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值风洞(NNW)工程中的黏性自适应笛卡尔网格方法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陈浩 袁先旭 王田天 周丹 赵宁 唐志共 毕林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绵阳 621000;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 621000;中南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7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学院,南京 210016;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 621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数值风洞工程;空气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基金(SKLA-2019-12) |
| |
摘 要: | 相比传统的结构和非结构网格,笛卡尔网格具有自动化和高质量兼顾的优势,是未来网格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向笛卡尔网格生成软件开发需求,依托国家数值风洞(NNW)工程,介绍了黏性自适应笛卡尔网格技术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展,重点从网格生成技术、自适应方法、黏性物面边界处理方法等方面展开。网格生成技术方面,基于全线程树数据结构的思想,开展了叉树数据结构的优化;针对物面离散单元信息的快速检索,构建了稳定、平衡、高效的叉树式物面网格数据结构;对于网格单元类型的判断,发展了染色方法和包围盒方法以提高效率;针对大规模网格量,发展了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自适应技术方面,发展了基于几何特征和流场解特征的自适应方法,建立了流场结构捕捉判据,并开展了三维复杂构型的应用;为了降低全局网格规模,发展了各向异性自适应方法,构建了各向异性特征识别的综合判据;发展了边界层法向射线加密技术,以减少边界层内的网格数目。物面边界处理方面,发展了重叠笛卡尔网格方法,构建了重叠网格尺度匹配技术和数据交互方法;开展了壁面函数方法在笛卡尔网格框架下的适应性应用,以放宽壁面网格尺度限制、降低边界层网格规模,并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
关 键 词: | 笛卡尔网格 国家数值风洞(NNW)工程 数据结构 自适应方法 物面边界处理 |
收稿时间: | 2021-03-30 |
修稿时间: | 2021-04-28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航空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航空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