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地磁Ap指数滞后太阳周循环分析
引用本文:徐彤, 吴健, 吴振森, 冯健, 王茂琰. 地磁Ap指数滞后太阳周循环分析[J]. 空间科学学报, 2008, 28(3): 210-214. doi: 10.11728/cjss2008.03.210
作者姓名:徐彤  吴健  吴振森  冯健  王茂琰
作者单位: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西安 710071;;2.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3.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基金项目:自然科学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摘    要:把1932-2006年地磁Ap指数12个月流动均值分解成为(Ap)R和(Ap)I.其中(Ap)R为太阳黑子数R的线性函数,与太阳黑子数R相位相同,可能对应于日冕物质抛射(CME)等地磁控制因素. (Ap)I分量与太阳黑子数R相位相差约180°,该分量可能对应于极冕洞变化(从太阳峰年开始,由日面极区逐渐向赤道延伸).以地磁Ap指数与太阳黑子数R滞后非常严重的第20太阳周为例,证实了(Ap)I分量与极冕洞向赤道延伸循环变化相对应.因此极冕洞循环变化可能是导致地磁扰动指数与太阳周循环相位不一致,出现滞后现象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

关 键 词:太阳黑子数   地磁指数   极冕洞
收稿时间:1900-01-01
修稿时间:1900-01-0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空间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空间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