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两种湍流模型及其可压缩修正在高超压缩拐角中的评估(英文)
作者姓名:涂国华  邓小刚  毛枚良
作者单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09CB723801);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1072259)
摘    要:采用在高阶精度差分格式对SA湍流模型和SST湍流模型及相应的可压缩修正模型在高超拐角流中进行了评估。可压缩修正方式考虑了密度梯度、压力膨胀和湍流马赫数等方法。为了减小数值误差与模型误差之间的混淆,控制方程的对流项采用了5阶精度的加权紧致非线性格式(WCNS-E-5),粘性项采用了一种半结点/结点交错的4阶中心格式。通过对马赫数为9.22的15度拐角和34度拐角湍流的模拟,考察了原始湍流模型及其修正模型的效果。计算表明:原始SST模型对高超拐角湍流的预测比原始SA模型准确,这种准确主要体现在对分离区预测、再附点附近压力和热流峰值预测上。通过混合采用Catris和Shur等的方法对 SA模型进行可压缩修正可以大大改进模拟效果。在SST模型的可压缩修正方法中,Catris的修正方法最好;考虑压力膨胀修正后得到的分离区远远偏大,比本原始SST模型更差;考虑湍流马赫数的修正方法得到的分离区偏小。本文还给了部分低阶格式的计算结果,高阶格式与低阶格式相比,对分离区大小、再附点附近的压力和热流峰值等的预测准度有所改进。

关 键 词:空气动力学  高阶WCNS格式  高超压缩拐角  湍流模型  可压缩修正  激波/边界层干扰  激波
收稿时间:2011-02-21;
本文献已被 CNKI ScienceDirect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航空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航空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