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南VHF雷达观测到的低纬F区电离层场向不规则体事件分析
引用本文:尚社平, 史建魁, 闫敬业, 杨国涛, 燕春晓, 王霄, 吴琼之. 海南VHF雷达观测到的低纬F区电离层场向不规则体事件分析[J]. 空间科学学报, 2017, 37(6): 702-709. doi: 10.11728/cjss2017.06.702
作者姓名:尚社平  史建魁  闫敬业  杨国涛  燕春晓  王霄  吴琼之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3.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4.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474136,41474137)
摘    要:中国海南VHF雷达具有快速扫描观测及对电离层不规则体进行二维成像的能力.采用时间序列上的连续观测,可以获得场向不规则体发展变化的一系列二维空间图像.本文对海南VHF雷达2011年10月27日夜间观测到的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进行分析,主要结果表明,本次观测到的不规则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步形成阶段,不规则体开始出现时非常微弱,发展变化很慢,主要表现为向上可扩展,持续时间约14min.在扩大增强阶段,不规则体快速向上并向两侧扩展,持续时间约14min;不规则体强度前期迅速增大,后期略有减弱,空间尺度达200km以上.在东漂离开阶段,不规则体强度进一步减弱,扩展面积达到最大,主要表现为东向漂移,持续时间近30min.这次观测首次给出了海南地区上空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结合其他台站的观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海南观测到的雷达羽与其他地区的雷达羽具有明显不同,海南地区的雷达羽特性及其对应的物理过程有待进一步观测研究.

关 键 词:海南VHF雷达   二维成像   电离层不规则体   形成和发展
收稿时间:2017-01-11
修稿时间:2017-05-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空间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空间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