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造生命迈出关键一步 2010年5月20日,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称他们利用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取名为“辛西娅”。  相似文献   

2.
遨游太空近31载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已杳如黄鹤。NASA称,2004年1月收到的微弱信号看上去是来自这颗探测器的最后消息,其中已无任何遥测数据。“先骄者10”号于1972年3月2日发射升空,主要考察目标是木星。它是第一个穿过小行星带成功到达木星附近并获取近距离图像的探测器。1983年,它又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探测器。  相似文献   

3.
<正>●他用了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设计出了染色体,然后把这个基因信息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这个由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具有自行复制的能力——这就是人类成功制造的第一个合成生命,取名为:"辛西娅"。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未来称霸全球的“交通之王”是什么吗?是飞机、飞艇 ,还是火车、汽车 ,抑或是轮船、潜艇?不 ,都不是 ,而是飞碟。飞碟 ,飘忽来去 ,神秘莫测。但是 ,在不久的将来 ,你也许会坐在飞碟上周游世界。当然 ,这不是被外星人劫持了 ,而是置身于新型的空中交通工具。因为 ,在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正在公开或秘密地研制属于人类自己的飞碟———人造飞碟。二战期间露端倪二战期间 ,德国在火箭工程学和流体力学领域具有世界领导地位 ,曾制造了一种圆盘飞行器。德国飞机设计师多鲁夫博士于20世纪50年代证实了这一说法。这种圆盘…  相似文献   

5.
孝文 《太空探索》2014,(2):40-41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设想一种巨型旋转空间站,能够产生人造重力。不过,这一梦想一直未能成为现实。由于零重力状态对航天员的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未来将要实施的探索火星、小行星等持续时间更长的深空探索任务,打造可产生人造重力的航天器将成为一种必然。此外,随着商业太空旅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可能出现巨大的充气式轮形空间站,可产生人造重力,让游客享受更为舒适的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6.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1,(5):5-5
人造心脏 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究把干细胞注入死去的器官,培植出能正常运作的器官的技术,为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带来新希望。研究人员会从去世者捐出的心脏中,移除心脏细胞,留下被称为“幽灵心脏”的蛋白骨架,然后把需接受移植的病人的人类干细胞注入幽灵心脏中,让其变成心脏细胞。事实上,  相似文献   

7.
“和平”号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天宫”已在轨飞行12年,举世瞩目,成绩斐然,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8.
当今,假冒伪劣充斥社会的各个系统和角落,在科技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在UFO研究战线上,对于目击现象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当然笔者所指的并非是人为地制造假冒目击报告,而是由于分辨不清导致目击失真的现象。倘若因为目击失真而又通过媒体宣传出去,不仅使UFO研究得不到有益的价值,反而会因此让否定UFO研究的人士握有确凿的把柄。那么,如何分辨目击UFO的真伪呢?与人造飞行器的区别目击到的UFO往往与运行中的人造飞行器混淆起来,从而把UFO的出现,误认为是人造飞行器而忽视了目击记载。反之,有时误把人造飞行器的运行当成了UFO…  相似文献   

9.
庄林 《飞碟探索》2004,(5):46-48
在自然界将非生命物质转化成生命物质35亿多年后,科学家们说,他们终于为制造人造生命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0.
《飞碟探索》2012,(10):29-29
备注:这里位于弗雷泽河附近区域,在一个靠近弗雷泽河的废旧船厂和一个被称为不列坦尼亚船厂的博物馆之间。除去博物馆外,周围房屋林立,人口密集。我在当地周围拍完照片后准备回家前,拍了一张附近停靠摩托车的建筑物的照片。因为当时有点小着急,所以没注意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直到回家将照片拷到电脑上后才发现照片的左上角有个奇怪的物体,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像是飞机,不是热气球,也不是云彩,真是搞不懂它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传统的人造飞行器还是自然物体?看起来倒有点像UFO!有人能认出这是什么来吗?我将照片发到网上,抛砖引玉,看看大家有何高见。  相似文献   

