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JB-823电接触固体薄膜保护剂是把润滑剂与金属缓蚀剂融成一体的新型产品,既可防止金属接点的磨损,又可防止各种腐蚀介质对金属的浸蚀,对银、铜、锡、锌、铝和铅-锡合金等多种金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文中介绍了电接触保护剂的防护作用及导电机理,DJB-823保护剂的电气和物理性能,保护剂的配制、涂覆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DJ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在金城机械厂的推广应用情况。 DJ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以下简称823)被国家经委、计委列为“七五”期间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八五”期间仍按重点新技术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对我国航空、航天及军用电  相似文献   

3.
我部第三、第五技术交流站于1988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北京联合举办《DJB-823电接触固体薄膜保护剂》和《尼氟隆涂层》新技术推广应用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站属单位38个56名代表。 与会领导积极支持这次交流活动,并指出:这项成果的深入推广应用,将进一步解决某些科研和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对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贵重金属材料、工、量、模具的消耗起积极作用,必然收到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曾两次获得国家二等发明奖的彭道儒教授谈了电接触元件可靠性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外研究这类保护剂的概况;讲述了14年来研制“BY_2”和“DJB-823保护剂”的情况。此种保护剂性能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荣获国家二等发明奖的新型保护材料—DJB-823保护剂的性能、机理和涂复工艺;综述了该保护剂的应用情况及其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用航空》2004,(1):22-23
1.全球共庆人类动力飞行百年TheWorldCelebratedthe100thAnniversaryofHumanbeing’sPoweredFlight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发明的世界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飞行者一号”飞上了蓝天,标志着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了帷幕。飞机的发明及航空业的兴起,对20世纪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2003年12月17日正值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00周年,全世界数十个国家为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举行了各种盛大的庆祝、纪念活动。上共制造了15架“协和”客机。此次退役的三架“协和”客机将分别被陈列在哈得逊河上的“无畏号”航母博物馆、巴巴多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镀金插拔件的耐磨性,通常采用镀金合金镀层和在镀金层表面涂固体润滑保护剂的方法。本文对不同的金合金镀层和涂 DJB-823保护剂的纯金镀层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了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情况均有较好耐磨性。文中还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领导关怀     
1958年,我校在国防部大楼举办“北航科技展”,图为周恩来总理正在视察“北京4号”;中压发动机研制样品;1985年2月,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高歌教授与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胡摧邦总书记、方毅副总理的合影、  相似文献   

8.
主要叙述带键槽细长轴热处理工艺技术与方法,特别介绍了“盖边销保护淬火”、“涂覆保护涂料”、“倾斜淬火冷却”、“渗碳去碳”等热处理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9.
锡焊     
为了使航空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尽快适应时代的要求,配合航空电子产品”电装工艺通用规范”的实施,培训工艺人员和操作技工,使电子装配技术上一个新台阶并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本刊从1993年第1期起开辟“电装工艺讲座”专栏,分期介绍锡焊、清洗、涂覆、检测等关键电装工艺技术,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风筝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中世纪时传到了西方。后来,西方国家利用风筝飞行的原理发明了滑翔机。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行者”1号实验飞行器——飞机。风筝、滑翔机和飞机都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必须借助于空气的相对运动才能升空。风筝靠拉线产生的风力飞上天,飞机则必须靠强大的动力装置的牵引才能飞行。动力装置或发动机对于飞机实在太重要了。正如在世界上颇负盛名的前苏联空气动力学家弗·谢·佩什诺夫所说:“飞机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新成就首先是由新型发动机决定的,发动机是飞行必不可少的动力源。”世界百年航空史证明,正是动力装置的发展才促进了飞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在京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消息。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陈本永教授主持的“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方法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12.
《莱特“飞行者”的技术剖析》(The WrightFlyer—an engineerg Perspective)一书是美国史密森学会于1987年为美国国家航宇博物馆出版的、关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一本专著,由美国国家航宇博物馆航空部的专业技术顾问—霍华德·沃尔柯(Howard S.Wolko)主篇.本书在本航博的索引号为:397.  相似文献   

