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欧洲宇航局的荷兰籍天体物理学家彼斯·迈耶尔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令人惊恐的消息:“大约再过6年,太阳可能会发生超新星爆发,届时地球将化为火海地狱。一旦太阳发生这一灾变性悲剧,地球将连同它上面的全部生命一起化为灰烬,无法摆脱毁灭的命运。”消息一经传出,全球一片惊恐。然而,NA SA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证实这一骇人听闻的天文预测。不可抗拒的宇宙悲剧天体物理学家迈耶尔是根据他所领导的一个欧洲宇航局科学家小组不久前对太阳的最新观测和计算结果,做出上述预测的。这一观测结果表明,大约再过6年时间,太阳可能会再度爆发。通常太…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历史上观测到过很多次超新星爆发,几乎每年都有数十次。但是在银河系附近,只有10颗超新星爆发,这10颗超新星爆发是肉眼可见的,分别发生在公元185年、369年、386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和1987年。在公元1000年到公元1117年的100多年里,发生了两次超新星爆发,并且都有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
天文学家们已发现一颗“即将”爆发的超新星——HR8200,而且该星距离地球并不遥远——150光年。因为按照天文学上的共识,地球文明距离超新星爆发的安全半径应为160光年~200光年。这就意味着,如果这颗超新星一旦爆发,其强大的宇宙辐射抵达地球后,会在几分钟内破坏掉整个臭氧层,并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遭到灭顶之灾。不过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因为这里所提及的“即将”是根据天文学的尺度来计算的,实际上是数亿年后的事了。即将爆发的超新星@刘元江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27日,包括地球轨道卫星和星际探测器在内的十余个人造航天器,都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系外的一次超级伽玛射线爆发事件。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最剧烈的一次伽玛射线暴,堪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假如这次爆发离我们只有10光年,地球上空的大气臭氧层就会被完全破坏,我们的星球将赤裸地暴露在各种射线之下,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将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5.
赵春蕊 《飞碟探索》2012,(12):13-13
根据现在的认识,超新星爆发事件就是一颗大质量恒星的“暴死”。大质量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会经历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能够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变为不可见。超新星爆发能够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能量,相当于太阳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能量。恒星通过爆炸会将其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6,(10):30-31
暗能量“藤”和“瓜”归纳上面暗能量“藤”和“瓜”的线索就是:“超新星爆发一宇宙加速膨胀一暗能量”。我们先来揭示超新星爆发与宇宙加速膨胀的关系。我们知道,超新星爆发是一颗巨大的老年恒星——超巨星的壮烈死亡,在很短的时间内亮度突然增大几十亿倍。这为我们远距离观测  相似文献   

7.
1997年3月的一个夜晚,智利珊路吐鲁鲁天文台的大型望远镜,探测到了一颗比肉眼能见度暗1000万倍的超新星。它大约处在地球至宇宙边缘一半的位置上,它的星光中暗藏着具有重大宇宙学意义的信息。洛伦斯相克利实验室的一个国际专家小组,花了大半年的功夫,破译了这条信息的内容,翌年1月,柏克利实验室的派马特向科学界宣布:“宇宙在加速膨胀!”天文界为之震动。人们起初还不敢相信,认为是光谱分析上有误。可是不久,澳大利亚赛了泉天文台宣布,他们从更远星系中的超新星爆发中,截获了更多的信号。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它们也表达了同样的…  相似文献   

8.
意外收获     
白石 《飞碟探索》2002,(4):45-45
2001年12月14日,是双子座流星雨爆发的日期。我们天文馆一行两人还有一名天文爱好者于13日晚坐长途车来到位于石家庄市西边的井陉矿区清凉山。那天天气异常晴朗,寒风瑟瑟,我们于22时左右开始观测,这时已有流星频频划过夜空,似绽放的礼花。至14日凌晨5时30分,已观测到了五六百颗流星。  相似文献   

9.
覃育 《飞碟探索》2008,(8):42-43
本文向天文爱好者介绍在选择天文观测器材方面的一些总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同好们在日前国内迅猛发展,同时又是鱼龙混杂的天文器材市场上能够冷静客观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买到最适合自己的天文器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两箱模型导出了大气中的14C浓度与14C的产率、碳元素在大气和海洋中的贮存量及居留时间等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而给出根据树年轮14C数据计算超新星爆发后大气中增加的14C核子数ΔX1(0)和估算超新星爆发发出的γ射线能量Eγ的公式。   相似文献   

