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种电离层物理模型及其在F1谷区形成讨论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高铭,肖佐.一种电离层物理模型及其在F1谷区形成讨论中的应用[J].空间科学学报,1992,12(4):289-297.
作者姓名:高铭  肖佐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00871 (高铭),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00871(肖佐)
摘    要:在电离层F区考虑了三种中性成分的4种离子(O~+、No~+、N_2~+和O_2~+),从严格的电子和离子密度连续方程出发,由中性风所满足的动力学方程和离子运动方程解出水平中性风,从而得到离子垂直漂移速度,由此建立了一种电离层的物理模式;并用此模式,针对我国中、低纬(116°E,30°N)地区,讨论了光化学作用对F_1层的影响和动力学效应在F层中的作用。着重讨论由水平中性风引起的离子垂直漂移运动对F_1谷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化平衡模式下,E区明显形成。在太阳活动低年夏季可产生明显的F_1“凸缘”。但仅靠光化平衡作用不能产生深的F_1谷区,也不能解释F_2层的形成;双极扩散是F_2层形成的主要机制;中性风的因素对E层影响不大,却可以在太阳活动低年夏季产生谷深在0.05—0.1的深F_1谷区。用此模式还计算了F_1谷区日变化,结果表明:中性风影响模式能较好地反映我国中低纬地区F_1谷区变化的地域特征。

关 键 词:F1谷区  热层风  电离层模式

A PHYSICAL MODEL OF IONOSPHERE FOR LOW LATITUDE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DISCUSSIONS OF F_1 VALLEY FORMATION
Gao Ming Xiao Zuo.A PHYSICAL MODEL OF IONOSPHERE FOR LOW LATITUDE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DISCUSSIONS OF F_1 VALLEY FORM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1992,12(4):289-297.
Authors:Gao Ming Xiao Zuo
Abstract:
Keywords:F1 ledge  F1 valley  Thermo pheric wind  Ionospheric modell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