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Er对镁合金固溶强化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引用本文:刘子利王文静刘希琴刘洋王渠东.Er对镁合金固溶强化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48(4):577-582.
作者姓名:刘子利王文静刘希琴刘洋王渠东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301000)资助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BA2016039)资助项目;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计划(2014-XCL-005)资助项目;苏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计划(SGC201539)资助项目
摘    要:采用虚拟晶胞近似方法控制固溶体中的Er含量,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方法研究了Er对Mg-xEr(x=1at.%~6at.%)固溶体的固溶强化作用。计算结果表明:Mg-xEr(x=1at.%~6at.%)固溶体的体模量(B)随Er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Er含量为4at.%时体模量达到最高值,之后基本保持不变。剪切模量(G)和杨氏模量(E)随E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Er含量达到6%时,又略微增大。6种固溶体的G/B值均小于0.57,都是韧性材料。Er掺杂量为1at.%~5at.%的区间内,随Er含量的增加,固溶体的G/B值明显降低,泊松比(ν)增大,合金韧塑性提高;当Er含量继续增大到6at.%,固溶体的G/B值有所升高,泊松比(ν)减小,合金韧塑性下降。随着Er含量的增加,态密度整体向低能级区域移动,费米能级低能级区域的成键电子数逐渐增多,同时底带宽度明显变宽,合金成键能力增强。在Er含量为1at.%~2at.%的区间内,受Er-4f电子影响总态密度图中出现了明显的赝能隙,费米能级在赝能隙高能侧,合金电子跃迁困难。当Er含量大于2at.%时,赝能隙变得不明显,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值比较高,合金活性增强。

关 键 词:Mg-Er固溶体  第一性原理  固溶强化  态密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