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流动的壁面丝线显示
引用本文:李祝飞,黄蓉,郭帅涛,詹东文,刘坤伟,吴颖川,余安远,杨基明.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流动的壁面丝线显示[J].推进技术,2017,38(7):1475-1482.
作者姓名:李祝飞  黄蓉  郭帅涛  詹东文  刘坤伟  吴颖川  余安远  杨基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力学系,安徽 合肥 23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力学系,安徽 合肥 23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力学系,安徽 合肥 23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力学系,安徽 合肥 230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力学系,安徽 合肥 230027,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000,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0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力学系,安徽 合肥 2300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02263;111320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1818)。
摘    要:针对风洞实验观测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内部流动困难,不易获得内流道三维激波/边界层干扰主导的复杂流场结构的问题,通过拓展壁面丝线流动显示技术的潜力,在Ma∞5.9激波风洞中,借助高速摄影实时拍摄丝线流谱,并结合纹影、壁面压强测量以及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丝线的动态响应特性,丰富了内转式进气道的观测技术,获得了进气道的流场结构。采用预设堵块实验方法,在激波风洞中考核了内转式进气道模型的自起动能力。结果表明,直径约为0.1 mm,长度约为15 mm的402号涤纶/棉缝纫线的跟随性较好,能够直观、动态地显示出壁面流动分离区的范围,为判断内转式进气道是否起动提供了依据。内转式进气道模型在实验条件下能够自起动,起动状态下进气道唇口附近的波系结构以及前体压缩面的丝线流谱和压力分布与数值模拟符合较好。

关 键 词:内转式进气道  数值模拟  激波风洞实验  壁面丝线流动显示  自起动
收稿时间:2016/3/21 0:00:00
修稿时间:2016/5/5 0:00:00

Surface Tuft Flow Visualization in Hypersonic Inward Turning Inlet
LI Zhu-fei,HUANG Rong,GUO Shuai-tao,ZHAN Dong-wen,LIU Kun-wei,WU Ying-chuan,YU An-yuan and YANG Ji-ming.Surface Tuft Flow Visualization in Hypersonic Inward Turning Inlet[J].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2017,38(7):1475-1482.
Authors:LI Zhu-fei  HUANG Rong  GUO Shuai-tao  ZHAN Dong-wen  LIU Kun-wei  WU Ying-chuan  YU An-yuan and YANG Ji-m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