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小行星表面有机物的红外光谱探测方法
引用本文:唐红, 周传娇, 李雄耀, 刘建忠, 莫冰, 于雯, 曾小家. 小行星表面有机物的红外光谱探测方法[J]. 空间科学学报, 2022, 42(1): 117-126. doi: 10.11728/cjss2022.01.201127103
作者姓名:唐红  周传娇  李雄耀  刘建忠  莫冰  于雯  曾小家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贵阳 550081;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 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贵阳 55008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 贵阳 550081;中国科学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3066);;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1Z035)共同资助;
摘    要:

小行星的有机物记录了太阳系早期有机物的形成发展历史,为地球早期生命前体出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研究生命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小行星表面可能存在的有机物成分、种类及其赋存状态,利用红外光谱开展地面模拟实验,探讨有机物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有机物的红外光谱特征与其类型、结构、温度和压力等有关。研究确定了小行星表面主要有机物的红外光谱识别标志,初步提出了小行星有机物红外光谱探测仪器的基本指标参数。




关 键 词:小行星  有机物  红外光谱  探测方法
收稿时间:2020-11-26
修稿时间:2021-11-13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空间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空间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