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刘雄 何立明 戴文峰 赵子晨 陈高成 张华磊 |
| |
作者单位: | 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工程学院,西安飞行学院 第三训练旅,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工程学院,空军航空大学 航空作战勤务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 |
| |
摘 要: | 为了探究直流滑动弧放电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点火的性能特点,设计了直流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在模型燃烧室内进行了煤油/空气混合气的点火实验,利用高速相机记录了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的电弧产生和滑动过程以及燃烧室内煤油/空气混合气的点火和火焰发展过程,研究了不同空气工作介质流量、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点火器电极夹角和点火器安装位置等因素对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点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动弧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的跳动,并且存在着电弧分流的现象,导致电弧长度发生变化;在湍流的作用下,初始火核会演变为分裂的、大面积的湍流火焰,着火面积不断增大,最终在t=21ms时形成稳定燃烧;随着空气工作介质流量增大、驱动电源输出电流减小以及点火器的安装位置远离燃油雾化喷嘴,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的电弧长度减小,点火延迟时间逐渐增长,例如余气系数α=8时,I=30A下电弧长度为47.1mm,相比I=20A增长了75.1%,点火延迟时间为21ms,相比I=20A缩短了40%;而随着点火器电极夹角的增大,电弧长度先增大后减小,点火延迟时间则先减小后增长,在电极夹角θ=45°时,电弧长度最长,点火延迟时间最短,分别为30.5mm和12ms。
|
关 键 词: | 直流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 电弧长度 点火过程 点火延迟时间 |
收稿时间: | 2019-07-18 |
修稿时间: | 2020-05-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