我国发展支线航空提供了机遇。我国现阶段应在继续完善和发展网状航线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轮辐式航线网络,同时开展以高通用性为特征的系列化支线飞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概括介绍了30~70座支线飞机的发展现状,系统地介绍了EMB-120、EMB-145、DHC-8、DHC-8-300以及RJ100等部分支线飞机的研制时间,设计特点和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为我国发展支线航空提供了机遇,我国现阶段应在继续完善和发展网状航线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轮辐式航线网络。同时开展以高通用性为特征的系列化支线飞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探寻了支线飞机机队在中国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和可能的潜在市场。随后挑选了适合支线飞机运营的内蒙古航空市场中属于低客流量,但目前采用的是干线飞机运营的城市对航线作为案例研究。采用运营经济性分析方法,测算并比较了支线飞机与A320-200、波音737-700飞机在这些航线上的运营成本和边际贡献差异,结论支持了燃油效率较高的支线飞机将是这些城市对航线上最适合采用的机型。最后,表明了低客流城市对航线市场将是支线飞机未来的市场机会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6.
支线航空运输正以强劲的势头快速增长、飞机制造厂商在这一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支线飞机市场将形成以涡扇飞机为主体、涡扇涡桨飞机两者并存和协调发展的局面,支线飞机的竞争势态导致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和多种新型号的发展,支线飞机的技术特点及技术状态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7.
一、国内支线飞机市场状况和预测自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带来的对航空运输的巨大需要刺激着中国的民航运输业迅猛发展。17年间,中国航空运输周转量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是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在1991、1992两年更是达到了30%以上的高速度。为了保障安全,协调发展,在民航局控制增长速度,大力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管理的政策下,1993、1994两年周转量的增长速度才降为19.1%和14.1%。购机的增长速度也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空》2010,(9):1-1
<正> 8.24空难终结了中国民航最长的一个航空安全记录,也留下了极其惨痛的教训。国内众多媒体在深挖空难背后原因时,对支线航空以及支线机场近年来的快速建设给予很多"关注"。一时间形成了对支线航空发展非常不利的舆论导向。更有媒体甚至称"支线飞机通常小而旧",言外之意其航空安全性不如干线机。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的航空出行需求快速增加。航空公司通常采用干线飞机投入西部航线和三四线城市航空市场,由于客座率不高且航班频次不足,航空公司经济效益不高,西部地区和部分三四线城市的航空出行需求也未得到充分满足。为解决供需矛盾,采用国产某支线飞机替换部分航线经济效益不好的干线飞机虽被提上日程,但是对于替换战略的经济性缺乏定量描述,航空公司始终处于观望状态,进而制约了支线飞机的市场推广。为解决上述问题,构建支线飞机替换战略的经济性模型,随后进行模型验证与仿真分析,比较支线飞机和干线飞机的航段收益,分析所有权模式和关键费用驱动因子对支线飞机运营经济性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支线飞机的优势区域和提升运营经济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球共有3400多架喷气支线客机在运营,其中庞巴迪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然而,随着一批新机型的开发并即将加入这个市场,喷气支线飞机领域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分析了西北地区发展支线航空的优势,从机场布局、航线结构等方面指出了制约西北支线航空发展的因素,并从理论和政策层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支线航空发展的对策建议。作者认为,明确西北地区航空运输的公共服务性质是加快支线航空发展的前提,构建合理的航线网络结构是发展西北支线航空的关键,综合运用财政和价格政策是促进西北支线航空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19.
20.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巴西航空工业发展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巴西航空制造业的先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自 196 9年建立以来 ,经过 30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成为全球主要商业飞机制造商之一 ,ERJ14 5系列支线客机已在同座级的喷气机市场中占据了半壁江山。EMBRAER170 / 190系列飞机在 1999年Farnborough航展上首次亮相后就得到航空公司的青睐 ,已获得 2 4 4架确认订单和 30 9架意向订单。是什么原因使公司取得了如此令人惊叹的业绩 ,本刊记者采访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中国区总裁关东元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