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民用航空》2008,(7):5-5,8
7月2日,新华网刊登文章《民航燃油附加费再次上调是不是“搭车涨价”》报道,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下发通知,从7月1日起调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最高收取150元。这是我国航空公司从2005年8月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后的第四次上凋。  相似文献   

2.
面对一路“飞扬”的油价,“9·11”后一直一蹶不振的美国航空公司处境犹如雪上加霜;亚欧的民航运输业因征收燃油附加费,仍勉强保持盈利;国内航空公司继8月开始复收燃油附加费以来,现又联合提出了欲将燃油附加费翻倍的申请。燃油价格的一路攀升虽使全球民航业如遭严冬,但也让他们在此危机面前尽显其能。  相似文献   

3.
在航油价格持续上涨,航空公司航油成本飙升的前提下,政府允许航空公司向旅客收取燃油附加费以弥补航油成本。按照现行税收政策,燃油附加费又被作为航空公司价外收入被征收营业税,抵减了燃油附加费的政策效果。因此,本文建议,应从燃油附加货的属性出发与政策目标出发。对其免征营业税,以利于航空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媒体集萃     
燃油附加费对乘客“合法伤害”究竟何时休;民航需彻底“戒掉”燃油附加费;垄断——燃油附加费复征的本源;消费者不应为航油垄断者“埋单”;“燃油附加费复征”刺破通货膨胀防线。  相似文献   

5.
国内要闻     
《中国民用航空》2008,(8):78-79
7月1日,国内航空公司即日起调高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至历史最高水平。 7月2日,Ameco向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按时交付2架B767飞机。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用航空》2008,(7):67-67
继南航之后,国航、海航,上航,新西兰航等国内外航空公司将上调国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 国航从7月10日(出票日期)起上调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具体如下:从欧洲、澳洲、美国,加拿大,巴西、中东等国家或地区出发至中国内地.每个航段的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从原来的800元上调至1100元;从亚太或朝鲜出发至中国内地.每个航段的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从原来的420元上调至550元;从中国内地出发前往韩国,每个航段的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从原来的420元上调至550元。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2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白天亮撰写的《油价涨了票价不涨违背竞争的路走不通》的文章,称三大航空公司向主管部门提出开征国内航班燃油附加费的申请近日被彻底驳回。主管部门的回答很明确:国内机票价格不得与油价联动,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空》2007,(1):17-19
中国民航:格局持续变动 2006年上半年由于油价暴涨,国内航空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东航、南航均出现巨额亏损,下半年随着油价回落、燃油附加费的增收,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民航形势大为好转,民航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11月,国内各航空公司利润总额为47.3亿元.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中国航空运输业跌宕起伏、令业内外人士大跌眼镜的一年。一方面油价如过山车忽上忽下,消费者对一涨再涨的燃油附加费颇有微词;另一方面航空公司业绩大起大落,前亏后盈,最终在高油价下实现盈利,可谓是有惊无险,柳暗花明。放眼世界,2006年是全球航空运输业的转折年。美国民航业在“9.11”以后一蹶不振,2006年也在油价的高压下,票价和单位收入大幅提升,正走出亏损的泥沼。与中国市场不同的是,美国航空运输业靠的是产业本身对运力和非油料成本的控制,而中国民航则相当程度上仰仗了国民经济超乎预料的强劲增长和政府的干预(两次提高燃油…  相似文献   

10.
媒体集萃     
航油价格凭什么逆势大涨5月2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航油价格凭什么逆势大涨》报道,5月25日,川航、东航、深航、国航、南航、海航相继发布了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的调价通知。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标准达到历史第二高位。对此,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诧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用航空》2009,(11):79-79
1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发布通知.公布了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机制:从11月14日起,燃油附加与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实行联动。据此.现行统一规定燃油附加收取标准的做法.将改为航空公司在联动机制规定范围内.自主确定是否收取燃油附加.以及具体收取标准和出台时间。目前.燃油附加收取的最高标准为800公里(含)以下20元,800公里以上50元。  相似文献   

