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谱辐射强度变化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分析 |
| |
引用本文: | 高凤玲, 华泽钊, 陶乐仁, 崔国民, 徐家良. 太阳光谱辐射强度变化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分析[J]. 空间科学学报, 2014, 34(4): 434-440. doi: 10.11728/cjss2014.04.434 |
| |
作者姓名: | 高凤玲 华泽钊 陶乐仁 崔国民 徐家良 |
| |
作者单位: | 1.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洛阳 471039;;2.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3;;3.上海市气候中心 上海 20003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076107) |
| |
摘 要: | 目前太阳对地球能量平衡影响的研究大都是以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作为输入参数的. 本文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太阳辐射与气候实验项目的卫星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太阳上升相(2010年上半年)和下降相(2007年12月)期间太阳光谱变化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2010年上半年较强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主要是由紫外及红外波段的能量增强引起的,其在200~400nm 和760~4000nm波段内的平均能量分别增加了0.11%和0.05%,而在 400~760nm可见光区的能量却呈减小趋势,平均减小量为0.05%. 通过对MLS2.2全球臭氧日数据进行再分析后发现,相对于2007年12月,2010年上半年平流层臭氧浓度也有所增加,其中在太阳紫外辐射呈现较大增强的2月和3月,其臭氧增量也相对较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3km和40km处,值为0.6mL·m-3和0.62mL·m-3. 因此,可见光区能量减弱与平流层臭氧浓度增加的双重削弱作用致使虽然2010年上半年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较大,但是到达对流层顶的太阳辐射却有所减小,最大减小量出现在3月,值为0.15W·m-2. 这一结果说明,太阳活动或总辐射通量密度的增强也有可能对地球对流层系统起到冷却作用.
|
关 键 词: | 太阳活动 太阳总辐射通量 太阳光谱辐射通量 地球能量平衡 |
收稿时间: | 2013-11-08 |
修稿时间: | 2014-03-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空间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空间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