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简介及优势 振动消除应力(Vibratory Stress Relief,VSR)是利用一受控振动能量对金属工件进行处理,以达到消除均化工件残余应力的目的.VSR对消除、减少或均化金属工件内的残余应力,提高工件抗动载、抗变形能力,稳定工件尺寸和精度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经济效益尤其显著,因此VSR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2.
北京翔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是中关村科技园区2006年“专利引擎计划”试点单位。专门从事振动消除应力技术的研发及设备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基地为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其加工设备精良,检测装备先进,通过了装甲兵军事代表局审核组对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机械振动消除残余应力,具有投资少、设备简单、周期短等优点。用机械振动来代替焖火消除焊件或铸件的残余应力,国外已普遍用于生产,证明振动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可靠。目前在学术上对振动消除应力还有不同见解和争论,但一致认为重复交变载荷的作用是可以降低残余应力的。  相似文献   

4.
振动时效在铝合金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振动时效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机理,通过进行振动前后残余应力测试,验证了振动时效在铝合金薄壁件加工中的有效性,通过进行振动时效在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运用试验,得出振动时效在薄壁件加工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我所于今年四月七日至十二日在上海五七○三厂召开了振动消除应力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部属厂所十四个单位,部外厂校八个单位共四十八名代表。会上有十一个单位介绍了经验,并观看了五七○三厂振动消除焊接构件应力的现场表演。振动消除应力是项新的工艺技术。我部从一九七五年开始研究,近两年来,各飞机工厂和设计所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于型架铸件、焊接件及其它构件,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6.
叶片振动应力的叶根振动监测法及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航空螺旋桨叶片振动应力监测方法—叶根振动监测法,通过监测螺旋桨振动来获得叶根振动激励,建立叶片振动计算传递矩阵模型,并由叶根激励振动计算叶片的振动响应和振动应力,进而实现对叶片振动应力的监测.叶根振动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由螺旋桨转子支承机匣监测振动换算获得.最后,通过对比桨叶振动应力的计算结果与飞行试验实测结果验证该方法.结果表明,叶根振动监测法简便、易行,可以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7.
航空液压导管振动应力值超标问题偶有发生,导管振动应力值过大是造成管路疲劳裂纹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振动应力测试技术对液压管路振动故障进行测试分析,从优化管体长度、管体形状、改变穿墙接头固定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最终解决了液压导管振动应力值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航空发动机管路振动应力超限问题,提出航空发动机管路振动应力原位抑制概念,制定了管路振动应力原位抑制流程,提炼出基于管路基本管型、卡箍基本约束方式的振动应力原位抑制方法;结合发动机整机试验,对管路系统振动应力测试截面、试车程序进行了分析,并将所建立的分析流程和方法应用到某型发动机管路系统设计和试验中。结果表明:振动应力原位抑制后的管路系统承受住了实际工作环境的考验,验证了流程和方法的有效性;管路两端管接头焊接处、与附件相连接头处、刚性接地卡箍处,是应力较大的区域,应进行重点监控;采用3 min试车方案可在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有效的前提下,降低测试成本并提高1倍的测试效率。管路振动应力原位抑制流程和方法可为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的设计、振动应力测试及抑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复合疲劳试验的涡轮叶片振动应力反推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一种利用复合疲劳试验和外场故障数据反推涡轮叶片实际振动应力的方法.该方法针对与故障叶片同批次的叶片,开展数个振动应力水平下的单件试验和某一特定振动应力水平下的成组试验,利用极大似然法推导出叶片的概率-应力-寿命曲线(P-S-N);最后基于99.87%存活率下的概率-应力-寿命曲(P99.87%-S-N),结合叶片的外场故障统计结果,反推出叶片实际工作中振动应力的范围和可能的最大振动应力.   相似文献   

