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理论把语法和意义视为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入场理论从语言的形式到语言的义项来解释语言现象,它认为如果没有具体语境,一个小句或实体的意义会产生无数种可能性,而这一本质属性很适合解释文学作品的双关性。双关在语言形式上和语义的内在义项上具有模糊特性,译者为了给读者传递作者的真实想法,需要借助相关的语言手段,添加一定的语言元素从而达到双关效果。通过莎士比亚的双关语翻译研究,本文想证明入场理论是能够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的,也期望能够为今后的文学作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选用丘吉尔二战初期的三篇著名演讲稿为语料,采用量化和描述的研究方法,对情态动词在演讲语篇中出现的频率及其体现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归纳,以说明情态动词与人际意义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英语过去时态非过去时间指向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态的传统定义是“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语法范畴”,但该定义不能解释许多语言现象,特别是英语中动词过去时态与时间错位的现象。用心理认知和隐喻理论来研究过去时态的非时间指向的性质,揭示其发生机制,以期为英语时态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唐代以前,"决计"尚是一个述宾短语,表示"决定计策"的意义。最晚在宋代,"决计"已经词汇化为一个动词,表"决定"义。其中语义、韵律、心理和用频是促使其词汇化的重要因素。到了清代,"决计"语法化为"肯定"义副词。"决计"的动词用法与副词用法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5.
语法隐喻是影响英语阅读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语法隐喻理论,从词汇语法范畴间的转移、语气域间的转移和不同级阶之间的转移角度,对大学英语阅读语篇中出现的语法隐喻现象进行举例分析。指出将语法隐喻循序渐进地引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隐喻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法隐喻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6.
Halliday提出的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语篇中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本文在语法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基于语篇的对话性和互文性,运用语用学的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对科技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的功能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日,世界主题公园权威机构美国主题公园协会(TEA)联同美国行业经济研究会(ERA)共同公布了{2011年度全球主题公园入场人次报告》,成都欢乐谷入围亚太地区主题公园前20强,荣登全球主题公园“光荣榜”,占据中国西部主题公园第一的席位。成都欢乐谷是连锁主题公园品牌欢乐谷在西南的重要战略布局,是成都都市旅游的标杆地.  相似文献   

8.
《西南航空》2010,(9):26-26
坐落于拥有迷人景致的南中国海、深受中国旅客爱戴的香港海洋公园,在刚发表的2009年景点入场人次报告中.再创佳绩.成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五的主题公园。为答谢中国西南市场.特别是川渝两地游客的长期支持.香港海洋公园行政总裁苗乐文与管理层8月10日亲临成都香格里拉酒店.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32篇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作文中情态动词"can"的使用情况,描述并解释了情态动词"can"使用量差异,并从新的角度归类了语料中情态动词"can"的评价功能,探索了学习者使用这些功能特征的原因,并对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时态、情态、语态、体态、归一性及小句等结构维度,探讨认知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系统观与功能观。从系统维度讲,系统功能语法重点研究不同结构系统之间的体现关系,而认知语法侧重于分析这些结构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功能维度讲,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结构实现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而认知语法认为语言结构的主要功能是陈述事件或情状、描写和协商命题的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