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封面解读     
《大飞机》2021,(2):4-4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民航运输业和民机制造业都造成了空前的打击,航空公司、机场、服务公司,民机主制造商、发动机制造商、系统及零部件供应商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受到绝大的冲击。但行业并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相反,在这场危机之下,供应链企业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重新寻找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其中一些企业正在向着"能够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并按需生产"的理想目标来进行转型升级,一些企业开始投身基于环保理念的跨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2.
张进 《国际航空》2014,(8):62-63
7月下旬,记者参观了波音民机集团位于西雅图的生产设施,直观地领略了世界顶级飞机制造商的先进生产和管理水平。 作为民航飞机的顶级制造商,波音公司在飞机制造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有着一流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7月下旬,记者慕名来到波音民机集团总部所在地西雅图。  相似文献   

3.
2007年,全球航空运输业可以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营的双丰收。首先,实现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盈利。根据IATA的最新数据,2007年全球民航盈利高达56亿美元。客运量同比增幅5.9%,收益同比增幅8.4%,共交付飞机1041架。也正是由于行业盈利,两大飞机制造商2007年的民机订单量均创造了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4.
大型民机即常说的干线飞机,是民用运输机市场的主体,全球民航运输业每年完成的客、货周转中,有90%以上都是由大型民机完成的.大型民机研制技术难度大,进入门槛高,市场竞争激烈.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全面掌握了大型民机的研制技术,真正主宰大型民机领域的只有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2012年,波音销售1203架,交付601架;空客销售833架,交付580架).俄罗斯在大型民机领域的份额微乎其微(据俄罗斯官网,俄罗斯在世界民机制造市场份额约为0.11%)[1-3].  相似文献   

5.
正民用飞机运营支持是民机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是民机制造业与民航运输业之间的纽带与桥梁,运行支持对飞机设计、制造、维修、运行等航空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对促进民机产业技术升级、壮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民航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民用航空运行保障体系在飞机制造商的参与和推动下,正在逐渐迎来新的格局,未来飞机运行市场如何发展,航空公司、航空维修企业、飞机租赁商、飞机制造商如何定位各自的市场角色,都是本论坛的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6.
杨彬 《国际航空》2012,(7):76-79
民机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发动机制造商不断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以满足民航更高的标准要求。可变面积外涵道喷口、低排放燃烧室、多电与全电发动机、齿轮传动和开式转子设计等都是发动机制造商正在全力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杜婷 《大飞机》2021,(2):58-61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球民航运输业迎来了凛冽的冬天.在过去一整年的时间里,疫情蔓延到了世界各个角落,病例遍及19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死亡病例突破200万例.这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更是给全球航空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全球航空数据公司Cirium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航空客运量相比2019年下降了67%,回到了 1999年的水平.国际航协预测,2020年客运收入跌至1910亿美元,不到2019年收入的三分之一.2021新年开启,疫情仍在持续,全球航空业复苏之路漫长而艰难.  相似文献   

8.
1月12日,202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全国民航安全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在京召开。会议总结回顾民航"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系统分析民航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新任务,统筹谋划民航"十四五"总体工作思路,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后,尽管许多航空公司纷纷宣布暂缓购买飞机或削减订购数量,世界民航客运业发展受阻,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各主要飞机制造商新机型的研制计划,不论是干线机领域还是支线机领域,飞机制造商都在为争夺下一轮的民机市场展开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0.
国产民机适航相关的故障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方法与国外水平有一定差距,本文在对国内外民机制造商、民航当局适航相关故障收集、分析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国民航适航审定管理现状,初步提出了国产民机故障、缺陷和失效的收集分析流程和处理方法建议,对国产民机持续适航体系建设和证后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是确立我国大型民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梳理了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上游、中游和下游的细分行业。随后,采用钻石模型,从六个维度对我国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包括:1)资金、软硬件和人才队伍等生产要素的优势和不足;2)我国民航运输业、大型民机制造业的巨大市场需求;3)我国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链的健全和快速发展;4)国内飞机主制造商的资源整合及国外主制造商的战略举措;5)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6)大型民机复合材料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发展机遇等。最后,根据钻石理论,基于我国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分析,从“政用产学研”五方面,提出提升我国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竞争力的建议措施。钻石模型可以为我国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规划制定和相关研发企业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静宇 《大飞机》2021,(2):34-39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打乱了世界的脚步,也让多年来快速发展的全球航空制造业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在中国,由于疫情防控得力,不仅国内民航运输业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复苏,商用飞机制造业同样也从中受益.2020年,得益于国内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ARJ21飞机年交付量和生产架数创下新高.C919飞机在完成了一系列试...  相似文献   

13.
"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下民机研制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完成民机产品的最终总装,波音、空客需要将来自全球各地的零部件运输到相应的部段装配线,完成部段装配后还需将其进一步运送至总装厂。供应网络的全球化加上主制造商自身工厂分布的分散性,使得民机研制过程中零部件的运输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控制。通过调研分析波音公司在民机研制过程中的生产性物流运输业务运作模式,总结其物流运输业务的运作经验,以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在老龄飞机持续适航方面采取的措施,分析持续适航要求条款的来源及原因,为我国民航在老龄飞机立法领域提供参考,同时在对规章要求的深入理解方面为民机制造商和运营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的民机制造商正在研究下一代超大型客机和超音速客机。决定制造商们是否发展下一代运输机的主要因素是航空公司的财政状况、全球经济状况及技术水平。发展下一代运输机面临的障碍发展下一代运输机要解决如下问题。全世界大多数航空公司的财政状况不佳。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的航空公司总共亏损约156亿美元(仅有几家航空公司例外),它们无法考虑购买,甚至无法考虑租用单价可能逾2亿美元的飞机;民机制造商自身(单独或组成集团)能否拿  相似文献   

16.
全球实施PBN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36届大会要求各成员国在2009年完成PBN实施计划,确保2016年之前,以全球协调一致的方式过渡到PBN运行。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进PBN,本文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实施PBN的最新进展,对我国亦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吕小平 《国际航空》2011,(8):24-24,26,27
2012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上述功能将覆盖全球。由于航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要求较为苛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要应用于民航运输中,还需要满足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作者为此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国民航确立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2020年,民航强国逐步形成;2030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得到民航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持,而实现民航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民航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本文重点论述在民航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民航科研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全球民航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帮助各成员国完善本国民航的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系统,国际民航组织对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的审计工作非常重视。早在2001年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第33届大会上就决定:2004年国际民航组织将在全球范围内对各成员国进行附件13的审计。本文是由国际民航组织事故调查和预防部主任Caj Frostell撰写,本文从附件13审计的准备工作、审计重点、未来面临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了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民机客户服务人才对我国民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发展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冶人才建设规划。介绍了全球顶尖民机制造商波音与空客的客户服务人力资源现状,总结了其客户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措施,最后结合中国商飞公司实际,从招聘、培养、激励及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公司客户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