13.
“七·五”期间,民航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完成科研课题38项,其中14项在国内外获奖,初步形成了能独立承担民航或其他技术部门重大项目攻关任务的科研队伍。从1986年以来,民航学院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是:1 研究课题增加,研究成果增加,获奖项目增加1986—1990年,民航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81个,大部分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在独立研究以及与兄弟单位合作研究取得的成果中,获日内瓦和布鲁塞尔发明展览会奖牌三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获民航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获航空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民航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银牌二项,获天津市发明展览会优秀发明奖二项.获奖项目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精神,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瞄准航空航天领域现有国家重大专项(型号)和未来10-20年国家急需发展的主流飞行器的重大需求,近日,由西工大牵头,联合北航、南航、北大、清华、  相似文献   

15.
李石生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进行着工业仿生研究。他认为目前许多工业技术虽得自于自然界的启示,但实际上许多仿生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他所提出的“李氏车轮运动新机理”和他发明的“石生仿生轮胎”正是他多年刻苦钻研的成果之一。该成果已向12个国家申请了专利,已获8个国家的批准,其轿车系列轮胎已可投入规模生产和应用。从本文的介绍,读者不难认识到这种独特的构思和设计会对今后的汽车、飞机的性能产生多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于1990年10月11日~10月20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第五届发明展览会”上,民航学院送展的“电子计算机三维成像系统”和“二维导向信标”双获展览会银牌奖。“电子计算机三维成象系统”是无线电系三维显示技术研究室沈笑云等同志于1990年8月份开始研制的。目的是用来解决三维技术研究中的“人眼体视视锐度”、“双眼争夺现  相似文献   

17.
“液氮冷藏罐”(又名“液氮生物容器”)是一种低温冷藏容器,用它可以冷冻贮存良种家畜精掖和疫苗、皮肤、生物标本等物质,是畜牧业繁殖优良家畜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装置。我厂生产的“YD-10液氮冷藏罐”于1979年和1984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国家银质奖章,获得了全国同类产品的最高荣誉。取得这一荣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值得谈一谈的是我们积极认真地制订了高质量的民品标准。  相似文献   

18.
爱迪生是技术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是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取得了1093项专利权。爱迪生生于1847年。7岁上学读书,老师认为他“智力迟钝”,只念了三个月就被学校开除了。以后的三年,他在母亲的指导下进行学习。10岁那年,他对一部基础物理学产生了兴趣,并在他家的土窖里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每天专心致志地搞实验。但  相似文献   

19.
增黏成型RFI层合板复合材料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试PT500粉末状环氧树脂型增黏剂的动态黏度特性,确定了在增强织物表面涂覆定量增黏剂的固态粉末涂布工艺及增黏层合预制件真空袋成型工艺。以M18型环氧树脂膜为基体,利用RFI成型工艺制备了增黏成型RFI层合板制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增黏剂涂覆量≥10%时,随着增黏剂涂覆量的增加,RFI制件的厚度和孔隙含量逐渐增加,从而使RFI制件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亦相应降低,即增黏剂涂覆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RFI制件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硅橡胶涂覆织物的防隔热效率,在硅橡胶基体中添加新型耐烧蚀填料,采用新型骨架材料,制备出耐烧蚀硅橡胶涂覆织物;分别研究了纤维织物、耐烧蚀填料对硅橡胶涂覆织物的柔性、拉伸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硅橡胶涂覆织物的柔性和拉伸性能主要由纤维织物决定;M40J碳纤维织物作为骨架材料的硅橡胶涂覆织物烧蚀性能更优;当添加短切黏胶基碳纤维作为耐烧蚀填料时,硅橡胶涂覆织物在较高热流条件下(480 kW/m~2、120 s)的防隔热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