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造模改进及结果评价
引用本文:杨丰合,冯桂宇,李晋玉,牛旭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造模改进及结果评价[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3(7):1755-1760.
作者姓名:杨丰合  冯桂宇  李晋玉  牛旭锋
作者单位: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872097,820744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0122204);;111计划(B13003)~~;
摘    要: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临床上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目前最常见的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造模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的造模结果进行评估,希望能够在降低造模动物死亡率的同时成功诱导股骨头坏死。选择周龄介于16~20周,体重介于2.8~3.2 kg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造模组和造模改进组3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常规造模组在特定时间点注射脂多糖和甲基泼尼松龙;造模改进组在常规造模组的基础上辅以青霉素、雷尼替丁、地克珠利、肠道润滑剂和乳酶生干预。结果表明:造模改进组动物的死亡率(13.3%)远低于常规造模组(70%)。造模完成后的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和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造模改进组股骨头区域出现了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特征,其骨体积、骨体积与组织体积比、骨密度、骨小梁厚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空骨陷窝个数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则出现了显著提升,证明改进后的造模方法在降低死亡率的同时成功诱导了兔股骨头坏死。

关 键 词:股骨头坏死  激素  动物模型  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组织学染色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