12.
▲7月1日,即日起2004年民航暑期运输拉开帷幕,到8月31日结束。▲7月1日,国泰航空公司与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签订了双方首份代码共享协议。▲7月1日,即日起(以出票日期为准)国航对其国际航段(不含国际航线国内段)旅客开始征收燃油附加费。▲7月3日,山东省开通首条欧洲货运航线。▲7月3日,东航甘肃分公司恢复兰州——香港的航班。▲7月5日,国航北京——纽约的航班因机械故障起飞1个半小时后紧急返回首都国际机场。▲7月6日,北京泛美国际航空学校石家庄基地正式落户石家庄机场并举行奠基仪式。▲7月7日,凤凰机场举行“候机楼模拟爆炸疏散旅…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2000年中,全球航空公司经历了痛苦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航空燃油价格大幅度上涨,2000年夏季原油价格是1998年末价格的3倍。燃油在航空公司经营成本中所占份额仅次于劳动力成本,一般为10%,燃油价格的上涨导致该比例上升至15%-20%。就美国大陆航空公司而言,每加仑航空燃油价格上涨1美分,则其成本增加1700万美元。 中国航空公司为了应付航空燃油价格的上涨,采取了机票价格上浮15%的应对措施。这种做法遭到相当多消费者的反对。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然后就提高销售价格,似乎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14.
“新星航空联盟”作为国内第一个航空公司联盟自1997年9月8日宣布成立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1997年间月23日,结成联盟的这6家航空公司又联合向社会公布了首批服务与合作项目。新年伊始,在“新星航空联盟”首批服务项目实施之际,本刊记者就新星航空联盟的发起、筹备、今后的发展等问题走访了该联盟首任主任委员、四川航空公司总经理蓝新国。首先,蓝总经理问记者介绍了组建“新星航空联盟”的初衷。他说:地方航空公司议论、探讨走联合发展之路已有八九年时间。可以讲在地方航空公司的兴起初期,就以某种形式作过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航空公司如何规避航油价格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公司面临的航油价格风险 目前,航空公司面临航油价格上涨的风险,因为航油价格上涨会增加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而燃油成本在航空公司的总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即使不指望航油价格下降的意外收益,却不能不提防航油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上升。所以航空公司对待航油价格的态度应是“盼降之心未必有,防涨之心不可无”。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内,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显然较高,航空公司规避航油价格上涨风险很有必要。据统计,航油成本约占航空公司总成本的20%以上。以南航为例,2000年消耗航…  相似文献   

16.
在航空公司飞行成本中,燃油的开支占一半以上,2000年以来,受世界原油生产限量等因素的影响,燃油价格不断上涨,航油成本在世界各大航空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升至第一位。由于耗油量是一种能够由航空公司控制的可变费用,因此节约燃油成为航空公司成本控制中首要考虑因素。近年来,使  相似文献   

17.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5,(4):4-4,6
民营航空起飞步伐沉重2月28日的《第一财经日报》载文说,争吃廉价航空市场的民营企业面临政策、成本和人力三重障碍。首先是政策之困:1月15日《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的出台,给了民营企业创办航空公司名正言顺的资格,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它们的“后腿”,因为这意味着三家筹建中的民营航空公司所有的申办手续又需要重新走一遍。去年10月27日民航总局下发的《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飞行安全的通知》,更为民营航空公司“上天”增添了一定的压力。其次是人才之缺:摆在民营航空公司面前最大的尴尬是“有锅有米”,就是缺“巧…  相似文献   

18.
概述 全球航空产业尚未为眼下的经济衰退时期做足准备,航空公司要发展壮大,达到期望的战略规模就必须进行产业整合,然而规章制度及地方政府的意愿却在妨碍这一整合趋势。历史燃油高价格扼杀了航空公司的利润,整体来说,行业的金融状况还未从“9.11”事件的余波中恢复过来。  相似文献   

19.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6,(9):10-10,12
空姐换装谁来买单8月22日,《上海证券报》刊登文章《空姐的万元行头与燃油附加费提价》报道,南航正式推出第四套空姐制服。据透露,每位空姐的整套“行头”高达万元人民币。笔者认为,更换制服并非不可,但倘若出于成本考虑,决不会在这个时候更换。民航总局发布的上半年国内航空业  相似文献   

20.
美国股市     
入冬以来,美国航空股市增势减缓,航空运输板块结束了历时近半年的缓慢增长,10月中旬起开始回落;渐入沉寂的防务和航宇板块因缺乏刺激因素,继续在高位徘徊,上扬乏力。截至11月19日,美国航空周刊“航空公司25”指数下挫至869.6点,“航宇25”指数则缓升至709.5点,分别较年初增长28.6%和12.1%。 美国各大航空公司近期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由于行业开始步入淡季,加之燃油涨价使运营成本攀升,航空公司运量和收益有所下滑。10月份,达美航空和联合航空客流量分别下跌0.6%和2%,但由于运能大幅削减,客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