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0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395篇
航空   1815篇
航天技术   446篇
综合类   324篇
航天   136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现有的卫星电子产品的传统研制模式已很难适应卫星快速增长,型号对于平台的管理控制核心的电子系统提出低成本、高可靠、快速响应、快速研制的迫切需求。通过构建低成本、高可靠计算机系统体系架构,设计基于COTS器件的星载计算机,并采取包括系统、模块、器件的多级可靠性冗余设计及验证技术,为实现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的产品研制,满足型号长期在轨任务要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海涛  熊笑  谢军  郑晋军  谷岩 《宇航学报》2021,42(7):889-894
面向导航卫星中断频次的定量分析需求,该文分析导航卫星中断产生的主要原因,给出中断频次分析的流程,并针对分析过程中的三个关键问题,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方法,包括通过相关性分析快速定位底层中断事件,通过中断树建立指标分析模型,并融合在轨数据、地面试验数据快速预估得到底层功能异常率等。最后通过示例进一步说明中断频次分析过程。该文方法已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工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继卫星在轨自动跟踪精度测试基准值建立和有效数据获取的难题,根据在天线电轴跟踪零点附近角误差电压灵敏度正比于波束指向角误差灵敏度的特性,提出了采用角误差电压灵敏度作为基准值,天线稳定跟踪目标时的方位角误差电压和俯仰角误差电压作为测试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得出在轨自动跟踪误差,然后与差波束零点(天线电轴)与和波束接收信号最大值轴之差相加,得出在轨自动跟踪精度的测试方法。并制定测试方案和测试流程,在轨进行了实施。与地面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数据相近,验证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采用该方法测试难度小,便于实施,测试结果不受天线安装误差、卫星姿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解决了中继卫星在轨自动跟踪精度测试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外场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飞行试验可靠性评估中,借助AMSAA模型模拟产品的寿命分布,使其更加适合外场产品的技术状态,同时,引入环境因子对产品空中时间和地面时间数据进行折合,使得评估时间更合理。  相似文献   
5.
6.
7.
2003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非常圆满的成功,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民心俱振,国威巨增,这是中华民族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的一个伟大壮举,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的新的里程碑,世界为之瞩目,国人为之自豪。它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这对于推动我  相似文献   
8.
9.
罗新华  陆长华 《上海航天》1998,15(4):34-37,41
对某型号制导雷达部分元器件进行了失效分析,找出了导致元器件失效的原因,指出设计是提高可靠性的关键,并根据有关元器件情况对生产方与使用方提出了建议。着重讨论了设计师应注意的问题和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针对失效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