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3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553篇
航空   2407篇
航天技术   1150篇
综合类   514篇
航天   120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飞机制造的装配序列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因算法的飞机部件装配序列规划方法。在装配优先约束矩阵和非正交干涉矩阵的基础上构建装配规划模型,以飞机零部件间的装配方向和装配工具的差异性来构建适应度函数。在非干涉解空间中进行全局搜索,获得较优的装配规划方案,通过二叉树中序遍历法将较优的方案转化为可行解,再经过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后,在可行解空间内进行局部搜索,最终获取较优的装配方案。以某型号的飞机舱门装配为例,通过与传统遗传算法对比,证实模因算法在飞机装配序列规划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李魁  杨智春  谷迎松  周生喜 《航空学报》2020,41(9):223710-223710
提出一种新型的磁耦合变势能阱双稳态压电颤振能量收集器,设计了外部磁场作用下颤振能量收集系统的双稳态构型,并利用弹性支撑的外部磁铁的运动实现了变势能阱技术,解释了变势能阱双稳态对颤振能量收集系统的性能增强机理。建立了磁力-压电-气动弹性耦合的颤振能量收集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根据非线性磁偶极模型以及平衡点稳定性理论,讨论了系统出现双稳态构型的参数条件。对磁耦合双稳态颤振能量收集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显示,双稳态构型能够使无磁力颤振能量收集系统的超临界颤振行为转变为亚临界颤振,发生极限环振动的风速能够降低50%以上,拓宽了能量收集器的有效工作风速范围,并分析了磁铁间距、磁偶极矩对能量收集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弹性支撑的外部磁铁的运动来自适应调节内外部磁铁之间的距离,达到变势能阱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双稳态的势能阱深度,使系统更容易发生双稳态势能阱间的跃迁运动,从而在双稳态的设计基础上,实现了能量收集工作风速范围和输出电功率的同步提升,为低风速下的能量收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发射场射向范围和低温入轨级在停泊轨道上最长允许滑行时间严格受限下,工程设计火星探测任务发射轨道时,优化保障2~3周发射日期窗口的困难,以及精确设计拼接探测器分离点时刻轨道6根数耗时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加入滑行时间限制再精确双向微分修正的设计算法(有别于传统B平面矢量法)。由地球影响球边界速度直接解出长征运载火箭入轨点轨道根数,将火箭飞行星下点弧段表示成滑行时间的分析式,快速找到满足诸多设计约束的初始发射轨道;并解决了考虑探测器小幅深空机动后火箭发射轨道的深入优化问题。精确力学模型下数值微分改进后,获得高精度计算结果,同等可比条件下运算精度不低于STK软件。实现了从地面起飞到抵达近火点的飞行轨道整体优化,确保了首次探火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抗多径效应的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载人航天器规模大和出舱活动范围广的现状,提出一种抗多径效应的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以解决传统出舱通信方法测控覆盖率低、多径效应影响严重的问题。通过在载人航天器外侧等间隔布置多副天线,实现相对于载人航天器360°范围内的出舱活动测控全覆盖。通信体制采用前向与返向频分双工体制(FDD),各出舱航天员之间采用直扩码分多址(DS-CDMA),对各出舱航天员设计不同的扩频码,解决多人出舱带来的通信互扰问题。为解决由于载人航天器遮蔽、反射带来的多径效应问题,前向链路和返向链路分别采用时间分集技术和空间分集技术的通信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同样满足10~(-5)误比特率的指标,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比传统的单天线和三天线出舱通信方法的信噪比优化1.1~4.5dB,并且能实现全范围出舱活动的测控覆盖和通信连续。  相似文献   
5.
卫星导航共视时间比对一直是远距离时间比对的重要方法之一。使用我国最新发射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基于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和捷克光电研究院(TP)各自的时间产生和保持系统,开展了中捷北斗三号长基线共视时间比对试验。本文对中捷两站各自的北斗卫星可视数及其卫星高度角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Vondark滤波对时间比对结果进行了降噪处理,最后将北斗三号共视时间比对结果与北斗二号及GPS共视时间比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北斗三号在当前全球组网阶段中捷共视可视卫星数比北斗二号还少的情况下,其共视时间比对精度达到1.16ns,较北斗二号提升约19%,与GPS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随着系统任务需求的日渐密集,用户对系统的时间特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首先,利用图示评审技术(GERT)构建系统任务流程的随机网络模型,针对任务中由于资源共享引起的活动排队执行以及部分上下游活动之间存在重叠的情况,基于排队论并引入时间因子以修正任务中各活动的执行时间,并给出任务执行时间的求解步骤。经考虑这2种情况,最终任务平均执行时间增加了22.9%。其次,通过不确定性分析,找出了任务中的关键活动,为进一步任务优化提供方向和思路。最后,以舰载机着舰任务为例进行案例应用分析,验证所提建模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FDI飞机舵面损伤故障全局检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飞机在单舵面损伤故障下 ,建立故障状态下的数学模型 ,以及同样输入条件下飞机正常运动时的数学模型 ,得到飞机在相同飞行条件下损伤时的气动系数和无损伤正常时的气动系数 ,最终得到气动系数的残差。这将为以后飞机过载残差和角加速度残差奠定基础。论文中结合一定的算例给予证实推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伏特拉级数法分析了电容耦合FET振荡系统在外加信号下的注入锁定现象,推导出输出信号和注入锁定带宽表达式。与一般非线性系统分析方法相比,伏特拉级数法在建立好系统模型后只需进行代数运算,从而避开了求解非线性,非齐次高阶微分方程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某些战术导弹折叠翼快速展开特性测试技术。详细地介绍了测量方法、项目、数据处理和主要结果。试验是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一座低速风洞中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获得的数据具有很高精度和可靠性,重复性也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