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276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10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一种设计好的专用检具 ,使两束被检热电偶分别从检定炉的两端安装均可保证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 ,从而在不添置新设备的情况下 ,使检定热电偶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两种新型的单级式隔离 DC/AC逆变电源的结构拓扑——半桥式单级逆变电路拓扑和推挽式单级逆变拓扑 ,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电路拓扑结构简洁 ,可靠性高。仿真和实验样机测试结果证明 ,该电路拓扑在不同性质负载下能够可靠工作 ,电气性能优 ,效率较高 ,适用于小功率高压和低压直流输入电源。  相似文献   
3.
应用聚类分析对关联规则进行分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联规则是要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数据之间的规律,但有时所产生的规律十分繁多,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管理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该算法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规则进行分组,从而可更好地帮助用户解所发现的规律,该方法的距离(RatioD)是基于关联规则本身,因此,可对规则进行高效地分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在两相毛细泵环的反向式蒸发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同一蒸发器进行了改进的实验研究,改进措施为:在作为毛细结构的复合金属网上加压一块带有纵向和横向槽道的金属平板。对不同倾角下该蒸发器的工作特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李江  何国强  秦飞  刘佩进  陈剑 《推进技术》2003,24(4):315-318
分析了高过载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流场和绝热层烧蚀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来预示发动机三维两相流场,建立高过载流场模拟实验装置,开展绝热层烧蚀实验,建立高过载条件下的绝热层烧蚀模型,在此基础上发展高过载发动机绝热层设计和烧蚀预示方法。其中关键技术是高过载流场的模拟,对粒子加入法和弯管分离法两种方案进行了论证,认为弯管分离法原理上是可行的。为了验证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开展了弯管通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弯管装置具有使凝相粒子聚集形成高浓度粒子流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技术在飞行器级间分离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军  陈万春  肖业伦 《飞行力学》2004,22(1):60-63,67
主要讨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飞行器级间分离仿真分析的方法。给出了飞行器级间分离仿真时用于控制飞行器模型运动的虚拟世界结构,并且据此建立了一个包括飞行器模型和场景模型的虚拟世界。基于Matlab和Simulink,还给出了将虚拟世界与其它的计算程序结合起来的方法,实现计算、仿真、显示一体化。基于此框架,通过流体力学、飞行力学计算以及级间相对姿态和位置的计算和分析.研究讨论了飞行器级间分离碰撞干扰问题,为级间分离方案和分离机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二维非常规压缩型面超/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概念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志光  张堃元 《推进技术》2004,25(3):226-229
为了提高满足一定尺寸要求的进气道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非常规压缩型面进气道,并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进气道和常规的二维斜楔式进气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该进气道能够获得跟常规二维斜楔式进气道大致相当的气动性能。非设计工况下,该进气道性能优于常规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时,该进气道对保持前机体来流附面层的稳定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
陈伟芳  常雨 《推进技术》2005,26(3):239-241
采用NND格式求解气相N-S方程,采用DSMC方法模拟固相颗粒运动,数值模拟了三维管道超声速气固两相流场,分析了固体颗粒对流场结构产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将DSMC方法与CFD方法相结合是解决气固两相流动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尹军飞 《推进技术》1994,15(2):30-33
应用Strawn&.Kline的准同时粘性/无粘流匹配模型,于动量积分布方程中加入了曲率和雷诺正应力两个二阶修正项,计算了二维不可压湍流附面层分离流地。文中首先分析推导了新的曲率修正公式,给出了两个算例,比较了修正项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实验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非壅塞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颗粒轨道模型进行了非壅塞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两相流的数值模拟,其中铝颗粒的燃烧模型采用的是Davis扩散控制燃速的燃烧模型,建立了发动机补然室简单反应流模型,并在该模型下对某实验发动机进行了模拟,得出颗粒在补燃室内的分布,结果表明:与颗粒确定轨道模型相比,颗粒随机轨道模型更加适合模拟冲压发动机中的两相流动,并且颗粒的初始直径对颗粒燃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