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X"布局高超声速倒置进气道激波与附面层干扰
引用本文:郑日升,李伟鹏,常军涛,崔佃飞,满延进,朱守梅,于达仁,陈浮."X"布局高超声速倒置进气道激波与附面层干扰[J].推进技术,2014,35(9):1153-1161.
作者姓名:郑日升  李伟鹏  常军涛  崔佃飞  满延进  朱守梅  于达仁  陈浮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能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上海交通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上海 200240;哈尔滨工业大学 能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北京 100074;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4;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4;哈尔滨工业大学 能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 能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基金项目: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0102006)。
摘    要:采用标准k-ω SST湍流模型数值计算方法,针对二元高超声速倒置进气道激波与附面层严重的干扰现象,采用分流楔抑制激波与附面层干扰方法,对有无分流楔的进气道性能及流动机理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流楔的流动控制方法,有效抑制了激波/附面层产生的分离包对进气道内流动的干扰;提高倒置进气道的气动性能,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捕获系数均有提高,计算模型的壁面总阻力系数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分流楔尾迹中强剪切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激波与附面层干扰的强度;在分流楔后缘存在稳定的横向涡,由于气流进入尾迹驻涡是来自附面层外的总压较高的高能流体,提高了附面层的抗逆压能力;由于尾迹驻涡的存在使得分离涡没有向弹体周向扩散,减小了阻力。该方法实现了对高超声速倒置进气道激波/附面层干扰的抑制,揭示了其抑制的机理。

关 键 词:高超声速倒置进气道  激波与附面层干扰  分流楔  数值仿真  冲压发动机
收稿时间:2014/1/13 0:00:00
修稿时间:2014/3/20 0:00:00

Suppress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hock Wave and Boundary Layer for "X" Hypersonic Inverted Inlet
ZHENG Ri-sheng,LI Wei-peng,CHANG Jun-tao,CUI Dian-fei,MAN Yan-jin,ZHU Shou-mei,YU Da-ren and CHEN Fu.Suppress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hock Wave and Boundary Layer for "X" Hypersonic Inverted Inlet[J].Journal of Propulsion Technology,2014,35(9):1153-1161.
Authors:ZHENG Ri-sheng  LI Wei-peng  CHANG Jun-tao  CUI Dian-fei  MAN Yan-jin  ZHU Shou-mei  YU Da-ren and CHEN Fu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