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战斗机翼型使用和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翼是实现战斗机飞行性能最主要的部件,翼型是组成机翼的基本元素.要发展跨代优势的战斗机,在其所用翼型设计上需要创新和突破.本文在回顾第一代到第四代战斗机气动布局特点基础上,总结了每一代战斗机气动布局所用机翼翼型的设计特点及发展变化趋势.从战斗机跨代发展来看,其所用翼型设计从起初仅注重单一飞行性能点需求逐渐发展到兼顾考虑多目标多学科的设计需求.新一代战斗机将具备宽频隐身、大航程、高机动等能力需求,本文提出超扁平无尾气动布局是最可能采用的气动布局形式.对于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亟需发展具有综合优良性能的新一代翼型.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新一代翼型的设计需求,未来翼型将更加注重气动、隐身、控制、结构、智能材料和变体技术等多学科多目标的综合设计优化,保证战斗机具备更优越的飞行品质和作战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抛弃传统方法——探索无尾战斗机的操纵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国防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有人和无人驾驶的无尾布局战斗机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未来战斗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测未来战斗机将广泛采用推力矢量技术、隐身技术、无尾技术、主动柔性机翼技术等高新技术,分析战斗机由于采用高新技术而引起的性能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空战模式的变化,并对我国发展未来战斗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掀起“无尾战斗机”研究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早在40年代,就有一些公司设计过一些无尾的飞机,如诺斯罗谱的YB-49大型试验轰炸机,但是真正成功、并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无尾军用飞机,目前世界上唯有美国空军研制的B-2隐形轰炸机。而这种飞翼布局的主要设计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隐身特性。如果一架战斗机能实现无尾布局,其好处将大大超过无尾对轰炸机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了新军事革命对空中对抗途径的影响,指出21世纪初的空中力量将由有人机和无人机混合组成。接着分析了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指出国外在发展无人侦察机和有人战斗机的基础上,正在发展无人战斗机。  相似文献   

6.
UECTOR─—FromVisiontoSuccessStory今年4月,美国、德国和瑞典签订了一个联合技术研究计划(VECTOR),它的含义是“带矢量推力的超短距起飞着陆控制和无尾作战研究”计划。目的是研究把推力矢量用于一种无尾的飞机和用于超短距起降滑跑飞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种能力的飞机对于在航空母舰上使用的舰载喷气战斗机特别有用,从而已引起美国海军的极大兴趣。同时,这个计划的研究内容对于增强现役战斗机的作战能力也十分有用。VECTOR的“飞行试验平台”是基于X—31试验机发展的。该试验机在德一美联合的“战斗机高机动性研究”计…  相似文献   

7.
首先论述了发展无人驾驶飞行器(UAV)的重要性,集中介绍了2种UAV的平台,包括:高空长航时UAV和无人战斗机(UCAV)。讨论了这2种飞行器空气动力特点和气动设计的主要问题。对于高空长航时UAV设计中要重点发展的专用翼型的设计,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杂交设计思想和提出了基于CFD技术的多目标多点优化设计的工具。讨论了此类飞行器三维机翼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三维后掠自然层流机翼的设计。UCAV设计中强调了气动/隐身综合设计的重要性,讨论了无尾布局时新型先进气动控制和矢量推进相结合的必要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战斗机气动布局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斗机气动布局的类别,没有统一标准,分类众多。本文在归纳战斗机气动布局划分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可将战斗机气动布局划分成5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张线尾撑的进气道低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φ3.2m风洞中开展战斗机大迎角进气道特性试验研究,结合该风洞开口试验段及支撑装置的特点,研制了能够模拟战斗机进气道流量的小型引射器装置,发展了基于引射器/张线尾撑一体化设计的战斗机大迎角进气道试验技术。为了验证该项试验技术,研制了进气道流量测量装置,以及基于数字阀的气源控制系统;进行了装置性能研究,并利用某战斗机模型开展了飞机鸭翼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射器引射流量达1.34kg/s,引射器/张线尾撑一体化方案可完全满足我国已有战斗机在3m量级风洞开展进气道试验的流量模拟及开展大迎角试验研究的需求;鸭翼对战斗机进气道性能影响研究为进气道试验模型外形模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12,(1):6-6
2010年9月.波音公司推出了采用有人/无人可选驾驶模式、常规机翼和无尾布局的下一代战斗机方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认为.这种方案虽然实现了无人驾驶.并且外形和航程均有所改善.但战斗机性能并没有本质的提升、依然是四代机水平。他们认为.下一代战斗机应该包括更快的速度、更远的航程以及结构自修复技术和多光谱隐身技术等.这些必须依靠更为先进的推进技术、材料、发电机和武器,而这些技术目前依然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