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4篇
航天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分析了美国企业文化中激励机制的几个特点,一是有序竞争实现了个体的发展力与群体创造力的良性整合;二是自主管理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合作具备了崭新的、实质性的内容;三是参与制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四是职工持股使他们从雇员上升到股东地位,正在变成公司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5,(2):102-108
对经过约30年在轨验证的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的包应用标准(PUS)作了系统性的阐述,研究了PUS在地面用户和在轨运行航天器的交互支持和操作控制方面的应用,包括PUS标准化的使用范围和应用规范等。对比和分析了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相关标准,提出了ECSS PUS应用的功能映射关系和网络体系结构,并进一步给出了利用ECSS PUS进行航天器常规任务管理、自主任务管理、自主健康管理等的应用建议,可为国内航天机构引入ECSS PUS运行和管理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任务注入、设备控制、信息获取、数据传输、能源平衡五个维度,分析了制约遥感卫星在轨可用性的瓶颈因素;提出新一代遥感卫星运控策略,采用"宏指令"取代"指令模板",提升卫星操控性;采用"动态规划"取代"静态规划",提升星载资源在轨使用效率;采用"自主指令序列优化"取代"被动执行预设指令",提升成像获取和数据传输任务的执行效率。某领域遥感卫星在轨测试和地面仿真表明,与传统运控模式相比,任务注入效率提升了约5倍,操作接口复杂度降低了约94%,并显著提升了星载能源、存储资源、对地数据传输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7,(1):65-70
针对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问题,文章在分析锂离子蓄电池组特性及在轨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锂离子蓄电池组自主管理系统的设计,并在某高轨卫星上进行了验证。根据在轨数据,从工作模式转换、充放电管理、均衡管理、搁置管理等方面对管理系统的验证情况进行总结。提出的自主管理系统可为后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自主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深空探测器自主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深空探测器距离地球远、所处环境复杂、苛刻,利用地面测控站进行深空探测器的遥测和遥控已经很难满足探测器控制的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深空探测器自主技术即通过在探测器上构建一个智能自主管理软件系统,自主地进行工程任务与科学任务的规划调度、命令执行、星上状态的监测与故障时的系统重构,完成无人参与情况下的探测器长时间自主安全运行,自主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深空探测领域未来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测控模式对深空探测的约束,回顾了深空探测器自主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实现深空探测器自主运行的关键技术,包括在轨自主管理系统设计技术、自主任务规划技术、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自主故障处理技术和自主科学任务操作技术。然后结合深空探测工程实施和技术发展需求,提出未来深空探测器自主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7.
在激烈的航空运输市场竞争中,高昂的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一直为航空公司所重点关注,成本控制已成为航空公司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航材成本(储备成本和维修成本)是航空运输企业飞机运营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航材储备约占航空公司75%的库存资产和25%的流动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导航卫星寿命长,地影天数多且周期长的特点,分析并设计了镍钴铝酸锂(NCA)蓄电池组在轨自主管理系统,包括其充电管理、地影期管理、长光照搁置管理、均衡管理、热控管理和自主安全管理等,并成功运用在北斗导航MEO卫星上。通过详细的在轨数据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正确有效性,可为后续其他航天器锂离子蓄电池组的在轨自主管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中环绕器的研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星探测是国际深空探测的重点和热点,2020年,中国、美国、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相继发射升空。我国的首颗自主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巡视器组成,将一步实现火星的"绕、着、巡"。其中,火星环绕器作为探测器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地火转移、制动捕获、离轨分离、中继通信以及环火科学探测等重要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火星环绕器的研制历程,介绍了环绕器的基本方案,分析了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攻关情况,指出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构建通用化环绕平台的构想,为后期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