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碧声 《飞碟探索》2008,(6):20-22
在谈论病原微生物的行为之前,有必要做一点小小的解释。繁衍造成的生物数量增长是指数形式的,“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有限的自然资源无疑不能容许增长无限持续下去,指数的威力使得同一物种内部很快就产生了僧多粥少的生存斗争(与许多人可能产生的误解不同,这种内部竞争才是“为生存而斗争”的核心,物种之间的斗争反而不是)。能够更好地适应当时的气候、土壤、水源、其他生物影响等环境因素而存活下来的个体,有机会繁衍更多的后代,取得暂时的优势,反之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神秘的宇宙太空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为之奋斗。但是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真正摸清它的底细。特别是对于那些相距地球遥远的天体,人类一时半会还无法直接登上去考察究竟。航天探测器的出现,为人类了解地球以外的天体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月球是人类最早登陆的地球外天体。虽然经过数次人工探测,均未找到月球上的水源。为了进一步证实月球上是否有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自1998年1月6日,将“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发射升空,并于1999年7月31日以“自杀”方式撞击月球陨石坑,以此确定撞击时是否产生水蒸气云雾。…  相似文献   

3.
纪舟 《飞碟探索》2006,(8):11-11
在2003年6月“火星快递”号飞船发射了,这次发射是为了找寻火星,。表面之下的水源。MARSIS是第一个用来探测火星表面以下几千米水源的一个雷达,但是它的工作自2004年4月之后就延误了。项目工程师怀疑,这次故障的原因是,当雷达振动的时候,它的天线和飞船上的其他工具因互相碰撞而被损坏了。不经过细致的计算机模拟,2004年5月4日,欧洲空间局(ESA)展开了雷达上面的第一个天线。但3天之后,ESA的工程师们发现,在组成天线连接杆的13个模块中,有1个在某一角度被卡死了,使天线不能打开。角ESA立即停止了第二天线的展开。然而,在雷达三个天线中…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宇局的陆地卫星,是观测地面的“空中眼睛”,它源源不断地向人们报告着地球表面的变化,在迄今发射的所有卫星中,它是有益于人类的、具有最大潜力的一种卫星。陆地卫星在技术上虽然仍是一个实验系统,但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节省了许多时间和财力。陆地卫星的未来目标,将是一个完全工作型的世界性系统。预计它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可能每年要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但比这更重要的是,陆地卫星通过提供大量的资料,有能力帮助解决人类最紧迫的问题,对有限的地球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陆地卫星的照片,可以显现出一种植物与另一种植物的不同;人口稠密的城市与人口稀少的农村的不同;清洁的水源与污染的水源的不同。比如,不同的农作物在图象上会显  相似文献   

5.
媒体     
《飞碟探索》2006,(9):5-5
暴龙在青少年期,几乎所有肉食动物它都能“海扁”。直到它十几岁步入性成熟阶段之前,死亡率都很低,但是之后它们就碰到一个真正的问题——成年危机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艾里克森等人研究了群聚一地的几种白垩纪北美暴龙的化石。他们发现这些暴龙极可能是在干旱时为了寻觅水源而集聚一地,在几个星期之内先后“挂”了。利用它们腿骨的年轮估算它们在不同年龄层的死亡率,发现幼小暴龙可能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加上天敌环伺,死亡率蛮高。但是只要长到身长至少两米的暴龙大约有七成会活到14岁的性成熟期,然而过了这个阶段到23岁,死亡率又增至每年两成多。成年暴龙会为求偶、争夺栖息地而争斗,有些成年暴龙的颜面化石就留下了打斗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小型核火箭     
在探索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时候,人类想要做的不仅仅是驾驶小型空间探测器在宇宙空间快速飞行。有时候我们打算向那些大型气态星球的轨道发射宇宙飞船,在其卫星上面降落,安置机器人,甚至希望能够将星球表面的岩石以及土壤里的贵重元素运回地球。最终,向条件允许的星球(至少拥有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水源)运送宇航员。诸如此类的任务,我们所需要的就  相似文献   

7.
美国“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1月6日由“雅典娜-2”型火箭送入太空,历经38万千米飞行后,于1月11日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并于13日开始在距月球100千米的上空进行考察。这是人类25年来再度探测月球,此次探测的主要使命是要揭开月球上面有无水源的秘密并为建立永久性太空基地获取勘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美国东部时间1998年1月6日。美国用LMLv2火箭将“月球勘探者”发射升空,99个小时后它成功地进入了离月球101千米的绕月极地轨道。 嗲低成本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将考查月球南极是否有水源。≥ ,/0042“月球勘探者”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9.
托帕斯—海神(Topex/Poseidon)是NASA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合作搞的一个项目,计划于1992年夏天发射一颗卫星(见封4照片),用于环球海洋探测。它采用精密的测高法测量卫星距海洋表面的高度并准确确定卫星轨道,可绘制出海洋表面的三维模型。卫星轨道是这样设计的:使测高仪波束扫描轨迹大约每隔10天重复原来模式。这颗卫星不仅能测量海洋地貌的特点,而且可测出一些随时间变化的、有水源的山丘及深谷。 Topex/Poseidon科学实验计划于1987  相似文献   

10.
苏联使用卫星照片为哈萨克干燥缺水区的五十万只羊找到了几处地下淡水源。这些地下水被沙地覆盖着,但从空间照片上却可异常清晰地看到。若用传统方法寻找这几处水源,则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钱。在苏联兴修远东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之前,也利用卫星照片绘制了沿贝加尔湖至阿穆尔铁路干线的地震带,从而为避免铁路穿越地震  相似文献   

