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基于协同学理论和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相互关系,分析了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理念、内容、组织和政策四个层面构建了创业教育的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应用型高校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先导,基于创新创业"全域教育"理念,以制度为保障、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以师资为基础、以平台为支撑、以帮扶为指导、以文化为引领,构建科学、系统、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创业型人才作为产业集群内的关键人才资源和创业活动的实施主体,其综合素质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创业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研究.文章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文献研究法,在对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界定的基础上,从道德品质、知识储备、心理素质和能力素养四个维度对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构成因子展开分析,构建了创业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明确哪些素质是影响创业活动的关键要素,哪些是一般要素,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提供依据,并为有的放矢地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通过对广州民航职院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民航高技能创新人才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业特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为兄弟院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与高教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知识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将对未来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孕育和发展,对任何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既是一个新的历史机遇,又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知识是基础,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因此,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挑战,就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使未来高等教育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让高校教育更贴近时代的脉博.  相似文献   

6.
泉台创新人才交流合作是解决泉州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人才困境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了泉州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过程中创新人才缺口大、投入成本高等状况,进而分析了影响泉州民营企业吸引台湾创新型人才的三个因素,最后提出依托泉台创新人才合作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四个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但也面临社会连接程度弱,融资难,经验少,服务不到位,全方位、立体化协同共享生态尚未形成等困境。围绕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梳理构建多层三螺旋结构并论证其运行机理,提出了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拓展实践平台等实践路径,以期为地方应用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在人才培养上应更加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却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存在着理论与实践、项目与平台、实施与评价相脱节等共性问题。为适应高等教育深刻变革,进一步推进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就要重新进行顶层设计,把创新创业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就要搭建实践平台,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融合,在项目对接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要营造文化氛围,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了在新时期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和特点,明确高校应整合利用地方、企业的各种优势资源,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对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在新形势下深化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保障机制,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改进管理制度,以建设符合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卓越工程师计划等高校培养计划的落实,大学生工程训练的项目不断增长,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学生参与度也不断提高。工程训练能力也日益成为展现高校科研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双创教育不断开展,工程训练中心面向全校以及校外工  相似文献   

11.
建设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先进城市的人才建设经验主要有: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培养机制多元化、发挥高校的核心作用和理论联系实际.河南省的人才高地建设应由政府主导,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扶持重点产业,鼓励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改革高等教育,着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开放型人才;联系实际,实现人才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学科建设是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基石和土壤,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地方高校必须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应该做到:学科定位应该面向区域经济和地方建设,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人才特色和优势;注重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各级团学组织是在校党委领导下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服务以及自主教育效能的重要平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1]。基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的AGIL模型,以适应、达鹄、整合、维模四项功能为依据,分析了我国高校的团学组织建设的结构功能和发展导向,提出了团学组织创新发展的对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创新人才素质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必然关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的知识基础四个方面.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四个维度展开,即:激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和构建创新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正飞机维修是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是航空公司安全运行管理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2014年5月,中国南方航空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在维修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提出了飞机维修APS理论。经过6年多的实践表明,APS理论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维修管理方法 ,是维修系统坚持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成果,彰显了中国民航的系统思维和创新精神。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APS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下一步推广计划。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人才分为杰出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一般创新人才三类。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国际化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五种重要模式。而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高等教育,营造良好环境、保障创新能力发挥,寻求有效激励方法、健全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则是管理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对我国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合理支出比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最优高校科研经费支出比例,并与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活动中三者的实际比例做比较,进而发现我国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高校科技投入的短视性行为.最后结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对优化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形而上学“是指发端于古希腊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哲学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形而上学思维借助近代意识哲学范式以主体论形式得到进一步加强的同时,也把自身推向了绝境.形而上学理论通过对抽象起点的追寻从而在整体上获得对世界的根本认识和把握,实是出于要得到对世界最终的真理认识和对生命最高的价值主宰.哈贝马斯通过同一性思想、唯心论、强大的理论概念三方面对形而上学予以界定,描述了从巴门尼德到黑格尔的整个形而上学思想发展轨迹.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路局限在意识哲学范式内,而意识哲学范式已经枯竭,克服意识哲学范式成为超越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合作——知识创新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科技的需求欲望日益强烈.企业想掌握高新尖的核心技术,就需要依靠整合各个领域的人才、技术和成果,形成最新产品.而高校和科研院所只有将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才能最大发挥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科研单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产学研合作让科研机构获利,更让企业受益匪浅.根据"研"的需求.作者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飞机综合健康管理技术研究三年,解决了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以事实再次证实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规模、类型和质量上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也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应用型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继续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