11.
数字天空     
覃育 《飞碟探索》2008,(4):47-47
数码相机以其鲜明的特点向传统相机发起挑战的同时,也渗透到了天文摄影的领域。数码相机应用于天文摄影领域,其实并非创新之举。冷却CCD早就应用于天文摄影当中了,而数码相机只是一个带有光学镜头、没有冷却功能的CCD而已。尽管这样,数码相机的大量普及,对天文爱好者进行天文摄影仍是一大福音。  相似文献   

12.
纪舟 《飞碟探索》2013,(4):55-55
在2002年,诺贝尔基金会把物理学奖颁发给雷蒙德·戴维斯与小柴昌俊,当时他们可供赞颂的贡献很多。戴维斯因侦测到太阳中微子而成名,小柴昌俊则发现了1987年超新星爆发所释放出来的中微子,这些成果是实验上的精彩杰作。不过,诺贝尔基金会特别表彰的是,雷蒙德·戴维斯与小柴昌俊为世人建立了一门全新的科学:中微子天文学。  相似文献   

13.
流星雨是非常美丽的天文现象,是一种深受天文爱好者喜爱的天文奇观。有时候,在天空某一区域某一段时间内流星数目会显著增多,每小时几十个甚至更多,看上去就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流星雨是一大群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叶楠 《太空探索》2022,(4):74-77
太阳系的物质分布(下) 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的爆发结束了小行星带天体发现的第一个阶段,直至1845年第5颗小行星义神星才被标记在星图上.随着摄影技术在天文观测领域的应用,小行星搜寻工作也变得更加容易.19世纪末小行星发现数量已经超过了300颗.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消息:据最新的天文观测结果显示,宇宙的诞生时间应该是在150亿年前,而且恒星与星系的形成速度要超过天文学家的推测——传统的天文学理论可能要重新改写。传统观点认为,宇宙是在50亿年前由暗物质爆发形成的,而且恒星和星系的发展过程比较缓慢,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发展到高  相似文献   

16.
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报名公告 牧夫十周年正逢2009年华东地区日全食壮观天象出现,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交流观看日全食的要求,由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和本刊联袂举办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  相似文献   

17.
寻彗指南     
姜晓军 《飞碟探索》2008,(11):22-23
寻找新彗星是现代天文学中少数几个可以由天文爱好者使用自己的小望远镜发挥主要作用的领域之一。每个晴朗的黄昏或黎明,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有一些令人尊敬的,不知疲倦的天文爱好者把各式各样的望远镜指向天空,他们的辛勤工作往往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每年都有一批新彗星被天文爱好者发现,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18.
李元 《太空探索》2007,(9):60-61
法国天文科普大师吕都(Lucien Rudaux 1874-1947)是世界太空美术的先驱者,是一位真正的天文艺术家。他利用摄影和绘画来普及天文知识,先后达40多年,出版的天文科普巨著有《La Ciel》、(天,1923年)、《Sur Les Autres Mondes》(在别的星球上,1937年)、《ASTRONMIE》(天文学,1948年)均由巴黎著名的拉鲁斯出版社出版豪华版。  相似文献   

19.
蟹状星云     
银河系中有一种很特殊的星云--超新星遗迹.超新星爆发是大质量恒星晚期演化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是宇宙中最激烈、最壮观的现象之一,超新星爆发后的遗留物就叫做超新星遗迹.蟹状星云是超新星遗迹当中最著名的一个.蟹状星云并非十分亮丽,是什么原因使它吸引了当代天文学家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当你晚上仰望星空时,有没有想过这满天的繁星其实是有生命的?当它们走到一个演化周期的尽头,会以不同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超新星爆发就是恒星结束自己生命历程的一种方式,它用极其绚丽的"烟花"为自己的一生闭幕。在超新星爆发过程中,恒星会在瞬间释放巨大能量,亮度也随之剧增,以至于整个银河系都能看到它的光辉,可以称之为"宇宙中最壮丽的烟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