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LOLA数据的冯·卡门地区地形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王慧慧  孟治国  李翠  朱蕴哲  蔡占川  李向月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1;澳门科技大学 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 澳门 999078,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1;澳门科技大学 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 澳门 999078,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1,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1,澳门科技大学 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 澳门 999078,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332);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039/2013/A2)
摘    要: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位于南极—艾肯(South-Pole Aitken,SPA)盆地西北部,为“嫦娥4号”的预选着陆区。本文基于LRO卫星LOLA数据,分别采用最大平均值法、均方根高程法和盒维数法,得到并分析了冯·卡门地区的坡度、粗糙度和分形维数等地形参数信息。结果表明:冯·卡门撞击坑的海拔低,其中坑底最南部海拔最低,其余地区海拔相对较高;冯·卡门撞击坑内存在很多小的撞击结构;冯·卡门撞击坑平均坡度为1.3°,小于2°的地区约占盆地底部面积的85%;粗糙度值小于20 m的区域占95.1%;整体上有较大的分形维数。上述结果说明冯·卡门撞击坑整体上地形起伏小,结构稳定。统计结果表明:冯·卡门撞击坑南部、东南部及西北部地区都有较小的坡度、粗糙度值和较大的分形维数值,可满足探测器的着陆要求。与“嫦娥3号”着陆区地形的对比表明,冯·卡门撞击坑内部的地形条件要优于“嫦娥3号”着陆区。

关 键 词:LOLA数据  冯·卡门撞击坑  着陆区  地形
收稿时间:2017-11-07
修稿时间:2017-12-09
点击此处可从《深空探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深空探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