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软件过程改进的有益实践
引用本文:侯雄.软件过程改进的有益实践[J].航天控制,2006,24(2).
作者姓名:侯雄
摘    要:我的同事石柱博士近年承担“软件能力评价模板和数据库开发”课题研究,是国内此方向研究较为深入的研究人员之一。难能可贵的是,他热心于将软件过程改进的理论和标准付诸于实际,在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的组织领导下,组织团队开展了过程改进的实践。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作为首批四家军用软件研制单位之一,列入了总装备部颁布的军用软件研制能力评价合格单位目录。本期《航天软件过程改进实践》一文对此颇具意义的事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对于后来者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特别是提炼出的7条经验教训,是实施过程中标准规范和既有模式的碰撞产生的智慧结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复杂性不断增加,重要性与日俱增,提高其生产率和质量便成为软件研制部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通过软件工程克服软件危机的过程中,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软件过程是否成熟是软件风险大小的决定因素。对软件过程成熟度的研究在1987年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标志是美国软件工程研究所(SEI)以W.S.Humphrey为首的研究小组发表的研究成果“承包商软件工程能力的评估方法”,该成果在1991年发展为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简称SW-CMM),它把软件过程按照成熟程度分为5个等级,并描述了这5类软件过程的不同特点。随着这一标准在国内软件企业的广泛实施,我国军用软件组织从2001年开始开展有关研究并最终制定了GJB5000-2003《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建立了提高我国军用软件质量和军用软件研制单位的软件过程能力评价体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