10.
国内现役飞机刹车主要以钢制刹车为主,刹车修理时通常采用热时效的方法对钢制骨架进行校平修理。本文探索一种新的校平工艺,以振动时效取代热时效的方法来消除校平的残余应力,从而达到热时效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旋转状态下叶片振动应力的断口反推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确定航空发动机叶片振动应力的新方法——断口反推法。该方法依据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从叶片实际断口测得裂纹疲劳扩展速率 da/d N值,并利用材料的裂纹扩展速率 da/d N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幅值 ΔK之间的关系,确定出叶片在振动应力作用下的振动应力强度因子;然后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叶片进行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及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最后反推出叶片在旋转状态下振动应力值的大小。该方法根据叶片的实际断口情况计算出叶片在断裂之前的振动应力值,对于叶片的故障分析及故障排除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超声波振动切削TC4钛合金产生的残余应力,利用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对钛合金超声波振动切削和振动时效处理进行了数值模拟。超声波振动切削相比普通切削可有效降低平均切削力,但振动切削的瞬时冲击作用使工件表层产生分布梯度较大的残余应力。振动时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均化被切削工件的残余应力,并提高TC4钛合金工件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3.
离心叶轮高速旋转叶片振动测量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杰  侯明  刘超  胡国安 《推进技术》2018,39(7):1597-1604
为了解离心叶轮高速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对其进行振动应力测量与叶尖振幅测量,并将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介绍振动应力测量与叶尖振幅测量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离心叶轮高速旋转叶片进行了振动测量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识别叶片的5个共振转速区以及相应的激励源(转速的4,8和17倍频)。振动应力测量与叶尖振幅测量识别的叶片最大共振转速差异为0.56%,识别的叶片最大共振频率差异为1.78%。以振动应力测量结果为参考,验证了叶尖振幅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疲劳裂纹是飞机液压管路重要的失效模式,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管路系统振动是造成管路疲劳裂纹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飞机管路维修中,应用振动应力测试技术对液压管路振动进行测试分析,监测飞机液压管路振动应力值是否异常,排除异常点,确认液压管路振动值处于正常范围内,降低振动因素对液压管路工作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传统的结构振动分析,利用Goodman曲线和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将结构的平均应力及其分散性的影响引入结构振动可靠性模型.结合其它相关参数的分散性,分别建立了平均应力为定值和随机变量时的结构振动可靠性模型,给出了可靠度计算的相应表达式及分析流程.计算实例与Monte-Carlo仿真比较,表明该模型合理可行,计算结果表明,平均应力及其分散性的增加使得可靠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振动来消除内应力,这是振动技术在工程上的一项重要应用。从已经发表的国内外有关资料来看,这一课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还处于研究阶段。本文试图从微观角度对振动消除内应力的原理作定性阐述,并进一步提出关于铸铁材料消除内应力和提高弹性模量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避免航空齿轮振动过大导致齿轮辐板破裂,在齿轮外缘安装阻尼环是一种有效减振方法。针对工程中阻尼环设计时缺乏有效便捷的设计方法问题,基于能量法建立了航空齿轮节径型振动下阻尼环的等效参数模型。在给定模态振型下,将阻尼环的影响效果简化为依赖于齿轮振幅(振动应力)的等效阻尼、等效刚度和等效质量,实现了齿轮-阻尼环系统幅频响应快速求解。以某航空齿轮为例,分析了激励载荷、摩擦系数、转速以及结构固有阻尼对强迫响应的影响,结合许用振动应力进行了阻尼环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阻尼环减振效果与振动应力具有强非线性,在本文给定的激励载荷及100 MPa许用振动应力下,阻尼环质量比不应大于5%,最佳摩擦系数为0.1,设计得当的阻尼环能够降低50%以上的振动应力。  相似文献   

18.
航空液压管道断裂问题偶有发生,管路系统振动是造成管路疲劳裂纹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与振动应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导管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应力值,确定导管振动异常与外界激励影响有关,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导管故障的改进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振动应力下光纤陀螺产生测量误差增大的问题,从振动对光纤环的影响机理出发,分析了振动应力下光纤陀螺干涉信号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基于自回归最小均方滤波理论的光纤陀螺滤波方法,将AR模型的平稳性和最小均方根滤波的自适应性相结合,提取平稳数据的特性参数,对高频信号进行滤波,降低非互易相移产生陀螺角速度误差值的干扰.试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有效地降低了振动应力下光纤陀螺输出信息的噪声,抑制了由振动引起的陀螺漂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静强度和振动特性,以风扇叶片静应力和应变能密度指数为优化目标,采用Kriging 代理 模型和微种群遗传算法,分析风扇叶片重心积叠线周向构型变化对叶片强度振动性能的影响。以叶片重心积叠线周向构型为设计 参数,实现风扇叶片参数化建模和有限元网格的自动划分及有限元计算。建立航空发动机风扇“参数化建模—有限元仿真—强度和 振动特性优化”的一体化平台,对某宽弦风扇叶片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叶片中心的高应力区向叶尖偏移,叶根前缘的高 应力区得到了改善,最大静应力减小了5.45%,应变能密度指数减小了5.94%,在相同载荷下的第1 阶振动应力裕度从66.81%提高 到了70.46%;叶片的固有频率、振型和共振裕度等没有明显变化,表明此优化算法可有效改善叶片的静强度和振动应力分布,且不 会对其他振动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