11.
1960年10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来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一次联合国大会。 世界各国都在猜测,赫鲁晓夫又要炫耀什么太空成果呢?一年前,赫鲁晓夫在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苏联的无人探测器“月球2”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到达月面的人造物体。当时,赫鲁晓夫笑容满面地将这  相似文献   

12.
对于人造生命的技术突破,科学界反应不一。许多科学家积极评价这一成果,认为这一技术不仅对于生命和人类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亦会极大推动合成化学、医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社会科学、空间科学等整个科学的发展,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章云华 《飞碟探索》2008,(12):13-16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此后,随着苏联的“礼炮”号、“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系列太空探索行动的展开,一个崭新的太空世界映入人类的视野。于是,在“是否存在月球人?”、“火星上有生命吗?”等一系列谜团端倪初露时,“太空之眼”却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相似文献   

14.
85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始进行“水星计划”,这是美国第一个载人太空计划,在美国太空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实台湾地区世也有“水星计划”,只不过美国的“水星计划”是探索外层空间的奥秘,而台湾地区的“水星计划”则是组建海洋战斗力,即由海军执行的“海狮”、“海豹”两艘潜艇接收计划,也是海军建构潜艇兵力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星星的脚印     
纪舟 《飞碟探索》2012,(2):32-33
在晴朗的夜晚,如果我们把相机对准夜空会拍到什么呢?星星的脚印!正确一点的说法,应该是“星迹”。拍摄星迹,需要用人造光照亮前景,然后打开快门曝光10小时以上,这意味着天空不再是漆黑一片,而是在照片空白处布满星星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航天简讯     
航天简讯日本将在筑波建一座综合性太空环绕实验大楼,其主要设施是一个模拟太阳系空间环境的人造“宇宙空间”。该“宇宙空间”直径13米,深16米,总体积1350立方米。它将被抽成真空。在地下14米处,用19盏30千瓦的氛灯模拟太阳放射出的光芒。此外,为使它...  相似文献   

17.
庄林 《飞碟探索》2007,(11):44-46
在自然界将非生命物质转化成生命物质35亿年后,科学家们说,他们终于为制造人造生命做好了准备. 如果科学家们获得成功,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生命科技"时代,现代工程学遇到的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继美国、俄罗斯和欧洲航天局后,世界上排行第四的航天大国。日本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Osumi)于(1970年2月11日发射,是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比中国仅仅早两个月,日本每年用在空间研究和发射卫星的经费为10亿美元(2003年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万分之四,金额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1977年2月23日,日本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ETS-2“萄”2号成功升空,使日本成为第三个拥有这种能力的国家。另外,日本制造的科学卫星质量亦非常高,1986年更和美国、苏联以及欧洲各国一起参与发射宇宙飞船探测著名的“哈雷”慧星。  相似文献   

19.
士元 《太空探索》2004,(3):30-33
火星历来是一个危险的目的地。40多年来,世界各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各类探测器.但2/3探测器都以失败告终,所以被称为“探测器的坟场”、“死亡星球”。远的不说.就从2003年12月份讲起,日本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因为技术故障在太空中做了几年绕太阳旋转的人造行  相似文献   

20.
太空旅行最大的危险是骨折、癌症与高烧,而且不能手术,只能截肢与安乐死。简单说来,空间旅行的主要问题就是失重。“直到现在,”麦克里瑟说,“最大的障碍是在深度空间旅行里健康的风险,尤其是在缺少重力的条件下。”苏布林对付零重力的方法是,旋转太空船向着火星的路,这样“将排除任何零重力对健康的影响”。但麦克里瑟提醒说这个方法是未经证实的。“没有人知道如何产生人造重力,”他说,“就算我们能,我们也不知道是否人造重力能替代真的重力。没有重力肯定会让你严重受损的。”最后,NASA保留了航天生物医学研究所,要掌握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