11.
航天飞机第二次飞行时携带的成象雷达,不仅按计划拍摄了地球表面的图象,而且还提供了揭示地下特征的图象,揭开了埋藏在撒哈拉沙漠地下古代地形的秘密。这种地下资料对于考古学研究,以及探测沙漠底下的石油和水源具有广泛意义。当然,在美国地质部,喷气推进实验室和埃及地质队的研究人员于9月份到达撒哈拉沙漠进行实地考察之前,雷达能穿透沙层的准确深度尚不清楚。研究人员认为,雷达可能还对其他极干旱的地区进行了穿透成  相似文献   

12.
媒体SCAN     
暴龙在青少年期,几乎所有肉食动物它都能“海扁”,直到它十几岁步入性成熟阶段之前,死亡率都很低,但是之后它们就碰到一个真正的问题——成年危机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艾里克森等人研究了群聚一地的几种白垩纪北美暴龙的化石。他们发现这些暴龙极可能是在干旱时为了寻觅水源而集聚一地,在几个星期之内先后“挂”了。利用它们腿骨的年轮估算它们在不同年龄层的死亡率,发现幼小暴龙可能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加上天敌环伺,死亡率蛮高。但是只要长到身长至少两米的暴龙大约有七成会活到14岁的性成熟期,然而过了这个阶段到23岁,死亡率又…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们将人类休养生息的地球称为“生物圈1号”。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从1984年起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了密封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它占地1.3万平方米,容积20.4万立方米。设计及建设花费了2亿美元,每年的维护费达数百万美元。“生物圈2号”内有土壤、水源、空气和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科学家们希望这个模拟地球环境的实验室能提供足够的食物、水和空气,供8名进入“生物圈2号”工作的研究人员生活两年。  相似文献   

14.
骆驼渴了能发现新水源 奥伯特1894年6月25日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受家庭影响,1913年进幕尼黑大学学医。但他从小渴望工业进步,并对交通工具感兴趣,因为工业进步带来的任何交通工具,能使人旅行得更远、更快、更好。 11岁那年,妈妈将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旅行》两本科幻小说,做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他一连读了五六遍,几乎把全部内容都印在了脑子里。他对凡尔纳的书着迷,但他并不盲从凡尔纳。  相似文献   

15.
佛教有一句箴言:“尽管牛行走得很慢,但是地球有耐心.”不幸的是,现在的地球已没有了它以往的耐心.地球曾经默默无言、忍气吞声地承受了人类对它的糟蹋.地球再也不会如此了.以对人类的生存、繁衍有着极大危害的水环境污染为例,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有4200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使5500亿立方米的淡水资源受到污染.据专家们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1年的污水排放总量将猛增到16000亿立方米至20000亿立方米,有可能造成席卷全球的饮用水危机!世界卫生组织所做的统计表明:早在1986年,全世界因肮脏水源而死亡的人数每天就已高达27000人!那么,到了2000年呢?!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以来,月面探测已不是太空计划的主角,在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的今天,人类为何又将目光投向月球呢? 月球离我们最近,有着丰富的矿藏。月球上没有大气干扰,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的圣地,如果我们在月面建立天文台,将会探测到宇宙中许多奇异现象。更为重要的,月球还是个难得的航天发射基地。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发射火箭所需的燃料会比地面少得多,月面上有丰富的铁、钛、铝等的氧化物,可以用来生产火箭燃料液氧;而且,据“克莱门坦”探测器1996年发回的资料,月球南极的环形山中可能有冰层,如果今年1月7日发射的“月球勘探者”真能找到水源,不但月面制氧简单得多,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的问题也解决了。如果说阿尔法国际空间站是飞向大宇宙的桥头堡,永久性的月面基地便是远征火量的最佳跳板。  相似文献   

17.
“三十六计,走为上”是指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的战术思想,这在谋略中也是上策。在大海行船时,也多是采用“惹不起躲着走”的战略战术。对于手无寸铁的船员来讲,为了安全,一切以防为先,如防火、防盗、防风浪等,特别是现在的防海盗。可是,有些东西防不胜防,别说是普通的商船无能为力,就连美国的航空母舰也有头疼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薛莫 《飞碟探索》2009,(11):31-33
刚看完了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与其说这是一本讲述遗传学的书,还不如说这是一部关于进化、行为和生物本质的书。在我看来,里面的观点比《凉人的假说》更惊人,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基因,是那些核苷酸,是序列,而生物个体仅仅是这些东西制造出来发展、繁荣自身的工具;生物个体是会死亡的,然而基因是不朽的,流传千古的。另外,很多从传统生物个体进化理论看来很难解释的行为,如果从自私的基因角度来看就突然变得那么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9.
魏喆 《太空探索》2004,(8):40-41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而地球可供人类生存需要的资源又是有限的,因此,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创造人类的第二家园,是人类研究的一大课题,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  相似文献   

20.
这是发生在1978年10月21日,星期六傍晚的事,此事件是澳洲UFO研究中最有名的。事件主角是弗雷第克·保连奇,当时是20岁,驾驶的是单引擎飞机——“戴尔塔席拉朱丽叶”号。当天18时19分,他由莫拉比机场起飞,目标是国王岛。他沿着澳洲最南端靠近渥太威岬的巴斯海峡的上空飞行时,曾报道看到了UFO,后来他就和飞机一起失去踪影。弗雷第克当时曾经以无线电向基地指挥塔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