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襟翼翼尖涡控制飞机尾流机制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朱睿,陈子煜,李尚,谭雅勤,傅向向,鲍锋,刘志荣.襟翼翼尖涡控制飞机尾流机制实验研究[J].推进技术,2019,40(4):768-779.
作者姓名:朱睿  陈子煜  李尚  谭雅勤  傅向向  鲍锋  刘志荣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厦门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厦门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厦门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厦门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厦门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厦门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为了研究襟翼小涡与主翼尖涡相交不稳定性触发条件,采用矩形机翼模型产生一对翼尖涡,同时在机翼上安装不同宽度及攻角的襟翼,对35个翼展下诱发R-L(Rayleigh-Ludwig)不稳定性的最佳涡系参数组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水槽流动显示实验发现,单主翼尾涡在第35个翼展处未发生明显变化,能量衰减缓慢;加装襟翼后尾流不稳定性被触发,衰减效果明显,在一定范围内尾涡能量衰减值随着襟翼攻角的增大而增大;环量统计半径Rd=50mm时,对主翼尖涡环量进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分析时发现,当主翼攻角α=8°,襟翼攻角β=28°,襟翼宽度b=55mm,来流速度V=0.5m/s时尾涡能量消散最快,主翼尖涡环量在第35个翼展时衰减为第一个翼展的28%;证实通过安装合适的襟翼可以有效地控制飞机尾流,加速其破裂和消散。

关 键 词:翼尖涡  不稳定性  流动显示  粒子图像测速  环量
收稿时间:2018/1/22 0:00:00
修稿时间:2018/6/1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推进技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