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主动防护系统发展——拒敌于“咫尺”之外 |
| |
作者姓名: | 杨温利 |
| |
摘 要: | ![]() “防御并不是一面简单的防盾,而是一种良好指导的防御所构成的防盾”卡尔&;#183;冯&;#183;克劳塞维兹。坦克的装甲与反装甲武器之间的发展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装甲与反装甲技术一时之间可能是某一方领先。竞争是永无止境的,然而就其基本逻辑而言,装甲相对却是居于劣势的一方;反装甲武器顺攻击之时总是集中破坏一处的装甲,但装甲却必须防护全车,正所谓备多而力分。幸好反装甲武器哑袭的方向并不平均,过去的作战记录显示,45%的攻击来自正面左右各30度的范围,无怪乎坦克常在车体与炮塔下面提供最厚重的装甲保护,不过,这种传统的装甲防护模式目前正面临严重的挑战。
|
关 键 词: | 坦克 主动防护系统 反装甲武器 装甲保护 软杀伤系统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