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激光驱动飞片速度的理论分析
作者姓名:曹燕  龚自正  代福  
作者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
摘    要:激光驱动飞片技术是模拟微流星体/空间碎片对航天器外露材料/部件超高速撞击,用于开展撞击累积损伤效应与材料性能退化的研究,也是进行航天器在轨寿命预估和空间碎片防护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飞片速度是衡量激光驱动飞片技术水平的关键性参数之一。文章从Lawrence改进的Gurney模型出发,着重分析了激光输出能量、脉宽、聚焦光斑大小以及飞片靶厚度等参数与飞片速度大小的关系,提出激光驱动飞片技术中提高飞片速度的主要途径:其他条件一定时,薄靶较厚靶更易获取高速飞片;小光斑较大光斑更易获取高速飞片;长脉宽高能激光器或短脉宽低能激光器比较适合获取高速飞片。以上结论对从试验上获取高速飞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微小碎片  超高速撞击  激光驱动  Gurney模型
收稿时间:2009-01-16
修稿时间:2009-06-03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航天器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航天器环境工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